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关于幼儿园的“日托”和“全托”
前一阵子,有位妈妈级的朋友跑来跟我说:“原本想让女儿去全托的,看过网上的报道后,又不想让她去全托,现在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我问他什么报道?她说:“内容是说孩子去全托后被老师打,然后又不许孩子告诉家长,结果最后是孩子无意间说起来才被家长发现的。”我问她:“伤的严重不?”她说:“没有,只是让老师打屁股了”。经过这件事情,今天来谈一谈我对自己孩子的“日托”和“全托”的一些见解,说的不好之处,还请大家一笑置之哈。
幼儿园“日托”
好处:对于家有老人或者是全职妈妈来说,这个“日托”是非常的好。除了孩子能在幼儿园学到所需的东西之外,也给家长们腾出很多私人时间。?我白天要上班,所以早上送孩子上学是我的事,而老人则负责晚上接孩子,下班回到家后我有一小段时间可以跟孩子单独相处在一起,这段时间我除了能跟孩子沟通感情之外,还能教他一些生活上的自理。
坏处:隔代教育的问题大家都非常的清楚,我在家里也经常看到,经常碍于老人的面子不敢出声,因为我怕得罪他们之后没有人给我接孩子,可是他们宠孙子的情况我又不得不管,所以现在只要有问题的时候我都会教育孩子而不去说老人,这样避免跟老人直接冲突。还有,因为孩子经常跟着我,所以随着他渐渐成长,让我看到他因为喜欢粘着妈妈而变得爱撒娇和害羞,虽然我鼓励和制造机会让他“练胆量”,可效果都是事半功倍。
“日托”真的能让做妈妈的我感受到孩子带来的快乐,也让我看到孩子因为太粘大人而变得有些娇气,正所谓“三岁定八十”,一个人的样貌是不会有太大变化,但是性格可以跟着一辈子,因此小时候的行为习惯是可以跟着人的长大而长大的。
幼儿园“全托”
好处:对于家庭照顾不到孩子的妈妈来说,这个“全托”是非常的好。?除了孩子能在“全托”过程中学会与人相处、学到自理之外,留给家长们的时间是更多更多。我打算今年九月让孩子去过“全托”生活,除了能戒掉他的娇气之外,还能让他体会真正的集体生活。
坏处:孩子长时间不能跟家长在一起,只局限在老师和同学的生活圈子,对他的视野和见识会有一些影响,而孩子跟家长的关系也会渐渐疏远。?孩子长时间得不到家庭的照顾,如果身体差的可能会三天两头的生病,如果自理能力差些的孩子,可能会得到老师的严厉。
“全托”可以让孩子带来飞般的成长,也能帮我戒掉孩子的娇气,当然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在孩子以后的人生里可以说是受之不尽。
其实对于“日托”的孩子来说,没有什么特别要求,无论你是否能自理或者是语言表达不清都没有问题,只要你进入集体生活的圈子,时间便能让孩子统统都学会。对于“全托”的孩子来说,有着开朗外向性格的孩子相对于那些内向文静性格的孩子来说,绝对是前者较容易适应幼儿园的“全托”生活;而有着一定自理基础的孩子相对于那些啥也不会的孩子来说,也绝对是前者较容易适应幼儿园的“全托”生活。
我同事说的“孩子在全托幼儿园受欺负”的问题,肯定会有发生,关键是看老师这个惩罚去到什么尺寸。其它省份我不发表意见,但对广州市的幼师教育我认为还是抓的比较严格的,所以适当的惩罚我能接受,再者选个口碑好的“全托”幼儿园,对家长和孩子来说都是一个“定心丸”。
无论是“日托”还是“全托”,不要想着孩子进幼儿园了就啥也不理,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在作息时间和生活习惯上还是紧跟幼儿园的安排,这样孩子就不会觉得在家里有自由而在幼儿园则没有。我家孩子虽然进幼儿园“日托”已经一年多了,他每天的作息时间表我都是基本按幼儿园的安排来做(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几点上床睡觉、几点吃饭,我做这些安排都是为了让孩子从小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到他“全托”的时候不会因为幼儿园的作息时间而弄的手忙脚乱。
? 无论是“日托”还是“全托”,与老师的沟通一定要适时,最好能每天都有十分钟的聊天,这十分钟除了能了解孩子在幼儿的表现之外还能让家长与老师之间建立感情。当孩子在幼儿园受伤之后(小碰小伤),不要用吵闹来表达你是家长你最大的做法,有时候适当平静的心情和客观的言语处理方式会让大家都有台阶下,这样的处理方式绝对会让你家孩子在以后的幼儿园生活中受到老师的关爱多些。
一句话:家长的坚持决定孩子的习惯,要做到家庭与学校相结合,才能让孩子们有好的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