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电视,无意间看了一段话,说温家宝总理要求粮食实行省长负责制。对这一决策,虽说有点晚了,现在补牢还来得及,所以我鼓掌喝彩;与此同时,我觉得还应该对这个决策进行细化,规定清楚你这个省大豆产量必须保住多少斤,你这个省稻米必须保住多少斤,等等。
温总理的这个讲话,反映了背后不容乐观的现实:耕地流失严重;水利设施老化;粮食供需矛盾加剧;财政补贴有点吃不消。俗话说,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现在的省长们都是胳肢窝里过日子,整天逍遥自在,一点紧迫感都没有,造成无论中央政府多么急,而地方政府不急的局面,甚至,还和中央政府玩太极拳,一味地向中央财政伸手要钱。政府不能再养一批懒汉省长了!
据内参消息,现在我国粮食生产大体的格局是:北方剩余,黄淮持平,南方不足,总体上尚能自给自足,但已很危险。这个格局有点可笑。因为,南方历来就是我们的粮仓,现在居然不足了。当年开挖大运河,不仅仅是供皇家游玩,更重要的是把南方的粮食运往北方。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1985年开始),一个地方政绩都是用GDP来考核,说起来这是一个笑话,政绩怎么能简单地以GDP来考核呢!它仅仅是国内生产总值的一个数据,而且,这个数据在计算的过程中,问题也是很多的,何况我们是一个喜欢人造数据的国度。正是因为GDP具有很大的可造性,地方政府非常乐意为之,GDP年年增长,却不见人民的生活指数、幸福度提高。
如今,我不看你各个地方的GDP,我看你具体的东西,非常好。这就如老师考核学生一样,如果光看分数,是没有意思的,我看你具体的环节。保证粮食产量,你就得想法保住耕地,想法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不然你完成不了总量。这样的决策是高明的,是抓住了纲,让那些懒汉省长无法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