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新安晚报》第二版,刊登了评论员黄齐超的文章《傅瑾不过是拼文凭的悲剧》。他这篇评论,是针对方舟子炮轰厦门大学医学院教授傅瑾文凭造假的,他先是抛出文凭不等于能力,继而说是当时唯文凭的时代给傅瑾提供了造假的土壤,文章最后说“在我看来,傅瑾不过是拼文凭时代的一个悲剧罢了”。
这是一篇立论错误的评论,他把傅瑾文凭造假的诚信问题,归纳到只重文凭不看能力的社会问题里;他把原本只属于傅瑾个人的问题,转移到社会层面上;他把学术打假问题,引向时代的一个悲剧。总之,他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
造假就是造假,不要强调那么多外在的客观因素。当初造假还不是为了个人的发展吗?难道傅瑾造假的时候,心里想到的是为社会做贡献,为实现共产主义而造假不成?这就好比一个偷盗者,当被人抓住后,大诉苦水,泪流满面地说“我家上有80岁老母,下有呱呱待哺的孩子,我也不想偷,没办法啊”。这不是笑话吗,大家对这样的事不会接受吧。
能力是能力,是另外的问题,不能在说她文凭的时候拿能力来扰乱视线。孤立事件,还是直接评论为好。假如你把文凭造假作为一个社会问题来对待时,那是可以分析其社会成因的。
造假是一个行为错误,还严重不到“悲剧”的地步,更谈不上时代的悲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