前天,我在电视里看到一期人物专访,受访对象是义乌工商学院的贾少华副院长。引起我兴趣的首先是他的长相,酷似我们老大。看着看着,才知道他是大学老师,而且是副院长。
义乌工商学院,搞了教学改革,鼓励学生创业,把创业放在第一位,学业放在第二位。按照贾少华老师的说法,你一个大学生连生存技能都不会,读书有什么用!
面对来自院内、社会上的各种质疑,贾院长有点气愤,语重心长地说:我何尝不想按照目前的模式办学,这样多省心,别人能做到,我也能做到。可是,那有什么用!请他们闭嘴!
以上两点是我印象比较深的。有兴趣知道具体内容的,可以查找一下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好像是上个礼拜周五的。
前一阶段,原北大教授邹恒甫微博案,搞的比较大,邹恒甫本人后来说,他是想通过这件事,谈教育问题。今天是教师节,我也凑个热闹,谈一下教育问题的一个小侧面。在我平时和教师交流的时候,我会遇到这样的质问:目前的教育状况就是这个样子,政策出了问题,上面的头头们不去解决,我们一个小老师能有什么办法,还得从政策上着手啊。
这个说法,听起来是有道理的,婆婆压制着,做媳妇的能有什么办法呢;如果政策上先解决,老师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就好办了。我要说,那是一般思路,非常时期不能用常规去解决问题的。政策的出台,有两种情况,一是上面主动制定的;一是下面情况推动的。老师们说的,只是第一种情况,而忽视了第二种情况。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用自己的行动,来推动上面政策的出台。
别人又该笑话我了,说我站着说话不腰疼,你来试试。以前,我还真被他们吓唬住了,自己毕竟不是老师,没有实际经验,纸上谈兵有什么屁用。这两年,我做了一些实际工作,帮着愿意采用我教学方法的老师进行课改。通过一年的实验,取得了学校领导和学生的认可,那位老师也可以传授经验了。
就是说,我们不能等政策出台了才干,可以在自己范围内进行小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