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芽二元一斤,这么一点豆芽是四元钱。”刚到家,这是母亲对我说的第一句话。平时豆芽不值钱,价格不会超过一元钱,过年了,涨一些也正常。 &XCd2
“我买时,豆芽是二元半一斤。”母亲接着说买豆芽的经过了。母亲说自己刚才明明听到是二元一斤,怎么是二元半,小贩让她不要伸张,按二元一斤卖给她。“其实我也是刚到这个地方,看人多,就说自己听到二元一斤。”省掉了一元钱,母亲有些得意。这也算是斗智斗勇吧。 &XCd2
闲着,到集市去转一转。年末的集市,应该热闹的。去的时间迟了些,集市的高潮已过。卖豆芽的小贩还守在木桶前。有人在桶里抓豆芽,屁股翘得高高的,看来桶里的豆芽所剩不多。小贩虎着脸,爱理不理的样子。“四元一斤。”有人问价格,老板回话是斩钉截铁的口气。 &XCd2
吃这样的豆芽有点奢侈了。看到有人捏着半来斤的豆芽,大概是舍不得花钱。年三十夜,年夜饭中的豆芽又不能缺,多少总得买一点。在本地,老百姓的年夜饭是麦油猪,还得先请老太公(祭祖)。用麦油猪请老太公,是最敬重的礼品,麦油猪可是大菜。有这么一个鬼故事,年三十快到,有一祖宗因事去不了祭祖现场吃羹饭,让另一祖宗带一点回来。转天有人在坟前看到一根松毛丝两头,一头是米饭,一头是豆芽,这是祖宗带回去的羹饭。故事当然不可信,但祭祖缺什么都可以,就不能缺豆芽。祖宗是要吃豆芽的。豆芽小贩抓住人们这个心理,不怕你不上钩。年廿九集市,常会出现豆芽价格暴涨。 &XCd2
以前放年假时,老板会介绍一下年度的开支情况,然后说发若干福利费,给我们买点“豆芽小菜”。买“豆芽小菜”用不了几个钱,发的钱肯定花不了,这只是一种谦虚的说法。买点“豆芽小菜”,听起来有点温情。过年时,我递给母亲几元钱,也说是给点买“豆芽小菜”的钱。老百姓过年,要求也不高,来点“豆芽小菜”就行。 &XCd2
豆芽有绿豆芽和黄豆芽等几种,我这里所说的是绿豆芽。似乎家里没有买过黄豆芽。有人说现在绿豆芽不地道,用尿素催熟,还用了什么激素,农药九二零也用上,吃这样的豆芽于健康无补。不知所听到的是不是属实,心理一般取向是宁可信其有,况且现在蔬菜的选择性也大,可以做到不买不吃绿豆芽,平常很少去买绿豆芽。 &XCd2
与一位朋友聊天,我说明年你该升经理了。朋友的回答与我博文的题目相关:“做梦吃绿豆芽。”这句话还能经常听到,大概是指空中楼阁,不可能实现的东西,比如花二元钱买张彩票,中亿元大奖——机会总是有的,只是太渺茫。绿豆芽,咬起来够脆的,一口一个爽。做梦吃绿豆芽,梦中爽爽吧。 &XC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