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钗于奁内待时飞”说 %t*KP= @
“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出自《红楼梦》第一回。贾雨村吟完一首五言律诗后,“因又思及平生抱负,苦未逢时,及搔首对天长叹”,又吟出了这副对联。 %t*KP= @
《红楼梦》中有关人物的诗词对联,多跟个人的生平、理想、抱负或者性格、情趣等有关。贾雨村一介穷儒,自恃才高,落魄潦倒之中幻想飞黄腾达的锦绣前程,中秋之夜感怀身世触景生情,借诗、联抒发感情、寄托理想抱负乃性情使然,跟他的身份很相符。 %t*KP= @
这副对联在上下联的首字分别嵌进了“玉”、“钗”,因而引起了后来读者的种种猜测和联想。有人把它跟宝玉宝钗联在一起分析,或者跟黛玉宝钗联在一起分析,还有因为贾雨村表字“时飞”,而把“钗于奁内待时飞”说成薛宝钗最后落入贾雨村手中,成了他的侍妾等等。 %t*KP= @
最容易被人接受的说法是“钗于奁内待时飞”跟“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思想一致,是曹雪芹对还没有正式出场的薛宝钗的一种定位,暗示她从头至尾都期待着出人头地的时机。如果薛宝钗出身低微而又自命不凡,像晴雯那样“心比天高”,那么说她时时盼望出人头地的机会就说得过去,穷则思变嘛,谁不希望被一阵“好风”吹到“青云”之上去呢?然而薛宝钗不是穷家小户的女儿,她出身在四大家族中“珍珠如土金如铁”薛家,她家既是“皇商”,跟有权有势的另外三大家族又有着亲密的连带关系;她自己貌若杨妃德才兼备,用不着等待有扬眉吐气的机会,也无须靠人帮助她去获得富贵荣华,她不是“待时而飞”是“待价而沽”,像她这种条件的女子,用得着急不可待地寻找拍卖自己的机会吗? jlB3BwG{w
“玉在椟中求善价”的“玉”跟宝玉黛玉也沾不上边,宝玉就不说了,除了女孩儿他对别的没兴趣。黛玉清高孤傲,鄙视尘俗,没有什么野心。全部感情就寄托在贾宝玉身上,不会放弃更不会移情别恋,哪怕贾宝玉落到“绳床瓦灶”而焦大中了两千万大奖,林黛玉也不会选择嫁焦大,所以她也没有“求善价”一说。 jlB3BwG{w
贾雨村靠他的才干,靠他善钻营会投机的政治手腕,最后实现了他的理想抱负当了大官,跟“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这副对联所流露的思想前后呼应,并且这个联句中也暗含了贾雨村的名字“贾时飞”(贾雨村表字时飞,“价”是贾的谐音)。所以这副联是曹雪芹特意给贾雨村做的。照清人张新之的说法叫“按头制帽”,照现在的说法是“量身定做”,跟钗、黛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