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看见一个新闻标题,说有一批京官被派到地方任职(具体内容我没看,看题目大意是这),我就想啊,它的道理在哪里呢?
我能想出来的就这些:1,沿用以往的“掺沙子”政策,达到调和地方政府权利平衡的目的;2,京官在京,闻天子脚臭气日久,有个机会,也得给他们放放风,近水楼台先得月嘛;3,上位之人能看见的还是眼前的那些人,地方上的人,因为距离了解不够,不放心啊;3,上位之人总得给这些京官点犒赏吧,这些人平日里帮腔作势,服务周到,甚至把小姨子进贡出去都有可能;4,必须加强中央集权,不能让地方做大;5,地方官员不争气,个个一屁股屎,上位之人左顾右盼,净是找不到一个干净之身。
但是,地方官乃父母官,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只有一颗爱心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对孩子的了解,而这些了解非一日之功,是建立在长期的关爱行为和经验总结基础上的。一个京官到了地方,要想全面掌握情况,一年半载不行吧,起码也要一年以上。
古代做京官的,以外放地方为耻,因为那个时候地方官实在是一个苦差事,仅一项赋税催缴就够累个半死;现在情况不同了,似乎外派地方是一个肥差美事。哦,怪不得这些京官一个一个屁颠屁颠地来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