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因为开发,土地被征用。不远处小高层盖得很漂亮,说土地被征用后,就得搬迁到那里去了。我们世世代代是农民,做梦都想着住高楼,吃商品粮做居民。可是,当今天真的要这样时,老家的人打出了“还我土地,不做居民”的口号。这个变化,让我苦笑不得,老家人说,当年你读书为的是进城,现在不费劲城来眼前了,变化真快啊。
拆迁,让我父亲着急了,非要回老家一趟不可,父亲还下决心,誓言要在老家呆着,看着他们测量。父亲这担心,是他观念所致,他说,过去卖地测量,都是路到中心河到底。意思是说,大路要量到路的中心线,河流要量到河的中心线。我家位置处在村子的西南角,有两条围壕挨着。围壕,类似护城河,北方村寨用来抵御土匪的,壕内有水,养鱼种莲,还有杂草,起到阻挡作用,壕上有吊桥,一到夜晚就拉起来。
如果真按父亲想的那样测量,那就大多了,约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事实上,这围壕的另一半,早被人家利用了,只是我们家没有人在老家,一直空在那里。
当年遥不可及当居民的愿望,现在反而不愿做居民,原因很简单,世道变了。
如今做居民又如何呢?不挣不吃,没有“五金”。做农民就优待多了,有粮补、有新农合、有最低的养老保障。忙时种点庄稼,闲事务工,逍遥自在。做居民,似乎前途不妙,这样一想,自然不愿意做了。
老家人并不是坚决反对拆迁,只是看到村子外盖起的税务大楼、公安大楼、县委等这些机关后,才有了思想上的变化。他们说,这些机关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没有人口的聚集,就形不成热闹的市场,没有市场,就不能有生意,没有生意就赚不到钱。精明啊,老家人想得不错,是这个理。老家人最想把土地卖给一中,一中是我的母校,要扩建,新址选在了别处。为什么要争一中呢,是因为现在学生多,能带来一系列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