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440阅读
  • 9回复

我怎么感动不起来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端木天
 

发帖
2171
蜂蜜
4209
威望
46
宣传贡献值
15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9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11-02-15
今天的《新安晚报》A08版,有篇文章,题目叫《刘丽,中国被你感动》,我看完之后,心有戚戚,一点没有被感动。

文章说,刘丽,29岁,安徽颍上县人,农村姑娘,在厦门做洗脚妹。10多年来,她用打工赚来的钱资助过颍上及厦门近百名贫困学生,现在固定资助的学生还有37名。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文章说,她的家人至今还要还债,生活困顿;谈到未来,她说,爱情需要缘分,幸福可遇不可求,现在在她心中,分量最重的是那些寒门学子;她还想在家乡建一所学校,她还想在厦门买一套房子。

文章很短,基本内容如上。我首先对写这篇报道的记者反感,短短的文章里充满了很多模棱两可的说辞,感觉是雾里看花;其次对刘丽行为的迷惑,她到底是怎么样的心态呢?

一,家中父母外债在身,做儿女的,当首先解决这个问题,无论是孝道还是责任,都是应该做的。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我们宣传大公无私精神,而在儒学为尚的台湾,他们提倡做人要先私后公。孰是孰非,我不想说,我只想说,顾好自家,行有余力为大家,方是正常的行为秩序。

二,社会上有一种华而不实的观念,把助学看得很高尚。这是因为他们错误的推定:知识改变命运。我认为,改变命运的首选是勤劳,而非知识。相反,在目前中国的教育环境下,上学往往消磨人的勤劳,使很多孩子成为文不能文、武不能武,高不成低不就,这对孩子的人生没有好处。

三,姑娘家毕竟是姑娘家,29岁不算小了,个人问题都不解决,与那“一屋不扫可以扫天下”没有区别。

我们的社会,需要正确观念的引导;我们的生活,需要健康心态的支持。几十年来,我们被感动的太多了,今后,还是少点感动吧。
1条评分好评度+5
好评度 +5 - 2011-02-15

发帖
5788
蜂蜜
19237
威望
36
宣传贡献值
172
交易币
0
好评度
286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1-02-15
恩,我看着别扭。记者的写作水平差一点,端木有反对助学的误导倾向。助学不是坏事情,最好在能力范围做好事。
支持端木天的看法,“顾好自家,行有余力为大家,方是正常的行为秩序。”
出路不是知识是勤劳,对有些人来说是准确的,比方端木的表嫂,对正在上学的孩子来说显然不对。
受助的学生是否感恩是否成才,那另当别论了。
做一个快乐的人!
离线指语

发帖
1153
蜂蜜
18832
威望
15
宣传贡献值
18
交易币
0
好评度
34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1-02-15
“因为穷而失学的她,打工让弟弟妹妹读书。而后又看到一些像她小时候一样没钱读书的贫困学生,于是,她的爱心有了延伸。”
一灯一筝一人瘦;一抚琴弦一泪流;一遇一别一场
梦;一缕相思一缕愁。
离线且行且乐

发帖
1642
蜂蜜
13054
威望
20
宣传贡献值
6
交易币
0
好评度
362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1-02-15
支持端木先生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离线端木天

发帖
2171
蜂蜜
4209
威望
46
宣传贡献值
15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93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1-02-16
谢谢大家的支持!

我不是要打击她的积极性,做好事当然好了。她还是我的老乡,颍上县属于阜阳。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人,对别人特别好,而对自己的家人不好,像我表哥就是这样的人。这样的人,其心态是有问题的。然而,由于我们过多地看到她对别人的好,往往忽视了其行为的合理性。

小时候在农村,有句俗话说:家活懒外活勤,人家的活不累人。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有一种人,喜欢给别人家干活,干自己家的活就不愿意干。这样的人,你能说他什么呢,给人家干活当然是好事了,可是,你再想想,为什么他不愿意干自己的活呢?


离线斜阳

发帖
2080
蜂蜜
22547
威望
23
宣传贡献值
18
交易币
0
好评度
99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1-02-16
自己家的活不干,自己家的孩子不管,自己家的老婆不关心,自己的父母疏远。跑到别人家忙活,还随叫随到,对别人的孩子疼爱有加,对别人的老婆关心备至,对别人的父母事事惦念,我还真想知道怎么回事呢。他,他们到底在想什么。难道这就是大公无私,管自己的家,就是自私?
开心快乐每一天.学会忘记.学会宽容

发帖
5788
蜂蜜
19237
威望
36
宣传贡献值
172
交易币
0
好评度
286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1-02-16
回 5楼(斜阳) 的帖子
哈哈,这叫老婆是别人的好,孩子是自己的强。如果在行动上抛弃结发之妻和亲生孩子,而对别人的老婆关心备至对别人的孩子疼爱有加对别人的父母事事惦念,那是和人家噶轧姘头了,哈哈哈,这话难听,但是现实中确实有这样的男人和女人,都是明着来了,也不遮遮掩掩了,NND,我们视而不见就是了。这个好像偏离的助学的话题。
做一个快乐的人!
离线心元

发帖
108
蜂蜜
10840
威望
0
宣传贡献值
1
交易币
0
好评度
20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1-02-16
很赞同楼主的观点。“顾好自家,行有余力为大家,方是正常的行为秩序。”这是心理健康,且真有爱心人的行为体现。
刘丽为什么不顾自家债务而尽力就帮助他人呢?
“因为穷而失学的她,打工让弟弟妹妹读书。而后又看到一些像她小时候一样没钱读书的贫困学生,于是,她的爱心有了延伸。”
她的行为可以说是爱心的延伸,也可以说是自己内在的情结没有处理好。
读书让现在很多人文不文,错不在读书,而在于人们对读书目的性的误解上。我们中国有着读书做官的传统。那是因为以前能读书的家庭太少了,现在教育普及了,但人们还是抱着原有的观念来看待读书,就惨了,现实中没有这么多的官位在呵。我认为读书是为了让我们走进文明的社会,让我们能够理性地思考,让我们能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罢了。
    





    



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离线端木天

发帖
2171
蜂蜜
4209
威望
46
宣传贡献值
15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93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1-02-16
欢迎心元!!
离线斜阳

发帖
2080
蜂蜜
22547
威望
23
宣传贡献值
18
交易币
0
好评度
99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1-02-18
回 6楼(美丽的神话) 的帖子
我就是看完此文一下子想到的。这位姑娘,资助别的学子,怎么就看不到自己的父母债台高磊,不顾好小家怎么可以谈大家。
开心快乐每一天.学会忘记.学会宽容
快速回复
限400 字节
摄影、文学原创与慈善公益信息平台——蜂鸣网欢迎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