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餐方式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四川省科协技管会心理专业咨询中心吴万方主任认为,孩子就餐时的外界环境和心理、食欲、消化等诸方面都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如果就餐时孩子得不到心理上的满足,即使是美味佳肴也难以达到营养的目的。如下这些进餐方式就属于不妥的范围:
1.单独进餐可使孩子淡忘进餐礼节,还会产生孤独感。而且有可能延续到今后的生活中,会影响其行为和性格的正常发展,于身心健康不利。
2.吃饭时在餐桌旁训斥、指责、打骂孩子,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就餐情绪,久而久之,可使孩子形成对就餐的厌烦心理。
3.就餐时家长间争执、唠叨、发牢骚,也会给孩子造成一种心理压力或厌恶感,这样便难以保证进餐的质量。
附:孩子心理健康的标志
孩子心理健康的标志有以下几条:
1、求知欲强。这样的孩子兴趣广泛,喜欢观察事物,爱动脑筋,思维敏捷,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试,对新鲜事物反应快,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2、意志力强。不怕困难和挫折,不达到目的不罢休,从不半途而为废。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还能排除外界和内心的干扰,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和工作。
3、活泼乐观。与人交往坦诚、随和,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乐意接受别人的意见,遇到困难和挫折所引起的不良情绪能很快释放,不淤积心里。
4、心态平衡。经常保持欢乐愉快的心态,遇事冷静,情绪很少大起大落,能理智地分析遇到的问题,很少表现出焦虑不安或忧郁。
5、富于同情心。乐于帮助别人,乐于关心别人,常表现出“利他”和“亲社会”的行为。
6、人际关系良好。心胸开阔,尊重别人,能与别人和睦相处。积极参加集体活动,适应纪律约束和行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