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里生活很多年,每当孤独地行走在这喧嚣的人流中,每当走进这冰冷的水泥丛林中,我以为我早已被人遗忘,我以为自己早已麻木了那份朴素的情感,且喜欢以一种世俗、冷漠、孤傲的眼光去看待身边的万事万物,仿佛自己是个被风干多年的木乃尹,早已没有了知觉与活力;尽管在我眼里展现的是城市的五彩缤纷,可在心里又总认为到处都是污流横行;本来是阳光明媚的好日子,可又总以为这个世界除了灰白还是灰白。直到有一天,有那么一些小事,一个小小的电波,只轻轻地拨动,便如一石激出千层浪,那翻起的层层涟漪,便令往事如昨,清晰地映照在我的心头,时时包裹着我的情怀,让我思潮翻滚,虽不能时时相见却让人久久不能忘记。 "v1(f| a
(一) "v1(f| a
大年初一,一大家人正其乐融融地在酒店吃着年午饭,老公的手机响了,那头传来 “你好啊,新年好!” "v1(f| a
“天哪,你好你好!你是老大应该是我先给你拜年的,抱歉抱歉啊!是在武汉过年吗?。。。。。。” "v1(f| a
我知道是荣打来的。 "v1(f| a
荣,和老公是初中到高中的同学,和我则是从开衩裆裤那会就认识了的儿时伙伴(我和老公自然就是初中同学啦),一起走过童年直到上高中我远走他乡才分开。他大学毕业后留校至今,已是某高校高层管理干部。 _s:5)
随即电话递到我手中,尽管二十多年不见,却没有一般性的客套,开门见山便神侃一通。与其说是侃,不如说我是发泄了心中的郁结,把平时不能也不愿说的都一个劲地说了出来,全然不顾身边还有家人的陪餐,嘿嘿,谁让我们从小就认识呢,荣说“大过年的要开开心心的,来年定会心想事成!”那一刻如春风化雨,滋润着被尘世纷扰的心田,此时的我心里明朗了很多。也许人有的时候真的很需要乡音的抚慰,听听久远的声音,和一个自己很亲切的童年伙伴叙叙成年人的烦恼,话不用太多,听懂就行! _s:5)
这个年初一非常特别,外面下着鹅毛大雪异常的寒冷,当午饭后的我行走在这厚厚的积雪上,踩着吱吱作响的雪地,心里却异常温暖,心潮澎湃,往事也一一涌入脑际:儿时和伙伴一起上山打柴、一起下河摸鱼、一起生产队里拾稻穗、一起“挑”着米袋和菜缸去学校半工半读。。。。。。尽管二十年不相见了,时间早已隔断了彼此的音讯,可偶尔的一个电波便勾起清晰的记忆,虽不相见却难以相忘! _s:5)
(二) _s:5)
新年上班第二天,老公跑到我办公室对我说:平来了,这是她的号码,你和她联系吧! _s:5)
平,我小学到初中的同学(当然也是我老公的同学),同学那会,我们处处较着劲:学习、唱歌、表演等,因此我们一直是很强的竞争“对手”,直到分开。她大学毕业先留校任教,后下海淘金,再又回到另一所高校,如今的她已是省内某高校的高级管理干部,四十岁时又攻读了博士。 _s:5)
接过老公给的电话号码,顺手就拨过去,没人接就跟了一条短信:坏蛋,不接我电话啊!!下午准备接见我吧,哼哼!!!当我接到她电话时已是中午了。 _s:5)
“你好,哪位?”一听声音就知道是典型的职业女性,说话温柔且带有因职业的需要而特有的矜持。 _s:5)
“我呀,就是小时候你的‘死对头’呀!哈哈。。。。。。”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拿出我特有的直爽开口就来。 _s:5)
“哈哈,你的声音一点没变!没想到你还这么幽默啊!”她也立刻融入我的开朗之中,二十多年不相见的距离被我一下给填补了。 _s:5)
“为了迎接你的到来,今晚我坐东,邀些老同学好好聚聚,晚上下班我去酒店接你” _s:5)
“好,早晨我对你老公就说了,这次是专门来看你的,我们有二十多年没见了,真的好想见你!” _s:5)
说到这里我才知道到:因为平所在的城市有老公的下属单位,老公出差去那里时,从下属单位的同事那里已经知道些关于平的情况,因而有所联系,真是个极自私的家伙,哼~~~~ _s:5)
待我去酒店时,以特有的方式敲响了平的房间: _s:5)
“你好,要特服吗?” _s:5)
“哈哈,你这个坏蛋!” _s:5)
于是我们紧紧拥抱,仿佛这一抱要“泯”去那三十年前的“恩仇”。平拉我站在镜前,我们相互审视,她竟说我们越长越象姐妹俩!哼,想占我便宜,分明是黑白分明,美丑两极端嘛!她越来越黑且有些疲惫,我越来越白且容光焕发,唯一相同的是我们都长着一对黑汪汪的大眼睛!哈哈,两个女人在镜前调侃一番好好臭美起来。随即,很快沉静下来的我们便开始了二十多年不相见的叙旧。 _s:5)
是啊,时间就这样如白驹过隙,相距不过几百里,因工作需要平也常有在这个城市行走的机会,每每来去匆匆,就这样我们竟然有二十多年不相见。那一刻不知话语从哪儿开始,仿佛每一缕思念都如万江奔腾,一起涌入喉舌,来不及理清,该从哪方面去叙说,似乎都很重要都需要表达,似乎又都不重要,只要相见、只要彼此现在用眼睛浏览对方,触摸着对方的脸庞,端详着对方的或粗或细的鱼尾纹,便都心知肚明:人到中年都不容易!尤其是她,一个职业女性、高级知识分子,要追求的东西很多,要掩饰的东西也很多,突然我明白了,这一次她要特地见我的缘由来。 _s:5)
晚饭是在融融的气氛中进行,应我的请求,平放下职业女性的矜持,和我们一起融入到恰同学少年的时代,推杯交错之中,我们这一帮高、中、小学时代的同学着实放肆一回,忘了时间忘了年轮忘了人到中年的所有郁闷与烦琐;有的只是欢乐,有的只是放松,有的只是尽情,还忘不了给不在场的同学送去缕缕电波。我也是第一次这样全然不顾老公也是这个氛围中的人,开怀畅谈一番,令同学们刮目相看。。。。。。OK那会,我唱了《两只蝴蝶》,声音青涩凄婉悲凉且泪眼婆娑;平唱了《走进新时代》,歌声动听、豪放、大气,唱出了改革开放以后诞生的知识分子的自信与豪迈。那一刻,一个高大与矮小、一个敢闯敢为与瞻前顾后的鲜明对比,把同学少年时的对手来个大翻转。于是,我的心在哭泣:岁月,你是怎样地造物!!临别,我们相拥并噙着泪对她耳语:我怕离别的场面,我先走不送你了,相见时难别亦难啊,保重!!!便消失在同学目送的夜色里。。。。。。 _s:5)
(三) _s:5)
三月份,老公要进行“保鲜”回到革命老区也是我们的老家去了,正当我在家尽情享受这难得的安宁与自由之时,一个电话却侵扰了我的平静: _s:5)
“喂,某某处长在家吗?” _s:5)
“你好,请问哪里?他出差去了!” _s:5)
“哈哈。。。。。。” _s:5)
老公接过电话:老婆,我在县里和初中的同学聚会呢,他们给我灌多了。于是电话又被夺走,随着那边一个个的自报家门,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映入眼帘:小五子、小石头、小地主、大嘴巴、书呆子。。。。。。简短的话语中,我不仅了解到他们现在不仅过的都不错,更重要是知道了自从分别后近三十年里,未曾把我忘记!最后一个同学作了总结式的说话:不管你们走到哪里,离家乡有多远,家乡的同学不会忘记你们,不管你们当官也好做老百姓也好,同学就是同学,这份情谊什么时候都不会丢,什么时候都不会忘,记住常回家看看,看看我们的家乡,看看我们这些老同学。。。。。。 _s:5)
不知什么时候眼泪已蒙住我的双眼,思绪如开闸之水,同学少年时的往事一桩桩一件件如电影在脑海穿梭:在宁静的教室里挑灯夜读、在学校的大礼堂里汇报演出、在学校后山上的开荒挖地、在深山老林里勤工俭学、在风雪交加的困苦中相互帮助,山里孩子最纯真最质朴的情感,全都融入这一桩桩平凡的往事中,此时虽未曾相见却难忘同学的音容相貌,久久不能平静。。。。。。 _s:5)
这些年初的经历,在这一年里反复映入我的脑海,一刻不曾忘记,总想把它付诸笔端,可每每提笔,任思绪怎样翻滚,总也下不了笔。同学少年时的那份浓烈情感,又怎能是这小小笔端所承载?!终于在这年尾之时,才得以让这份质朴的情愫有个交待,于是涂鸦了这一年来最重的心情文字,恰在此时手机响了,显示的信息稍作修改便是我最好的感慨: _s:5)
风无定, _s:5)
云无常。 _s:5)
人生如浮萍, _s:5)
聚散两茫茫。 _s:5)
百年苦短, _s:5)
过尽千帆。 _s:5)
蓦然回首, _s:5)
落英满怀, _s:5)
暗香盈袖。 _s:5)
花开花落, _s:5)
有喜也有愁; _s:5)
天老地荒, _s:5)
同学情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