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一个心理同行的电话,她把一个孩子转诊给我。这是个被告家长、学校教师怀疑有自闭症的,或是智力低下的孩子,读书根本跟不上进度的,不得不流级的9岁女孩子。因为我这里有沙盘,也许能更好地与孩子交流。
家长先与我通了电话后,在约定时间带着孩子来了。也许是先入为主的缘故,我为这孩子的到来,早早准备了智力测试题。可当我看到孩子的第一眼起,就放弃了要为孩子做智力测试的想法,孩子虽然瘦弱,但她那警惕、胆怯的眼神告诉我,这个孩子根本没有智力问题。
我将孩子带到沙盘前,孩子在我与家长的引导下开始扭扭捏捏的地玩起沙盘,在玩的过程中表现出对家长特别依赖。我一边陪伴着孩子,一边观察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问了一些孩子的家庭情况后,孩子母亲问我孩子能治吗?我对孩子的母亲说:孩子的智力没有问题,孩子也不是自闭症者。对孩子来说最好、最有效的治疗师不是我,而是你们家长。接着,我开始与关注家长,与他们夫妻交谈。而这时,我注意到,一直表现得很粘人的孩子却一点也不来粘家长了,独自在沙盘前玩得很开心,甚至独自在那扭起舞来。我与家长谈了一个多小时,孩子就自个很开心地玩了一个多小时。
这几年较多年龄小的问题孩子。在探究孩子问题形成的过程中,我们都会发现,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着问题的家庭。夫妻不断地争吵、打架、冷战,特别是当着孩子的面争吵,打架对越是年幼的孩子伤害越大。孩子的内心没有安全感,孩子不满家长的行为,就以各种症状来应对家长的不和谐,抗议家长不能给他(她)提供一个安全而充满爱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