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两面性,按不同的标准分,又会有不同的两面性。比如,我们按照道德标准分,一个人身上同时兼有君子和小人特征,按照立世姿态分,一个人应该兼有生活性和社会性。在看了千年百合的转帖以及林衡女士的回帖后,我觉得有必要说说人的社会性。
人的社会性,是指人参与社会活动,特别是公共活动的能动性。它是社会公平、社会互助和社会进步的基础,换言之,没有人的社会性,就不会有社会公平,不会有社会互助和社会进步。
然而,在我们日常生活经常碰到的,甚至在我们这个蜂鸣论坛里也存在着的,是这么一种态度:管那么多干嘛,不是我们老百姓能解决的,等等。诸如此类的观点,都是在强调人的生活性,而忘记了人的社会性。实际上,一个真正活得理直气壮,遇困难而不折的人,肯定是那些生活性和社会性兼备的人。
在有些人看来,那些关注社会问题的人都是吃饱了撑的,都是没事找事,老是觉得自己聪明,实际上呢,一群笨蛋而已!一个张悟本,就把成千上万的养生者忽悠的晕头转向,一个假信息,就能骗得他们血本无归。
一个人,讲究生活性是对的,但是也要明白一个道理,生活性的提高是要社会性的辅助的,同理,人的社会性也是要人的生活性为基础的,可见,生活性与社会性并不矛盾。就一秋绪为例,我一直在默默地看他搞慈善义工的事情,这是他的社会性,另外,我还看了他的买车记,从这里能看出他的生活性。也就是说,不像一些人想像的那样,一群关注社会问题的人,就不讲生活了。为什么要把两者对立起来呢?
从整个社会来说,大家每个人的呼声是微弱的,加起来就是宏钟大吕之声,传到当权者耳边,也能聒噪启事;如果你不发出声音,正中当权者下怀,他巴不留得众生如此呢。
我提倡合理合法的斗争,反对民怨。有话你就大胆地说,别在地下叽叽咕咕。可悲的是,我们的历史几千年来要么民怨载道,要么揭竿而起,非走这些极端的路不可,这有什么好呢?还不是一茬又一茬地换汤不换药吗?
莫忘人的社会性,实质上就是不要忘记了自己作为一个公民应该担负的社会责任,请诸公好好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