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锦鸣 (独家授权,谢绝转载)]
15. 父亲之死
1970年12月29日,凝云接到母亲来信,信中说,父亲近来身体不好,现在住院治疗。母亲还说,她上个月底即去了上海照顾病中的父亲。自“文革”开始后,凝云就惴惴不安,父亲在这次运动中,会不会遭遇不测。不久前,她专门给父亲去信问了有关情况,父亲回信称自己没有什么问题,会经得起考验,让女儿放心。父亲在信中说:
我长期担任一个单位的领导工作,工作中可能有缺点和错误。毛主席说:文化大革命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要触及每个人的灵魂。我已经接受了几次群众的批判,但还未受到体罚。有人揭发我有生活作风问题和经济问题,但是,我是问心无愧的,是对得起你妈和你兄妹三人,我相信党、相信组织。
……
此后一个多月,再也没有了父亲的消息。凝云连发了二封信,都未见回音,心中愈发忐忑不安起来,猜测父亲是否病得很重?几年前,父亲曾有过一次中风,后经治疗,基本上恢复了健康,现在是否旧病复发?就在这般惶惶恐恐之中,凝云突然接到了母亲1971年1月29日发来的电报:“父突遭变故,不幸于70年12月1日去世,详情后告。”寥寥数语,立即让凝云感到犹如五雷轰顶。
仅仅2个多月,传来了父亲去世的噩耗,凝云怎么也接受不了这一事实。
1971年2月5日,母亲来信:
小云:
我可怜的孩子,爸是十二月一日死的。我怕你太悲痛不忍下笔告知你。阴历年底知你为父病十分愧念,这样瞒着你终究不是事。那天拍了电报给你,想你春节收到这可怕的恶耗(原信如此)。可怜的孩子,你还在戈壁滩中要坚强。人死不能复生,你不能终日痛哭,注意把工作做好,我也要为你们活下来。爸待我那么好,我这份伤心和悲痛除非我死了才能解脱……
小云,爸已死了,我们尽悲痛也活不回来。我的可怜的孩子,你接信后坚强起来不要哭,我至今还没生病,你就安心搞好工作,就可以慰爸在天之灵,祝你健康。
妈
一九七一年二月五日
真正说来,凝云与父亲在一起的日子并不多。但是,在父亲眼里,她是全家最有出息的人,因此也最受宠爱。父亲每次来信都反复嘱咐她,要关心国家大事,要安心边疆建设,要经得住艰苦生活的考验。父亲还希望她早日加入共青团组织。1970年她探亲回家,在上海住了一段时间,父亲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陪着她逛商店,看电影,到菜馆吃饭,要了她最喜欢吃的饭菜。返程途中,他又为女儿买了许多生活用品。父女间虽然相隔万里,却书信不断。
父亲的死对凝云打击是巨大的。几天里,夜不成寐,食不甘味,人整整瘦了一圈。同事们见了,都惊诧不已。
十天后,母亲再次来信,告知了父亲去世的一些情况。母亲在信中说:
……
你爸这一年多来,经常遭到造反派的批斗,身心都受到了很大的伤害。他们说他在经济上有贪污嫌疑,生活上有作风问题,这真是冤枉了他。但他有口难辩,造反派不相信他。这些事他都没有告诉我们,怕我们担惊受怕。11月27日,单位来电报,让我和你姐你哥赶快去上海有要事,才知道你爸在11月26日深夜服了过量的安眠药,等到发现,连忙送医院抢救,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到了12月1日去世……
父亲给一位名叫沈志祥的同事留下一份遗书:1、这二十元钱请代付火葬费。2、这条被单裹尸体用。3、请立即送火葬场不必等我妻见面,增加她的悲痛。4、房间钥匙请转我妻。
父亲的死,对母亲的打击无疑是最大的。解放前,他们冲破旧世俗,自由恋爱。相亲相受,相伴相随整整25年,父亲死时才刚刚50岁。母亲忍受着巨大的悲痛和压力,在信中反而劝慰女儿安心边疆,不要因此影响工作。父亲一死,家庭经济也陷入了困境。全家靠以前的积蓄度日。自此,凝云每月往家中寄去10元,帮助母亲,但母亲坚决不要女儿的钱。在那个年代,类似凝云这样遭遇的家庭何止成千上万!
六年后,我们成为夫妻。凝云对我说起此事时说:“父亲的死是我人生中遭受的第一次严重打击,不仅为失去亲人而痛苦,也为母亲的身体担忧,更为一些人的无端猜测而烦恼。”是啊,在那个疯狂的年代,父辈有点问题(况且,没有什么问题),子女必定遭到牵连。也许,凝云当时思想上的压力远远超过了精神上的痛苦。
第二年10月,上海虹口区医药公司革命委员会对凝云父亲之死作出结论,认为“在经济上犯有错误,属不明党的政策,系一般性问题。”显然,这样的结论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也不能被母亲所接受。但是运动仍然在进行之中,再三的申诉也不可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直到1978年11月28日,文化大革命结束,虹口区医药公司革委会才对此事作出了实事求是的结论:
……关于翁培刚同志在经济上的贪污嫌疑问题,没有根据,应予否定。翁培刚同志生前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能投身各次政治运动,做好本职工作,有一定的成绩。文化大革命中,在林彪、“四人帮”推行的“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的反动思潮影响下,翁培刚同志于一九七O年十二月一日不幸去世,是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受害者。
1979年年底,我们带着2岁的女儿和刚出生不久的儿子返回新疆。途经上海时,来到上海四川北路海宁药房,凝云父亲生前的老同事叶勤奋告诉我们:“你父亲本来是不该走上自尽这条路的,他是想以死来证明自己的清白,可惜走了这么一位好领导。”闻听此言,凝云止不住的泪水滚滚而下。
父亲之死,使凝云的性格发生了变化,平时更加沉默,行事更加谨慎,工作更加勤奋,思想更加封闭。人们常说:本性难移。但是当一个人在生活中遭受了重大变故后,性格是可以发生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