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说到“跳板头客”。这我懂,是以前百姓对演员的另一种说法,说时有不屑的口气。以前演员也不叫演员,是称戏子。都说“演戏癫,看戏痴”,“癫”和“痴”相差不多,可“痴”人在心理上占了点优势。有句老话,“吃油,穿绸,困稻竿窝”,戏子吃得好,穿得好,可居无定所,多是戏台边上找个睡觉的地方。以前村子请戏班来演戏,安排了两间房子,给戏子们休息。有好事者,或者有窥私癖者,说戏子是男女杂居的。给两间房子,本意让是男一间女一间。男女戏子怎么可以住在同一间房子呢,让村民惊讶。莫非台上演戏,台下也接着演戏。 UEkn@^&bg
戏子改称演员,社会地位跟着升高了,高得让百姓看时戴不住帽子。电视、网络、报纸等,多是演员们的新闻。狗仔队,追星族,也在演着一出出戏。狗仔队,报道演员们的私生活,满足了人们的窥私癖,狗仔们也赚了一大把。演员到处流水溢彩,成了少男少女羡慕对象。记得最强烈的追星潮是十几年的“小燕子”,我家闺女也收了一些小燕子的照片,还有一个有小燕子人像的书包。演员们也要炒炒自己的名气,什么婚变、私生子、不雅照,等等,不管是美名还是臭名,只要是能出名就行。走出戏台,走出电影、电视剧,网络、电视和报纸等都是他们演戏的地方。 UEkn@^&bg
闲聊,有提到香港名演员谢霆锋和张柏芝在闹婚变。我说这些“跳板头客”无非借此折腾点名气来。说“跳板头客”没听过。人隔代,语言也跟着隔代了。现在演员也有什么板头可跳了。以前农村里的演戏的地方,好一些是固定的戏台,也有临时搭的台子,戏子们在上面唱呀,跳呀。解释了一下,跳板头还是蛮形象的,容易懂。演员只是演戏,戏里面演的只是故事,与演员自身没有太多关系。当然有假戏真做,有不是夫妻成了夫妻的。《十五的月亮》好听,也只是歌曲好听,无非联系到唱者的品行。记得菲律宾有位前总统是演员出身,是演反腐败电影出名的,百姓设他的票,让他到现实世界来领导反腐。似乎这位总统在现实世界反腐没有什么效果。 UEkn@^&bg
现在“跳板头”不限于演员了。专家们你方唱罢我登场,让百姓们目不暇接。专家们只是演戏,演戏的目的只为出名,只为捞钱。这种戏演多了,百姓也不相信了,于是专家成了“砖家”。也有相信专家的,花了冤枉钱,甚至枉送了卿卿性命。台上演得最多还是官家,会上,电视上,报纸上,网络上,官家的反腐倡廉东西很多。台上教育子民要爱国,可自己的妻儿子女早给转到国外定居。常有笑料,台上刚作了反腐倡廉报告,一下台就被请到什么委。想必巨贪“许三多”是作过廉政报告的。唉,为什么服务,只是一块遮什么布。这些戏演多了,这个社会还有什么诚信、道德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