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0h(7
!lp*0h(7
因为从小喜欢文学,文字在我处,一直是被敬若神明的。可惜读书不多,对于文字,也就更加顶礼膜拜了。之所以被文字如此这般的吸引着,皆因为它所营造的那种清丽、雅致、脱俗的气氛,让人心生艳羡,慕而往之。 !lp*0h(7
记得刚会上网时,曾于某聊天室,偶遇到一位用极美的文字组成的人名:敲冰煮茗风流衬。当此名映入眼睑的刹那,内心深深地被此名所透出的那种儒雅、疏狂的气质所吸引,欣欣然想必定是一位高人奇才了。以至直到今天都对此名念念不忘,是因为它能不断地督促我改正从前只将文字作为游目浏览的恶习,变成有意识地去积累自己对文字各方面的丰厚赏识,去体会文字其中所蕴含的真味。 !lp*0h(7
因为得此益处,后来继续在网上流浪的时候,常常会对那些极美的名字,怀着景仰的心情驻足观望,继而展开遐想。诸如关于组成此名的文字所包藏的内涵,甚而外延到与此贴合的现实中的人。关于文字的想象真的是无穷无尽,奇妙非凡。往日读书的情景,从心之深处甚嚣脑际。 !lp*0h(7
依稀记得,那时曾经读过几首宋词,后来又读到毛主席的几首诗词。很是被其中的一些诗句词语所陶醉。我想,定是那时在心里种下了对文字如此喜爱的种子,今日忆来,无端端便会生发出一些感慨。如果一个人,既有“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的气节;又有“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肚量;更有“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的柔肠,那该是何等样的一个人啊!他或她,无疑会将人性的光彩,发挥得淋漓尽致。但是,一路走来,又让我深知道,有许多美好的文字下所掩盖的,往往是让人不忍卒睹的现实。 !lp*0h(7
而更让我迷惑的,是不是在现实中备尝生活的苦辛,才会主动寻找甜蜜?在现实中流过许多眼泪,才会刻意找寻欢笑?在现实中看多来去匆匆、聚散两难的无奈,才会懂得重缘惜缘?虚拟的网络是否真的提供了一个这样让人释放真性情的平台? !lp*0h(7
恍恍惚惚地记起不知在哪里看过这样的话:人,需要什么,就会吸引什么。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相应的磁场。如果这样,我的磁场岂不是蠢笨呆傻级的吗?嘿嘿,怪道呢,但凡有灵性的人们,无论是“众人皆醉我独醒”,抑或是“只愿长醉不愿醒”,都分别只在各自的磁场中轻舞飞扬。我这般文字的光景,多少有趋于疯痴之嫌。而我,却依仗着这份对文字执着的疯痴,去抵预来自外界的讥讽与嘲笑。很多很多极美的文字,以我之鼠目寸光的眼界来揣度,大概只能形于文字、止于文字了。因为,那都只是——远处的风景。 !lp*0h(7
2006-1-17 !lp*0h(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