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102阅读
  • 7回复

0~3岁婴幼儿的体格发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92
蜂蜜
608
威望
0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9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12-01-02
从初生到青年这个时期是一个人一生中生长发育的阶段。儿童时期的生长发育对成年后的影响很大。因此,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应予以足够的重视。由于婴幼儿处于快速的生长阶段,其身体形态及各部分比例的变化较大,因此,了解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和特点是非常重要的。体重、身高和头围是评价儿童体格发育状况的重要指标。
  (一)体重增长规律--体重是衡量婴幼儿体格发育和营养状况最重要的指标。对于一个出生体重正常的婴儿来说,婴儿期的体重增加是有一定规律的,即生后头3个月增长速度最快,以后随月龄增长而逐渐减慢。

  1.新生儿体重增长的规律--目前我国正常新生儿的平均出生体重为3.20~3.30kg。大多数新生儿出生后会出现生理性体重下降,3~4天时达最低点,7~10天左右可以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体重下降最多的可达200~300克。生理性体重下降的原因多半因为新生婴儿不能立即适应母体外的环境,表现为多睡少吃,吸乳不足,而肺和皮肤又蒸发大量水分,大小便的排泄也相当多,从而导致体重减轻。如果体重下降太多或10天以上尚不能恢复到出生时体重,就应查找原因,分析是否由于母乳不足、喂养不合理或患病等因素所致,以便及早采取措施。

  2.婴儿期孩子体重增长的规律--婴儿满月时一般增重0.5~1.5千克,平均0.9千克左右,生后第2和第3个月平均增重约1.25和0.9千克,4~6个月平均每月增0.45~0.75 千克,7~12平均每月增 0.22~0.37千克,全年共增重约6.5千克。由此可见生后头3个月增长速度最快,以后随月龄增长而逐渐减慢。一般生后3个月的体重约为出生体重的2倍,1周岁体重约为出生体重的3倍。

  3. 一岁-三岁的孩子体重增长的规律--1岁后体重的增长速度进一步减慢,并且能独立行走,活动量增加。因此,从外表看,1岁后的小儿不如从前那么胖了。这是正常现象,不能以此认为孩子营养不充分或者有病。一般1~2岁内全年体重增长约2.0~2.5千克,2~3岁全年增长约2.0千克,因此2岁小儿的体重应为10~12千克,3岁小儿的体重应为12~14千克。

  4.定期监测孩子体重的增长情况对体重的正常发育很重要--对婴幼儿来说,定期测量体重十分重要。体重不按常规增加或者下降,除患病以外,大都是由于护理不当或营养供给不足,必须及时纠正。测量次数:6个月以内的婴儿最好每月一次,6~12月每2月一次,1~2岁每3个月一次,3~6岁每半年一次,6岁以上每年一次。每次测得的数字,要记录下来并与正常小儿的标准作比较。

  5.学会看生长曲线图--在儿童保健中,常用生长曲线图来系统监测小儿体格发育情况。生长曲线图既显示了正常小儿的生长规律,又标明了正常的变动范围,并且使用简便,不同文化水平的人都可以学会使用。家长通过曲线图对自己小儿的生长情况能有所了解,有利于早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图1、图2是体重曲线图,在第3百分位至第97百分位之间属正常范围。具体使用方法是:在测量月龄的位置上找到相应体重所在的位置,并画点,凡落在第25~75百分位范围内属中等,在第75~97百分位之间为中上等,在第97百分位以上者为上等;在第3~25百分位之间为中下等,在第3百分位以下为下等。如果婴儿的体重超过第97百分位或低于3百分位,或几次测量描记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变平或下降,都应找医生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纠正。

  (二)身高增长的规律--身高是指从头顶到足底的垂直距离,它可反映全身的生长水平和速度。由于3岁以下小儿站立时测量难以准确,所以采取仰卧位测量,测得结果为身长。

  1. 婴幼儿身高增长的规律--婴儿出生时身长约50厘米。在生后前半年增长最快,前3个月每月平均增长3.5厘米, 3~6个月每月平均增长2.0厘米,6~12个月每月平均增长1.5~1.0厘米。一般到1岁时共增长25厘米。身长的增长规律与体重一样,1岁后逐渐减慢,1~2岁内全年身长约增长10~12厘米,以后每年递增5~8厘米不等。与出生时身长相比,1岁时约为出生时的1.5倍,4岁时约为2倍。

  2. 身高的增长受种族、遗传以及性别因素的影响明显--由于身长受种族、遗传和性别的影响较为明显,个体间的差异较大,父母千万不要因为测量结果比正常标准的平均数稍低而焦虑不安。要将孩子的身高与同种族、同社会文化背景、同性别、父母平均身高相同的儿童做比较,才有参考的意义和价值;

  3. 身高增长的异常--用百分位数表示孩子的身高水平时,将第3~97百分位的范围列为正常(图3、图4)。当身高低于第3百分位时被视为矮小,在第97百分位以上则是过高。这时就需要找医生帮忙来判断孩子的生长是属于正常变异,还是真的出了问题。(缺图)
  4. 定期监测孩子的身高发育很重要--由于生长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因此定期对身高进行测量来了解增长的速度有时比绝对身高更为重要,更容易发现问题。如果每年的增长速度低于正常应有增长值的70%,或生长曲线逐渐偏离原有的走势而逐渐变平,都需要找医生查查原因。

  (三)头围增长规律--头颅的大小是以头围来衡量的,头围的增长与脑的发育有关。年龄愈小,头围增长速度愈快。

  1.婴幼儿头围增长的规律--正常新生儿出生时头围约34厘米左右,第1个月增长最快,平均增长2.8厘米;第2个月增长1.9厘米;第3个月增长1.4厘米,以后逐渐减慢,4~6个月共增长3.0厘米,7~9个月共增长2.0厘米,10~12个月共增长1.5厘米。生后第1年全年约增长13厘米,第2年约增长2厘米,第3年约增长1厘米,可见婴儿期是脑发育最快的1年;

  2.定期监测婴幼儿的头围发育情况对婴幼儿的头围的正常发育很重要--婴幼儿期定期测量头围,可以及时发现头围过大或过小的异常现象。如果头围过大,要注意有无脑积水、佝偻病等疾病;

  3.婴幼儿头围增长过小的判定--头围过小常常伴有智能发育迟缓。一般男孩头围1岁时小于43.6厘米、2岁小于45.6厘米、3岁小于46.8厘米;女孩1岁小于42.6厘米、2岁小于44.6厘米、3岁小于45.6厘米则认为头围过小;

  4.尊重发育的个体差异但要通过定期监测及时发现智能发育迟缓的现象--头围与体重、身高一样也存在着个体差异。婴儿期应定期测量头围,家长要关心、掌握头围的生长速度并注意婴儿的动作和语言发育状况,以便及时发现智能发育迟缓,及时给予早期干预治疗。具体监测可以利用头围的生长曲线图,如果头围超过第97百分位或低于第3百分位线,则需要请医生检查以判定是属于正常变异,还是病理情况;

  5.头围测量的方法--头围测量的方法是:用一条不易热胀冷缩的、有毫米刻度的软尺,一人将小儿抱在腿上坐直,另一人站在小儿右方,用左手拇指将软尺零点固定于头部右侧齐眉弓上缘处,软尺从头部右侧经过枕骨粗隆最高处沿眉弓上缘而回至零点,读数。注意软尺应紧贴皮肤,左右对称,有发辫者将发辫松开,并将长发在软尺经过处上下分开。
离线格格巫

发帖
439
蜂蜜
1560
威望
0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32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2-01-02


支持,支持!
离线格格巫

发帖
439
蜂蜜
1560
威望
0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32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2-01-02


支持,支持!
离线粉爱宝宝

发帖
198
蜂蜜
641
威望
0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100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2-01-02
是啊,可得细心看看
离线老恐怖

发帖
12738
蜂蜜
21096
威望
30
宣传贡献值
8
交易币
0
好评度
312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2-01-02
这个很好
离线老恐怖

发帖
12738
蜂蜜
21096
威望
30
宣传贡献值
8
交易币
0
好评度
312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2-01-02
有新生儿的要仔细看看
离线老恐怖

发帖
12738
蜂蜜
21096
威望
30
宣传贡献值
8
交易币
0
好评度
312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2-01-02
学习了
离线老恐怖

发帖
12738
蜂蜜
21096
威望
30
宣传贡献值
8
交易币
0
好评度
312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2-01-02


支持,支持!
快速回复
限400 字节
摄影、文学原创与慈善公益信息平台——蜂鸣网欢迎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