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迟了,食堂该没有什么象样的菜,还是到外面快餐店去吃。 `DC)U1
进快餐店的门,先看到的是红烧鱼头。不问价钱,就要一份红烧鱼头。这在心理学上是叫先入为主。一份只是半边鱼头,鱼头也不大,价格不会离普吧。就省一点,一份鱼头,来碗米饭,这也不错了。我知道米饭不够可以再添,管饱,都是一元钱。汤是免费的,要来一碗咸菜汤。 `DC)U1
红烧鱼头颜色红红的,看起来不错,能增加点食欲。尝尝味道,咸中带甜,偏咸一些。“咸鱼淡肉”,鱼烧得咸一些才能入味。鼻子嗅到点香气,有姜香、蒜香,当然还有鱼香。鱼肉本来就是鲜美,鲜美之上还给加了一些调味品,鲜上加鲜。应该是加了蚝油,饭店里常用蚝油来调鲜味。怀疑鱼头是处理品,如果是正宗的,用不着加蚝油。怀疑归怀疑,没有影响到我的吃。快餐店里的菜,哄哄人的味觉是正常的,来快餐店总得有这个思想准备。 `DC)U1
店家过来划价。问,就一个菜呀?嗯。一个菜也可以,鱼肉下饭呢。一张纸飘到桌上,看一眼,总价十九元五角。这么贵呀。店家说只卖十八元一份,没什么可赚的。一大半吃进肚子了,这份高价菜只能继续吃下去。看来汤也要算钱,是五角钱。快餐店把免费汤的惯例也破了。坐在对面吃饭的人,说了一句,红烧大肠,找不到呀,同时用筷子给翻动一下,证实所言不假。对面的人,要了三碟菜,二荤一素,账单是十五元五角。嘻嘻,还不如我的鱼头实在,吃进嘴里多少还是鱼肉。 `DC)U1
是增加了点食欲,一碗饭不够,再去添了一碗。鱼肉吃光了,鱼的骨头也给含过一遍。作为调料的一粒大蒜也当成下饭菜。大蒜比肉贵,快餐店用料也小器了。还有一点鱼汤,用调羹舀是不可能的,只是端起来盆来喝。给吃得干干净净,符合低碳消费新理念。鱼头没多少肉,吃鱼头吃的只是味道。单单鱼头明显不够下饭,幸亏我要了一份咸菜汤。十九元五角,这是我个人中餐消费的最大值,今天我是奢侈了一把。平常在单位食堂吃中饭,每餐五元钱,够便宜的,有点福利意思在。 `DC)U1
红烧鱼头,这个鱼头是胖头鱼的头。胖头鱼是“四大家鱼”中鳙鱼的本地叫法。叫胖头,是因为鳙鱼的头大。你头胖,人就吃你的头。菜场上分鱼头和鱼身出卖,头值钱些,鱼身就贱卖了。鱼身肉多,可人们不在乎这些肉的。鱼肉是没有什么吃头,里面还有一些刺毛,吃起来麻烦。以前练普通话时,里面有一篇范文,是《妈妈爱吃鱼头》,朗读时总会笑出声来——当然是鱼头好吃,鱼头可是鱼的精华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