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lB3BwG{w
每次临近中秋,总想起浓浓的糍粑味来。今年中秋,工地也飘起了撩人的糍粑香。
为让上班的员工也能感受到浓浓的中秋气氛,了却那淡淡的思乡情愫,项目部安排了食堂为大家做糍粑。
一大清晨,食堂的师傅们就把中秋节前买好的酒米寖泡几个小时后上甑蒸熟,然后放在大瓷盆里舂。没有用木头或竹子或芦篙做成的糍粑棒,大伙儿就地取材将啤酒瓶洗净来代替棍舂。糍粑不是很容易舂好的,需要很大的力,因为熟酒米有很大的粘力,粘住了“棍”不容易弄掉,得费力拉扯一翻,一个人舂久了手都会软,项目部几个壮小伙就围在盆边使劲的敲打。大家嘻嘻哈哈,有说有笑。有新入职的远方学生边打还边哼起了“家家喜洋洋咦,亲人来团圆咦……”家乡打糍粑的号子。那号子调铿锵有力,富有节奏。哼的人越哼越带劲,听的人越听越有力,糍粑是越打越粘,舂到后来,就糯巴巴的了,连“棒”都被糍粑牢牢地粘住,最后浑为一体。打的人累得大汗淋漓,令人心醉的号子也伴着糍粑的幽香飘出工地,传向了远方。
大伙儿吃着自己打的用黄豆面拌白糖的糍粑,别有一翻风味,觉得特别的香。尽管他们因工作需要不能回家与妻儿老小过中秋节,无暇去品味那嫦娥奔月的浪漫故事,但能在现场吃到自己打的糍粑感到是也一件十分开心快乐的事。人们吃着、乐着,仿佛回到了家里,回到了久别的故乡,吃出了那五彩斑斓的童年往事,闻到了家乡过中秋节那悠长而深远的糍粑味道……
糍粑是一种信物,寄托了深刻的喻意。八月中秋项目部飘起糍粑香,将喻示着员工的生活更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