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秋冬以来,长江以北小麦主产区的九省,遇到了大旱,不少地区麦苗成片枯黄。年初一我回家上坟,仔细观察了土壤的墒情和小麦的长势,凡是浇过的地块,还可以,约有两成的地块,已经不行了。总的来说,今年小麦减产已成定局。
我国北方地区,除了宋明时期稍微好一点外,其他时期自然灾害就频发不断,尤其是大清一朝,更为严重。所以,到了清朝,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清政府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出台了最为完备的方案。一共是十二条,具体是:凡荒政十有二:一曰备祲;二曰除孽;三曰救荒;四曰发赈;五曰减粜;六曰出贷;七曰蠲赋;八曰缓征;九曰通商;十曰劝输;十有一曰兴土筑;十有二曰集流亡。
国是大同小异,我们的政府也会这样做的。基于此,我们可以反观天灾带给我们的另一面。
我觉得此次天灾会给我们带来两大作用:一、抑制物价;二、整修水利。
实际上我们实行的是有限度的通胀政策,抑制物价似乎与政策不符,这也是不得不做的事情。抑制物价,必然影响到股市,所以,今年对牛市的期望值,不能过高。但是,对外贸易相对会加大。
在农村城市化的同时,我们对农田基本建设欠账太久太多,估计农业部和水利部早该上奏折了,只等着财政部划拨钱款。这势必要分流一部分农民工,估计用工依赖输入的省份,会再度出现民工荒。
这两天已经出台了提高存贷款利率的政策,这可是刚刚过了新年啊,哈哈,看来政府真的急了。经验告诉我们,凡是政府着急的时候,往往欲速不达。比如老毛说三、五年赶英超美,直到他死也没实现。不能急,慢慢应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