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715阅读
  • 2回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梁同
 

发帖
135
蜂蜜
926
威望
20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9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6-03-11
_s:5)  
    我们乡下老伯是这样形容自己见多识广:我走过的桥比你爬过的路还多!确实,走过的桥多得可以和路相媲美,自然经历过大世面,饱受过大风霜;当然,也有足够的资本在后生晚辈面前炫耀一番。 _s:5)  
    生于江南水乡,见过的桥,自然不少。不说:五步一木桥,十步一石桥;但放眼望去,确实比比皆是。前门小水沟上横块木板就是一桥;后门河中央支两根木桩,架上横梁,铺块石板,大水牛也能平稳走过;再宽些的河道,不妨在河中央叠两座石墩,桥面当然需要更多的石材,护送着满载粮食的人力车平安到达彼岸。于交通枢纽处,因尚需承担车辆通行,故需用钢筋水泥加固;桥下还有船只驶行,又需作拱形。如桥下有列车专道,那桥就得造二层楼;光土木结构恐怕远不能信任,列车一动非散架不可,此时需钢铁搭建。少时所见的桥,多于河道两岸上,为两岸之通衢;以后见过连接干枯溪谷之间;即使永不发水,人要是每次先急匆匆下到溪底又汗淋淋爬上山坡,就空手也够吃力,何况山民多负重!更不用说车辆;有彩虹飞架,天堑顿变通途。十字街口,车满为患;平地立起粗大水泥廊柱,再铺设路面;供车辆通行为立交桥,仅为人通行曰天桥。实际上,桥的概念早超出我原先想象,就是两幢大楼之间,搭根横梁,垫上板块同样曰桥。 _s:5)  
    我喜欢看南斯拉夫电影《桥》。当年惊叹飞刀绝技:不偏不斜恰好落在两指间;还曾动过学此绝招念头。现在再看,更在乎桥梁工程师对桥的情结:权衡轻重,从最初的反对,到后来的合作,最后舍身成仁;无不闪耀着人情味。而现实,最让我铭记于心的不是长江大桥,不是钱塘大桥,也不是都市的立交桥,更不是天安门前汉白玉砌就的玉带桥;而是家乡的“寺前桥”。此桥横跨金清江,故又名“金清大桥”,这是官方字样,我们百姓更喜欢叫“寺前桥”。顾名思义,此桥就坐落于一寺庙前,庙里供奉着抗倭名将戚继光的塑像;当年戚家军就驻扎在北岸旁边的披云山上,抵御来犯倭寇,免全城生灵涂炭。桥南北架设,站远望去,一道弧线极其美丽;只是长期风吹雨打,整体黑乎乎的;江面有四个桥墩,分五个拱形桥孔,两边高低、大小均对称,以中间桥孔者最高。桥,通体为石结构,长满青苔,桥墩更有野草迎风飞舞;桥面分设人、车道,中间车道为小斜坡,便于轮胎滚动;左右各留有人行道,为齐整对称的石阶铺就。延至顶端,有一宽广的石板平台。此设计最为人性;因有此平台,行人上至桥顶,就可以驻足稍息,或歇担少坐,或停车解渴;而后再寻思继续赶路。桥面的石板磨光发亮,又有轮辙痕迹,可见此桥岁月悠远。桥两侧有石砌栏杆,雕有花纹并有石狮端坐;具体有几个,我已经忘记。此桥于我辈相当感情:从十几里外的家,挑着被褥拿着饭盒,徒步来镇上求学,每次都盼望早点到达桥头;因为,走到桥上,意味着学校也就到了,肩上的重担也可暂时歇息。 _s:5)  
    家乡的桥也有些故事。当然没有银河鹊桥那么浪漫,断桥那么艳丽,赵州桥那么驰名,卢沟桥那么血腥;但确实充满一些朴实、野趣。三顶桥,就是架设在河道的十字口的三座小桥,在桥上走一圈,就能到达任何一岸;之所以不架四座,主要是经济考虑,能达目的,可省即省。 李婆桥,建在李姓村口,当年造桥,李婆婆就在工场上免费烧茶送水。狗爬桥,据说此桥刚落成,一狗率先通过。独木桥,也有故事;不过并非梁祝十八相送一般缠绵动人!多是失足落水、凄惨落泪。就是后门的小桥,也有我们自己的故事;孩子最喜欢恶作剧,远远看见河面有船驶近,齐刷刷跑来站在桥中央,叉开两腿,强迫船只受我们“胯下之辱”;好像这样一来,脚下的晦气全部转移到人家头上,自己日后就能吉祥如意似的!船上人有的举竹竿欲打人状,有的笑骂回敬,也有的戴上草帽“驱邪”;桥上、桥下洋溢着串串笑声,骂声。 _s:5)  
    其实,我有自知之明:家乡之桥并不美;然而,我又不得不承认:家乡之桥,最值得我淡淡回忆!
_s:5)  
离线芳草
发帖
439
蜂蜜
3574
威望
4
宣传贡献值
180
交易币
0
好评度
3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6-03-11
RE: 桥
很多美丽的东西都存放在了记忆里……
离线小筑

发帖
4097
蜂蜜
24244
威望
24
宣传贡献值
176
交易币
0
好评度
105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6-03-12
RE: 桥
小同子,我知道寺前桥有几个洞了.[mmcbbs20] _s:5)  
平和、宁静,一种风轻云淡的美丽......
我的淘宝店:http://chejishi.taobao.com/
快速回复
限400 字节
摄影、文学原创与慈善公益信息平台——蜂鸣网欢迎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