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fgsc8v\
一、地理篇 q{fgsc8v\
徐州是江苏省北部的城市,确切地说它是在江苏的最西北角。它北接山东,南连安徽,西邻河南,东属江苏,是个四冲之地。作为交通要道这是它地势上最重要的一点。 q{fgsc8v\
徐州连接南北,通常大家——过往过来的外地人喜欢拿它作为分隔南北的坐标。我记得郁达夫就曾经说过过了徐州就是北方的话,这证明他是打南方来的。基本上在华东地区由南而北或自东而西那么是一定会从徐州经过的,这正是它的位置决定的。 q{fgsc8v\
徐州在四冲之地,又断割南北,交通地位自然相当重要,恰好,徐州一带又是个平原,而四下又唯此徐州是个易守难攻之处,于是这里就自然成为了自古兵家的必争之地。 q{fgsc8v\
除去这些还有一点很有必要介绍的是徐州境内有许多重要河流,有京杭大运河,有泗水,有沭水,邻近有淮河,过去境内还有黄河,所以这些河流对于徐州发挥的影响也很大,在这里不可以不提。 q{fgsc8v\
我对地理的介绍仅限于此,这些不说明白大家会不了解我之后说讲的。或许我在之后的各章还会提到这方面的东西,但那只是穿插与必要的时候说一说。 q{fgsc8v\
q{fgsc8v\
二、历史篇 q{fgsc8v\
这章才是我主要要说的部分。 q{fgsc8v\
1、夏商时期 q{fgsc8v\
《 尚书•禹貢》中说:“ 海、岱及惟徐州:淮、沂其乂,蒙、羽其藝;大野既豬,東原厎平。厥土赤埴墳。 q{fgsc8v\
草木漸包。厥田惟上中,厥賦中中。厥貢惟土五色,羽畎夏翟,嶧陽孤桐,泗濱浮磬,淮夷蠙珠暨魚;厥篚玄纖縞。浮于淮、泗,達于菏。” q{fgsc8v\
《禹贡》是对当时九州的划分,山川方位走向,物产贡赋交通等情况的记录。当时的中国行政地区是划分为九州。州仿佛我们现在的省或者华中、华东地区这样的大致划法。徐州是其中之一,故而又称为“九州之一”。但那时的徐州可不是像现在的这样,那时的徐州是北至于泰山,南至于淮河,西至于沂蒙,东至于海的广大地区。而其时现在的徐州是什么样子呢?现在的徐州当时已经历经了旧石器与新石器时代而建城立国了,国的名字叫做大彭国,而彭国之城便称为彭城,这就是现在徐州又称为彭城的由来。据说大彭国最早的创建者是那位活了八百岁的寿星彭祖,然而据专家的分析那八百岁的并不是他老人家的年纪而是他所创立的国家——大彭国的存在时间。 q{fgsc8v\
大彭国是个奴隶制的国家,它起源于夏之初,甚至是尧帝的时候(因为彭祖是尧的臣子)。它是东方比较强大的国家,是与夏王朝政治关系密切的附属国。比如在夏启十五年,夏的小儿子武观发动叛乱,严重威胁夏王朝的统治,这个时候当时的彭国名叫寿的君主就率军队讨伐叛乱,使武观归顺了夏王朝(但史书又称为“五观之乱”的是指夏启五个儿子内讧失国,有疑)。 q{fgsc8v\
在商朝前期彭国仍是一个比较强大的国家,而且也帮助过商王平定过附近的叛乱,但是到了商武丁四十三年的时候却被商王朝灭亡了。因为当时的商王朝正是对外扩张的时候,而商武丁正是商王朝声名显赫的中兴之主。 q{fgsc8v\
2、西周时期 q{fgsc8v\
当历史的车轮前进,没有人记住那车轮下陨逝的万千悲惨的生命,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覆亡之本身或许正是意味着新的重生。现在进入了周的时代。 q{fgsc8v\
在商周时大家都知道纣的无道与文王武王的贤明,其实这只是受了历来儒家们宣传的影响。历史上武王伐纣的时候,商的军事实力还是相当强大的,记得曾经有人分析说武王伐纣之所以成功正是由于当时商王朝把主要的兵力用在了对付东夷的战争中,武王攻敌不备于是获得了最终的胜利。这种说法未尝没有道理,因为史书也确实记载了自帝乙、帝辛(纣王)开始商王朝就不断向东夷用兵,曾获“亿兆夷人”,但也致使耗尽了国力,导致了最终的覆亡。 q{fgsc8v\
东夷又称淮夷,大约是在淮水附近,也就是在今徐州南部100多公里接近淮水的原住民。纣王一意对付东方的反叛,然而却忽略了西方的进攻,武王合各路诸侯千里奔袭竟然一路未遇抵抗,直至牧野才遇到纣王仓皇组织的抵抗军,然而一切都为时已晚,这场后来被史学家称之为“牧野之战”的结果是以宣告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的王朝而告终结。在这场登上历史舞台的对抗中淮夷起到的作用是毫无疑问的。但我为什么要说这些呢?是与之后的介绍有关,对,与徐州有关。 q{fgsc8v\
武王灭商之后为了继续让商人有处地方祭祀他们的祖先,于是就给纣王的儿子武庚一个封地,此外还给了箕子一个封地,因为箕子是商宗室里最负声望与贤明的人。这样巍巍周朝的仁德真是无与伦哉了,但是其实是什么呢?封地武庚之外还有管蔡监国,封地箕子的地方却是朝鲜,朝鲜已经不是周王朝的势力范围之内了,所谓封地只是赠与空名请客走人,或者说叫放逐。箕子单不说,还是说武庚。偏巧武王早死,周公摄政而辅成王,管蔡不答应闹了起来,于是武庚不明不白的也参与了进去,或者并没参与,只是为了增加管蔡的罪状而拉了他来送死。但史书上却说是:“乃与武庚作乱。”管蔡的结局大家都知道的,武庚更是不明不白的死掉了。这时商的祭祀还是要有的,于是命微子——也就是纣王的哥哥代殷后奉行祭祀,并且建国于宋。这个宋是在哪呢?都城就是在今河南商丘,后来王权东移迁至彭城,也就是现在的徐州(徐州彭城在古代社会就是一处地方,名称常更替)。 q{fgsc8v\
〖注:史书有记载宋都城于商丘,有记载宋都城于彭城,莫衷一是。〗 q{fgsc8v\
宋国的南面是世仇淮夷(看看徐州与淮河的位置就可以知道),北面就是周公与姜尚的封地齐鲁之国(这是在今山东曲阜淄博一带),在这两面夹击之下宋国若想发展壮大是很难的。下面该进入了春秋时期了。 q{fgsc8v\
3、春秋时期 q{fgsc8v\
应该说在春秋初期宋国的国家与军事实力还是比较强的,但是它毕竟发展缓慢,整体扩张不够,于是到了春秋中期的时候它国小力微只能摇摆于几个大国之间,这个时候在宋的北面有富有的齐国,在西面有辽阔的晋国,在东南面有强大的楚国,春秋时期的宋国最主要的危机还是来自当时打算争霸中原的晋楚两国。 q{fgsc8v\
当时晋国与楚国争霸,晋为了牵制强大的楚,于是扶植南方的吴国,而晋与吴两国联系的必经之路正是彭城,所以进攻宋国,夺取彭城就成为了楚国的战略目标了。 公元前573年6月,楚的盟国郑首先进攻宋的都城,然后会合楚军挥师彭城,一举夺取彭城等地。之后楚军留下了3年前叛逃到楚的宋国旧臣鱼石等五大夫管理彭城,并留战车300辆驻守城池。 q{fgsc8v\
五大夫占据彭城后成为宋国心腹之患,惟独宋大夫西鉏吾认为彭城之失晋国不会坐视不管。 q{fgsc8v\
7月宋国围攻彭城,因为主帅阵前忽然死亡,宋军未能立刻攻下彭城。 q{fgsc8v\
11月,楚国为牵制宋夺彭城于是攻宋。宋国于是派华元到晋国求援,晋国国君亲帅大军南下救宋,楚军见势退兵。 q{fgsc8v\
公元前572年正月,晋、宋及其盟国鲁、卫、曹、莒、邾、滕、薛九国联军围攻彭城,彭城之敌不战而降。联军将彭城归还宋国。秋,楚为争彭城攻彭城东南吕、北面留。第二年春复攻宋,但都未果。 q{fgsc8v\
这是以徐州为中心的战争,这次战争在春秋时期是规模比较大的战争之一,前后历时8个月,涉及13个国家。通过晋楚彭城之战,宋国更加锐意经营彭城,故而成了宋在东方的要邑。 q{fgsc8v\
宋在春秋末期的时候都城移至彭城,因为在这段时期宋受到魏的威胁故而锐意经略东方。但是它又遇到韩国的威胁。公元385年,韩军大举入宋,一直打到彭城俘虏了宋悼公。于是春秋的宋国结束了,其实自三家分晋开始战国已经来到了。 q{fgsc8v\
4、战国时期 q{fgsc8v\
韩灭宋后楚一度拥有了彭城。从地图看韩与宋之间隔着魏国,由于我手头史书资料不详细,所以我不知道所谓韩的入侵宋的具体原因。但是放弃不守是正确的,因为韩在秦魏之间,难以远控彭城。而魏可以得到彭城却又无法与齐楚相抗衡。彭城在战国时代最主要的争夺来自齐楚。因为齐得徐州可以据淮河以抗楚,甚至抵长江以得长江以北魏国以西的土地,虽然这不是齐国的主要进攻方向(因为有北燕的威胁)。而楚如果要挥师北上争夺中原的话,就只有一是由与秦接邻的汉水秦岭地区经过,二就是过淮河经由彭城。 q{fgsc8v\
彭城虽然归属楚,但时间不长,公元前286年,齐国进攻宋,彭城归入齐国版图。著名战国四公子的孟尝君的父亲田婴初时的封地就是彭城,后来才改封薛。 q{fgsc8v\
公元前284年,在齐占领彭城的第二年,彭城和沛(今为徐州一县)又成为楚国的领地。但此时楚国大势已去,公元前223年,秦灭楚,彭城归秦,为泗水郡彭城县。战国时期宣告结束。 q{fgsc8v\
彭城徐州一带真正属于楚国的时间并不长,大约只有60年的时间,但是受楚文化影响极其深刻,这影响甚至达到几千年,这是了解徐州人文文化的切入点,只有了解楚文化才能更好的了解徐州。 q{fgsc8v\
大家知道中国有三秦,有三晋,此外有三楚。三楚之一的西楚就是指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但真正影响深刻秉承这楚文化风韵的,在这里却只有徐州,这是徐州为什么不同于江苏省其他城市,甚至也不同于周围省地域、人文文化的原因所在。其实楚文化接近与殷商文化,里面有一些神秘的崇拜与一种壮大的、粗犷的东西存在。 但楚文化此外还有的是尚武与彪悍,有一种刚直。这些东西也一样没少的一直延续到今天。 q{fgsc8v\
我之所以用很多很大的篇幅来叙述这段历史,是因为我深知先秦历史、先秦文化——无论是地域还是人文的对于中国过去、现在乃至将来都有不可磨灭的影响,那个时代给予后来与现代的中国人印着深深的烙印,给予后来的中国人塑造出来了鲜明的地域色彩。在之后的历史里人们将是以这样不变的姿态去演绎的,而不再有什么巨大的变化,所以我在这里多写一些。对,正如黑格尔说的,中国的思想是早熟的,是早在先秦就有了现在的超绝不凡,但它突然停滞了,停滞了…… q{fgsc8v\
5、秦及楚汉战争时期 q{fgsc8v\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改楚的彭城邑为彭城县隶属泗水郡。 q{fgsc8v\
当秦统一六国的前夕,各国还是合从连横的时候,国力与军力可以与秦颉颃长短的大约只有楚齐两国。齐国因为新遭燕的破国之辱重创未愈实力已亏,还可以等闲视之。而楚地广兵强对于秦的统一绝对是一个障碍,于是不得不先图之。其时齐楚新结盟,于是秦先派张仪行离间诈许还楚商於之地六百里请楚绝齐交。楚国贪图六百里土地答应了秦提出的与齐断绝联盟的要求,而盟约一解秦即挥师伐楚,楚没得到商於之地反而被攻打的一败再败国土日消、国力日蹙。秦王又诳楚怀王至秦,最终致使楚怀王客死异国。其后不久楚国亦亡。楚虽然灭亡了,但楚在秦的卑鄙欺骗下所遭受到的弱军破国的惨痛,一种侮辱却激怒了楚人,楚的仇恨熊熊燃烧,楚虽然灭国了,但是灭国之前却发出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怒吼,这句诅咒应验了。 q{fgsc8v\
公元前209年,楚人陈胜吴广率先揭竿而起,陈胜自立为王,号曰“张楚”。 q{fgsc8v\
公元前208年瑞月,起义军将领秦嘉听说陈胜败走,于是在今徐州北叫留的地方立旧楚贵族景驹为楚王。 q{fgsc8v\
二月,奉陈胜命令攻打广陵的起义军将领召平,听说陈胜败走秦将南攻的消息就假传王令让各起义军西击抗秦。于是,项梁、项羽带手下精兵北上,驻军于今徐州东的下邳。 q{fgsc8v\
三月秦嘉驻军徐州城东,打算阻断项梁西进。项梁消灭秦嘉,引军驻扎在徐州北的薛地。 q{fgsc8v\
四月,沛县人(今徐州沛县)刘邦投奔项梁。 q{fgsc8v\
六月,项梁得知陈胜遇害的消息,在薛立怀王之孙名叫心的人为王,仍号楚怀王。此时秦将章邯东进。 q{fgsc8v\
九月,章邯夜袭定陶,项梁死。项羽刘邦立即回守勤王,拥怀王而迁都彭城。于是,起义军将领吕臣驻守彭城东,项羽驻军彭城西,刘邦驻军砀郡(也在徐州西)共保彭城。(其实吕臣在彭城东只是防后背之敌,刘项二人守卫成犄角之势才是战争最前沿。) q{fgsc8v\
章邯破项梁军后并没东进彭城,而是过黄河攻打了新建立起的赵国。彭城之危解去了,项羽与刘邦等人在怀王面前约定先入关者为关中王。之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的,与徐州无关的且不说。 q{fgsc8v\
项羽入关并没有坐拥崤函之固的关中,而是将关中分为三份,这就是后来说的三秦。而项羽以“富贵不归乡如衣锦夜行”的理由,掠天下珍宝尽数东归,都彭城,自号西楚霸王。于是在彭城这个地方裂土分封,赏赐侯王。天下仿佛太平了,但刘邦的大志还未伸张。 q{fgsc8v\
公元前205年,刘邦趁项羽对付齐的反叛时,突然行动,出汉中传檄而定三秦,之后进入楚汉战争的时代。 q{fgsc8v\
公元前202年,刘邦统一天下,登基为帝。刘邦也就是自徐州出来的第一位皇帝,史称“汉高祖”。 q{fgsc8v\
6、两汉时期 q{fgsc8v\
西汉 q{fgsc8v\
在秦末汉初的这段时期,徐州及其附近地区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风云人物。比如在徐州的有刘邦,萧何,曹参,王陵,周勃,樊哙,夏侯婴等;在徐州附近地区的有陈胜,吴广,项梁,项羽,韩信等。此外还有许多人是在此附近活动的,比如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张子房。张良本来是韩人,因为博浪沙狙击始皇帝未果而逃匿于下邳,而在下邳又路遇黄石公学得《太公兵法》,此后张良一直在下邳为侠,后来也是在这儿遇到了杀人逃至此处的项伯,张良出于义气就保护了项伯,将项伯藏匿起来。而这一层关系就为后来的鸿门宴留下了一个伏笔。 q{fgsc8v\
汉朝立国之后,刘邦深忌韩信为齐王兵多将广,于是夺韩信齐王兵权改封韩信为楚王,都下邳(徐州东)。但楚这个地方仍然是个精兵广将之处,刘邦仍不放心,于是借有人告韩信谋反的机会用陈平计夺楚权而改封韩信为淮阴侯。 q{fgsc8v\
当时徐州一带楚的军事实力有多强呢?现在用《史记•陈丞相世家》中刘邦与陈平的一段话来说明:“陈平曰‘陛下精兵孰与楚?’上曰:‘不能过。’平曰:‘陛下将用兵有能过韩信者乎?’上曰:‘莫及也。’平曰:‘今兵不如楚精,而将不能及,而举兵攻之,是趣之战也,窃为陛下危之。’”楚的军事实力在经过秦末战争与楚汉战争的洗礼之后其实力之强于此可见一般。 q{fgsc8v\
韩信离开楚,刘邦将楚交给了自己的亲弟弟刘交,毕竟自己家人比较放心。封刘交为楚王,同时交给刘交的还有36县,刘交都彭城。从此徐州在西汉时期里都是楚的文化政治中心。 q{fgsc8v\
公元前154年,汉朝发生了“七国之乱”,楚国是这七国之一,但这场叛乱仅仅维系三个月,叛乱平定后当时的楚王——第三代楚王刘戊畏罪自杀。楚国传到第八世刘延寿时,因刘延寿谋反而国除。 q{fgsc8v\
楚国国除不久,到公元前49年,宣帝将其子刘嚣徙楚,复置楚国。传四世,至王莽篡汉而废。 q{fgsc8v\
东汉 q{fgsc8v\
公元39年,刘秀封其子刘英于楚,为楚公,过2年,为王。楚仍都彭城。公元70年,朝廷以刘英大逆不道,废王废国。 q{fgsc8v\
公元88年,章帝封刘恭于楚郡,为彭城国,都彭城。刘恭传五世,传国一直至曹魏受禅。 q{fgsc8v\
7、三国时期 q{fgsc8v\
东汉末年徐州进入了军阀混战时期。曹操、刘备、陶谦、袁术、吕布在这逐鹿厮杀达5年之久。 q{fgsc8v\
公元193年,曹操父亲被徐州牧陶谦部下所杀,曹操兴师伐徐。同年秋曹操攻破陶谦城池10余座血洗彭城。后来陶谦病死让位刘备,这就是我们在戏台上看到的“让徐州”的史事。 q{fgsc8v\
刘备得徐州后,紧邻徐州的袁术起兵进攻刘备。刘备退居小沛(今徐州一县)。这时袁术手下大将纪灵率兵3万进攻小沛。刘备急请吕布解围。吕布驰援刘备,之后请刘备与纪灵聚会。他于百步之外的辕门处立了一枝戟,对刘纪二人说,我拿弓射箭,如果射中戟的小支,二位听我的和解各自归去;如果射不中,那你们各战各的,我也不会再帮助哪一方。说完吕布飞箭而中戟小支,这次战争就这样罢免了。这就是“辕门射戟”的史事。 q{fgsc8v\
袁术此战不成又派七路大军进攻下邳(今徐州东),驻守下邳的是吕布,结果袁术大败。 q{fgsc8v\
吕布转过来又攻刘备,刘备投奔曹操,与曹操回攻彭城复攻下邳。这次吕布战败,缢死白门楼。 q{fgsc8v\
曹操得徐州后任车胄为徐州刺史。不久刘备叛曹操而袭杀车胄,派关羽守下邳,自己驻守小沛。曹操于是再次东征,刘备战败,关羽投降被俘。由此东汉末年在徐州发生的混战暂告结束。 q{fgsc8v\
徐州在三国时代一直属于魏的势力范围。在魏明帝时徐州刺史部迁至彭城。 q{fgsc8v\
8、两晋南北朝时期 q{fgsc8v\
两晋南北朝时因为时局动乱政权更替,徐州或为彭城国或为州郡,纷繁不一。一直至公元467年北魏占领淮北才更置徐州,治所于彭城。 q{fgsc8v\
西晋灭亡后,先是出现东晋与十六国的对峙,接着是南北朝的对峙,徐州作为连接南北的要道其得与失往往关系到南北的兴盛与衰亡。所以,南朝视之为“北门锁钥”,北朝视之为“南国屏障”,双方的斗争自然不少。在这些战争中最重要的一场应该是北周与陈的一役。 q{fgsc8v\
公元577年,彭城为北周所有,陈派大将吴明彻进攻徐州。吴明彻先在吕梁(徐州南)大败北周锐骑,后派重兵围住彭城引泗水灌城,又环列战舰于城下实施强攻。这时北周派王轨驰援彭城,吴明彻腹背受敌,在前后夹击之下3万军队尽数被俘。陈朝也因为这一次战败而一蹶不振。 q{fgsc8v\
在此阶段还有必要介绍一位与徐州有关的历史人物。在东晋初年彭城人刘裕为避战乱逃到江南,后来加入北府军,屡立奇功,逐渐掌握大权。公元420年刘裕以禅让名义夺取帝位,国号为宋,史称宋武帝。这是自徐州出来的第二位开国皇帝。 q{fgsc8v\
9、隋唐时期 q{fgsc8v\
公元581年杨坚代周称帝,国号为隋。隋初置徐州总管府,治彭城,辖彭城、淮南二郡。607年,改州为郡一级建制。彭城郡辖彭城等11个县。 q{fgsc8v\
公元605年隋炀帝开凿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的开凿使徐州成为了沟通南北水路的枢纽,这也为后来徐州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q{fgsc8v\
隋朝只立二代,公元618年唐朝立国。 q{fgsc8v\
唐初,徐州置总管府,不久改称都督府。742年,改徐州为彭城郡。唐中叶以后,先后置徐海沂密都练观察使、徐泗濠节度使、武宁军节度使、徐泗团练使、感化军节度使,都治彭城。 q{fgsc8v\
唐中期以后藩镇拥兵自重相互攻伐。徐州当时南临汴河,控扼甬桥。甬桥为舳舻之会,江淮漕运的孔道。因此朝廷视徐州为重镇,都派重臣镇守。 q{fgsc8v\
但徐州在置为武宁节度使的时候非常混乱,除去藩镇之间的相互攻伐,还有节度使牙将王智兴赶走节度使强抢财物逼朝廷任命自己为节度使的情况。不仅如此,在王智兴以后徐州经常发生兵变,只是到了后来王式为武宁节度使之后徐州才稍安宁。 q{fgsc8v\
徐州在有唐一朝也留下过许多大诗人的足迹。比如白居易。白居易父亲曾在此任彭城县令,后又升为徐州别驾,家居徐州20多年。此外还有李商隐,李商隐于公元849年任武宁军节度判官。有韩愈,韩愈在徐泗濠节度使张建封的军中任推事等。 q{fgsc8v\
10、五代宋元时期 q{fgsc8v\
五代都置有徐州、武宁军节度使。因为后梁、后晋、后汉、后周都建都于今开封市,而徐州距开封较近是开封的东部屏障,因而各代对徐州的争夺十分激烈。 q{fgsc8v\
公元960年,宋朝建立,建都开封,徐州属京东路,后又属京东西路。宋朝时的彭城是座大城,城南有高山险阻;城北、东有汴水泗水绕城而过。城西遥应都城,又是南北交通要道,军事地位十分重要。 q{fgsc8v\
徐州在北宋时期有一些人文气息,因为在公元1077年大文学家苏轼为徐州知州。苏轼在知徐州期间与不少文人学士相往来,比较为大家熟知的有其弟苏辙,其门生秦观、黄庭坚、陈师道等。而陈师道又正是徐州当地人。 q{fgsc8v\
公元1129年元月,金粘罕率军南下攻徐州,徐州城破,守将战死。后来宋金议和,徐州为金所有。 q{fgsc8v\
金朝末期中国北方出现了强悍的蒙古帝国。蒙古人的铁蹄二次南下,金宣宗不得不迁都汴京。金的实际势力范围只局限于黄河以南,长江以北的部分土地。金人除依靠黄河长江以御外敌以外,在西还集结重兵扼控潼关,这样形成了一个固若金汤之势。蒙古人的铁蹄确实无法逾越黄河,但有一点我不明白就是为什么蒙古人没有强攻徐州来打通通往西去汴京的道路。从资料看彭城确实经过激烈的战争,但蒙古大军始终没能取得西进的第一步,这是由于当时徐州城大水深的缘故,还是因为此地也纠结了重兵?我不能知道。而所知道的只是当时经略中原的蒙古统帅正是那位大名鼎鼎的木华黎国王。 q{fgsc8v\
1206年元朝立国,1234年蒙宋联军联手灭金,金亡。徐州归元。 q{fgsc8v\
1265年,徐州降为下州。从此彭城正式成为徐州。 q{fgsc8v\
元朝建都大都以后,为了满足京师耗费巨大的粮米布帛的需要,于是完成了整个杭州到大都的大运河工程。徐州因为地理位置日益重要、经济发展起来,这样的情况一直到清中后叶,其时徐州水道连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故有“五省通衢”之称。 q{fgsc8v\
11、明清时期 q{fgsc8v\
明朝建立之后,徐州先属中都临濠府。1831年,徐州直属京师。明朝定都南京,徐州是京师的北大门,军事地位十分重要。 q{fgsc8v\
1399年,朱棣发起“靖难之役”后派轻骑奔袭沛县(徐州北一县),焚烧南师运送粮草船只数万艘,其后诱徐州守军出城用伏兵全歼之,之后朱棣挥师南下,直至南京,夺取帝位。 q{fgsc8v\
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名为清,1644年清军入关,逐步统一全国。 q{fgsc8v\
清朝初年,徐州为江南省直隶州。1667年徐州改为江苏布政使所领的直隶州。1733年徐州改州为府。 q{fgsc8v\
乾隆六次下江南曾四次至徐州,目的是为了阅河,因为自明朝以来及于清朝徐州境内黄河泛滥严重水患屡次成灾。 q{fgsc8v\
12、民国时期 q{fgsc8v\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1913年至1917年盘踞徐州声势赫赫的地方军阀就是那位后来闹着复辟丑闻的张勋张大帅。 q{fgsc8v\
1937年“七七事变”,全国进入抗日战争阶段。 q{fgsc8v\
1938年3月中旬,日军从南京、山东南北对进企图夺取徐州,打通津浦铁路,然后沿陇海线西进进攻太原,南下夺取武汉。国民政府为保卫徐州派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这次战斗,此战斗即是徐州会战。这次战斗首先在徐州东的台儿庄开始,最终歼灭日军7000多人取得辉煌胜利,此役又称为台儿庄大捷。其后国民政府军又调60万大军聚集徐州附近,而日军以40万兵力南北夹击,日军迅速合围徐州,国民政府军惟恐部队被歼灭决定西撤,5月17日国民党第五战区部队全线撤退,张自忠于徐州西坚守,待大军全部突围然后才转移。徐州沦陷。 q{fgsc8v\
徐州沦陷不久日军在徐州成立苏北行政公署。1942年苏北行政公署和淮阴行政公署合并,组成苏淮特别行政区。1944年1月,苏淮特别行政区升为淮海省。 q{fgsc8v\
1945年8月14日,日本宣布投降。国民党依靠美国援助首先占领徐州。 q{fgsc8v\
1947年7月,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1948年11月6日,震惊世界的淮海战役打响。华东、华中两大野战军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的淮海战役总前委统一领导,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起商丘,北起临城,南达淮河广大地区与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这次战役历时66天,歼敌55.5万余人,生俘国民党徐州剿总副司令杜聿明、黄维兵团司令黄维,副司令吴绍周;击毙黄百韬兵团司令黄百韬,邱清泉兵团司令邱清泉等。 q{fgsc8v\
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而徐州亦宣告解放。 q{fgsc8v\
13、解放之后时期 q{fgsc8v\
徐州解放之后并不是像现在这样归属江苏省管辖,而是隶属山东省。直至1953年1月才改为江苏省省辖市。1993年国务院批准徐州为全国较大城市,享有地方立法权。 q{fgsc8v\
q{fgsc8v\
参考资料 q{fgsc8v\
1 王雨兰 李银德 商秀坤 《徐州历史》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0年4月 q{fgsc8v\
2 邱树森 陈振江 《新编中国通史》 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 q{fgsc8v\
3 顾宝田注译 《尚书》 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5年3月 q{fgsc8v\
4 司马迁 《史记》 岳麓书社 1988年10 q{fgsc8v\
q{fgsc8v\
三、经济篇 q{fgsc8v\
徐州虽然在江苏境内,但经济发展并不很好,尤其是人均收入很低。 q{fgsc8v\
江苏经济发展总体情况是江南地区发展迅速,江北地区经济发展滞后。越往南的地区越富有,越往北的地区越穷困。越往南的地区经济越开放,政府改革力度越大,举措越规范,透明度越高;越往北的地区越保守,改革步伐小,举措妄为甚至搞形式、做两面套,行政效率低,工作人员工作不积极不负责,缺乏透明度,还有就是有地方保护主义作祟。 q{fgsc8v\
徐州地处江苏最西北,旁接山东、河南、安徽,这附近的几个省经济发展都不是很好,尤其是在附近地区(鲁南、豫东、皖北,苏北)的城市经济比较苏南周围的城市经济环境有极大差距,这样就大大影响商品贸易往更高层的过渡与发展,发展商业有瓶颈问题。 q{fgsc8v\
徐州要发展就必须与周围一起发展,徐州周围不发展则徐州必定是处于一种独木难为林的尴尬处境。综观徐州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徐州过去的繁荣有二条,一是开封发展,徐州依傍开封一起发展。二是徐州作为交通枢纽因此而发展。现在开封已经失去水运地理优势,且河南地区发展缓慢,但郑州仍为中国铁路的交通枢纽,徐州可以与郑州生势利导一起发挥交通优势,成为贯通中国华东、华中地区经济发展的交通大动脉。中国经济全面发展仅仅依靠南方的繁荣当然是绝对不够的,这不仅是经济方面的问题,还牵涉政治、军事等方方面面的问题。中国经济由南至北,由东至西逐步发展,最终是需要这些经济枢纽地区来发挥绝对作用的。徐州是多能源,多矿产,物资比较丰富,交通地位重要且又十分便利的地方,徐州地区的发展依靠交通优势应该是必然的事情(如果发展物流行业应该在这里发挥很大作用)。 q{fgsc8v\
现在徐州附近地区经济滞后,因而也就有了另一个优势就是有大量廉价劳动力。这里集徐州地区周围苏鲁豫皖的大量劳动力,目前由于附近地区经济落后,这些劳动力还只是处于对外输出的那么一种情况。 q{fgsc8v\
徐州地区劳动力廉价之廉究竟到什么程度呢?我们不说政府报告数字,单说我单位情况,我单位是绿化单位,工作人员工作内容主要是绿化施工与维护。99年到2001年我单位临时工人员工资只有180元,后来也就是2002到2004年涨到240元,现在是380元,这些都是每天工作8小时,工作30天的劳动报酬(没休息与节假)。而市区社会正常工作人员工资是600到800元不等。事业单位与政府人员工资大约是1200至2000,或者更多等等。总的来说这里和苏南经济差距实在是太大。但因为这里有大量廉价力的因素而且交通便利,所以适合发展工业与民营企业。但现在虽然徐州仍然在努力那么去做,但好像政府效率不高,主要是人浮于事,有小的吃扣现象,而且有地方保护主义,所以这一方向的发展进展缓慢。 q{fgsc8v\
徐州似乎更热衷于城市建设的发展与商业方面的发展,而且这许多年这两方面确实有很大进步。但关于后面一点我还是那么说,就是徐州包括周围地区人均收入不高这样一种情况制约了商业经济的更加繁荣。商业虽然是促使GDP经济指标增长最快的一个行业,但无疑的是商业长久的增涨需要其他行业一致发展的支持,尤其是工业方面的同步发展来支持。 q{fgsc8v\
q{fgsc8v\
四、徐州人文精神方面 q{fgsc8v\
徐州人文精神方面我在历史篇介绍比较多了,在这只略介绍一下。 q{fgsc8v\
徐州因为受楚文化影响,所以当地人性格上比较粗犷彪悍,好习武,重义气。但也颇有刁滑。 q{fgsc8v\
如果内在精神江苏——主要是江南的人以苏州评弹为喻的话,那么徐州的可以用秦腔来比喻。 q{fgsc8v\
江南的细致而失之小气。徐州豪迈却失之粗俗。 q{fgsc8v\
q{fgsc8v\
五、地方风景介绍 q{fgsc8v\
徐州地处南北景色其实也有南北之分(这主要是我的意见)。徐州南边的风景锦绣秀丽,徐州北边风景萧瑟大气。徐州南边有云龙山,山上多柏树、大石,石头裸露土层以外姿态奇怪。云龙山上有庙,庙内有北朝时依山崖而刻的大佛,大佛有二、三层楼高,神情肃穆。云龙山有许多景点除寺庙大佛外还有放鹤亭、饮鹤泉、东坡石床、张山人故居等等。云龙山西有云龙湖,湖水浩大,山水相映非常诗情画意。 q{fgsc8v\
徐州北有九里山,这山面貌与云龙山就很不一样了。山上少树,我是冬天去的,都是白草。九里山与云龙山都不高,只有大约100多米的样子,但九里山却显得很高峻很肃穆,山上什么都没有,风非常强烈。这山仿佛凝聚一种力量,给人的感觉仿佛是一只握着的拳头,但凝聚的又不仅仅是力还有庄严。因为这山是历来的古战场,在这里发生了许许多多战争,而传说最著名的是楚汉时期的一次战争。有诗说:“九里山上古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顺风吹动乌江水,好似虞姬别霸王。”这里死掉了数以千万的人,战斗的士兵与将军,所以这山见证了这些,或者凝聚了这些,因次格外庄重肃穆的吧?这我不能知道。只是感觉这山像身陷绝地而刚勇不屈的壮士,这就是我对这山的印象。 q{fgsc8v\
徐州风景比较有名的其实是墓,汉墓。我在历史篇说过了,徐州在汉代是几代楚王与彭城王的王都,所以这里也就留下许多巍峨大气的汉墓,比较有名气的一个是狮子山汉墓,一个是龟山汉墓。但这两处地方我都没去过。 q{fgsc8v\
我对汉墓最了解的应该是土山汉墓。土山汉墓是大土堆,我没看见任何有关死人的东西与文物。那大土堆我很喜欢,不光我,以前有许多人喜欢爬上去玩。土山光秃秃的,其实它也有点草,一幅破败样子。这应该是某位彭城王的墓,在这里曾经发掘出来著名的银缕玉衣等文物,后来这墓就那么扔在那里了,好大的土堆,大约十几、二十来米高吧。看着这颓废的土丘想着那这墓的主人——一位生前享受荣华的王,就知道富贵荣华与权势到底是怎么回事了。就在这墓上你可以思考许多。很有意思。 q{fgsc8v\
徐州当然也有别的古迹风景,比如项羽的戏马台,苏轼的快哉亭之类的等等,但没什么好说的了。就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