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037阅读
  • 11回复

拆迁*回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斜阳
 

发帖
2080
蜂蜜
22547
威望
23
宣传贡献值
18
交易币
0
好评度
9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9-12-08
       
          从去年开始,我们所住的小区要拆迁这个消息就传的沸沸扬扬,今年初算是正式开始了,拆迁办下了一系列关于如何回迁,又如何收购的条例。并且限定时间去办理手续和选房。这个计划算是几家欢喜几家忧啊,一些有钱人早就不住在这里了,一说拆迁登记新房,一个个跑的比兔子都快,选择了朝向好,楼层好,面积适中的房子。选房的那个火爆场面不知道情况的人看了还以为是在分房呢。以至于人家拆迁办都开始发号进入选房了。这种情况连开发商都始料未及,那个顺利,那个速度快让他们偷着乐了。但是留下了极少一部分人,也就是一些孤寡老人和一些下岗人员成了所谓的“钉子户”,他们是天天动员,月月出政策,这些人就是没有动的意思,让拆迁者的笑声嘎然而止。如何安排这些人过渡,首先就摆在了他们的面前,拆除计划也不得不退后。老人们无奈,没有经济能力,没有儿女的帮助,不得已采取了没办法的办法,咱就不走,看你们怎么办吧。可是这些人每天就生活在叮叮当当,乒乒乓乓的拆迁声中,尘土飞扬,面临着断水,断气,断电中,要是有点办法谁愿意成为这样的留守者?他们一个个可都是风烛残年啊!     

     通过接触拆迁办的人,我了解了一些情况。这里面我就说说其中的一位老人老郭吧。说到他那还得从我认识他讲起。当年我从学校毕业分配到一家大型国营商业企业,接待我的人就是他,当时他是政工科长,我上班的一切手续都是经他手办理的。从学校出来,举目无亲,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对第一个接待我的人总是有一种亲切感,即使他不容易让人接近。他也是我来到新公司认识的第一个人啊,是他带着着我认识了很多同事还给我详细的介绍了公司的情况,所以我对他很是尊敬。反过来他对我也很器重,要不是总经理强调要充实业务,他当时就说要留我到他的手下了;在还没有分配科室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政工科帮忙,抄抄写写我还是很拿手的。我记得他去总经理办公室征求意见了,可惜没有通过。不过在以后的时间里看见他,不论在什么地方我都要亲切的叫他一声郭科长,他也很热情的叫我小X,小X的,我们就像很早就熟悉一样,但很少交流,见了面也就是说几句身体可好啊,最近干吗呢,家里人还好吧等等话便没有话题了。也许是他一贯严谨,从不说单位和同事的任何闲话吧。他始终保持中一种政工干部的严肃劲,很多小青年对他都是敬而远之。从第一次看见他到现在,近三十个年头了,但他的装束,他的走路的姿势至今没有多大变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总是显得心事重重,他皮肤黑黑地,脸上很少有过多的表情,额头几道深深的皱纹让人很难猜出他到底有多大年纪;他说起话来慢条斯理,走起路来不慌不忙。一套深蓝中山服四季难得换,如果仔细看一下,前襟都泛着亮光,我每次看见他过后都在心里想,这件衣服啊刮胡子都不用磨刀布了。就这身行头,你还别说别无他人。无论何时何地,不用看见脸,你都能知道他是谁。全公司独一份,反正在我的印象中就没有变过样子,或是颜色,你都怀疑他是不是换洗过衣服。要是不看他面容憔悴,步履蹒跚,你还以为他被岁月凝固了,站在眼前的还是当年的老郭。
      他是正科级,现在听起来也就是一个小科长。可是在当时,这个中央所属的二级企业工作,还是不简单呢。据说这个科级级别到了县级单位也是挺高的,可谓宰相府丫鬟七品官。当年可是掌握着全公司职工的调动,涨工资,政审,考核等等命脉呢,总经理有时候还得听他的。可是好汉不提当年勇啊,老郭退休了,而且是在还没有工资改革的时候退的,所以薪酬和现在的人比起来少得可怜,再加上老太太一直有病还没有工作,他的存款可想而知。他在刚听到自己住的楼房要拆,他和很多人一样也没太在意,自信满满的迈着慢悠悠的步子过着自己的平淡生活。他心里大概也和大家一样想,现在啊,这种传说那是很多了,前几年就听说要拆,这里现在是黄金地段,很多开发商都想开发这块地都是只听风声不见雨点啊。这不、过了好几年了还不是没有动静了吗?但这次的老郭估计错了。当拆迁的第一份通告贴出,到一份又一份不断,又见人们陆续搬出,很多窗户晚上再也看不见明亮的灯光了,院里也慢慢少了很多熟悉的面孔,他大概就开始烦恼了。老伴的病花光了所有积蓄走了,留下了他,和所住的一套小居室。儿女们也许是条件有限吧,无暇顾及他。他每日里独自转悠,在院子的前前后后,看着一个个行色匆匆的人从他身边走过,看着当年他招进来,政审后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一个个离开,他的心里有一股说不出的味道,比打翻五味瓶还不好形容。他越来越感觉到了深深地失落,有一种欲哭无泪的酸涩。形单影只的他转悠着,观察着大院里一年年的变化,感觉着自己一天天衰老的身体,力不从心,还不是钱闹得,常言道:财大气粗啊。不然老郭什么风浪没见过,还怕拆迁?现在他的心里怎么能安静的了,原来觉着不成器的小青年,如今都是大腹便便,出手阔绰。他才不得不承认自己真的不行了,那种自信,那种不做亏心事半夜鬼叫不担心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这都是今年拆迁开始我和老郭一次一次多起来的聊话中知道的。在最后一次回大院时看到老郭,精神更差了,那天我和老公一起回老院子,看见了他,他做出了很少有的一种举动,就是走过来紧紧握着老公的手,双手紧紧的攥着。我清楚地看见他眼中盈满泪水。“小X啊,你们走了,很多人都走了,你看看这楼上现在才剩下几家啊,看见你们真亲切。”老公也握着他的手说:“郭师傅您还好吧?”
     “我好啥呀,我都老了,不行了。”说着眼睛直勾勾的看着我们,那样的憔悴,那样的苍老,我心想这就是老过吗。我随口问:“孩子们呢?,您怎么不和孩子们一起住啊,那样还有个照应”我不知道他有儿子还是女儿,我没有见过,他也从来不提起。就是按常理随便问了一下。
      “他们各过各的,谁管我啊。看见你们就像亲人啊。现在晚上安静的很,就剩下几户人家了。”说着他伸出手来算着搬走人的名字。我们寒暄了几句就离开了,但这次我的心里沉甸甸的,老郭正直了一辈子,在掌握权力的时候没有将一个孩子调到本单位,也没有帮朋友的孩子,一切都公事公办,能不惹下人嘛。老公感慨的说:“多可怜啊,看他的脸色好像不久于人世呢。”
     旧城区改造,道路拓宽,这座高原古城随着大趋势发展,变化越来越快让他有点不适应了。看着现代化的高楼大厦,眼睛有点累,脖子有点酸,谁都知道这是大势所趋,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但那些老人自己见证过的建筑要拆,那些见证了他们年轻岁月的老房,老树要挖掉,这心里总是有一股不舍,还有一种无奈。一条条宽敞的马路,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层建筑,那一栋栋仰起脖子都看不到顶的住房,怎么才能搬进去啊,要好多钱,自己不能承受。在人们感叹着发展飞速的时候又愁着房价的高昂。老郭是个老革命了,他一辈子勤勤恳恳,清廉一身,老了也无所求,就是想平平安安度完一生,就这点愿望都实现不了,因为拆迁,现在连一个安身之所都买不起,怎么不伤心,不落泪。为了房子变成可怜之人的何止是他,还有那些没有收入的家属更是欲哭无泪,让拆迁办绞尽脑汁。这里的每一砖每一瓦都有他们的汗水,他们青春的记忆,但他们却高兴不起来,而且寒心。他那点退休金应付一下日常的开销还可以,但那里够买一套高层住宅,就是回迁也不行。要是不拆该多好,凑合着住,等着闭眼还是没问题啊,孩子们还可以分得一点房产变卖的资金,这是很多独守空房老人的心声。可是这个大拆迁,这个商业区改造,是他的日子就不能安于现状了,要是说分财产,大概能出来几个接受的人,但要是说出钱,为老爸买房,为老妈安置,恐怕就不会有人站出来了。他明显的老了,他的那点自信一点也不存在了,无助使他明显的衰老了。
    开发商征地盖高层。最小的面积也要付两万多块钱才能回迁还是毛坯房,并且要过渡期四十个月,那点可怜的补贴,到那里去找个安身立命的所在呢。如今这里是繁华地段,虽然比起当年来没有那么大的名声,但这里是规划中的商业中心,又加上城中最大的新宁广场就在十几米之遥,前来这里购房者络绎不绝。原来住的房子都是按工龄分的,论资排辈,只要是盖了新房子,每次都会优先老职工,这有单位操心,谁也不去关心房价多少。现在的房价水涨船高,可以说一个月一个价,一年一个翻番。本来没感觉到有多少价值的房子,现在一算还成了一块宝,就是面积在五十多平米的房子粗算都要近二十万,甚至更多。
     这里曾今是省商业厅及国家二级批发站所在地,也就是当年的商业厅大院。在计划经济的年代这里是省商品供应,调拨的中心。他亲历了这里的一切变化,这里有集医务所,学校,食堂,托儿所,洗澡堂,礼堂等等一系列设施,虽然简陋,但可以说应有尽有,极大的方便了当时很多埋头工作的人们,这些老同志也对这里有着很深的感情,要离开依依不舍。
      当时我记得,只要是谁讲起,每一个老师傅都眉飞色舞,如数家珍般的说着每一处建筑,每一处设施的建设过程,他们以建设了这里而荣耀,他们因亲历了这些而自豪,是他们带着国家的重托来到这里,把一片乱坟岗建设成初具规模的商业基地,也是他们跑遍祖国的四面八方组织到充足的货源,供应着这里的城镇,乡村,牧区,为安定社会,繁荣地区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是他们亲手砌,他们亲手种,都挥洒着他们辛勤的汗水。角角落落,楼上楼下都印着他们的足迹。忙碌的身影,匆匆的脚步使他们变老,使他们退出自己搭建的舞台。但这熟悉的一切记载着他们辛勤工作,努力奋斗的点点滴滴,想起来历历在目。听着祖国的召唤,他们义无反顾。从繁华的大都市,从美丽的江南水乡,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到了这里,乘着大卡车,靠着彼此,风尘仆仆颠簸了多少个日日夜夜来到了这高原古城,春季这里风沙弥漫、夏季这里骄阳似火,秋季这里蚊蝇称霸、冬季这里寒风凛冽。听党的号召他们毫无怨言,不思辛苦。是他们,一颗红心为了一个目标,唱着一首歌,遵从一个命令。放下枪,还没来的及脱下军装,就投入到建设高原商业地基的工作中,艰苦的环境中他们过来了,一次次的改革他们经历了。但他们却被拆迁搞得心如乱麻,失去往日的自信。
      拆迁,让这些老人陷入了困境,夜不能眠。
      拆迁让这些老人就像被大海推上沙滩的鱼儿,看着大海却无力返回。
      拆迁人员说起这些老人就摇头,显得困难重重。老人们却在金钱面前实实在在领略了亲情的苍白。
      一个老太太孤身一人居住,没钱回迁,想买房。但两个儿子说了,房子是我父亲留下的,钱我们都有份。没办法只能孤独的守望。
      一个老郭,还有几个老郭?......在固守着拆得破破烂烂的楼房。每日里提心吊胆,忍着寒冷。
     是谁让这些人不能安度?又是谁让这些人泪流满面?
     是谁让这些人成了这座孤岛的最后留守者?他们的子女呢?为何让这些老人无安身之所?
[ 此帖被斜阳在2009-12-20 18:15重新编辑 ]
开心快乐每一天.学会忘记.学会宽容
离线华仔天地

发帖
6704
蜂蜜
22091
威望
13
宣传贡献值
2
交易币
0
好评度
326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9-12-09
看了文章很感动!
拆迁,有人欢喜有人扰,
欢喜的是,有钱的人可以住新房,
扰的是,这些老人没钱换新房,也没儿没女帮忙和照顾,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祝贺斜阳:新屋落成逢新岁 春风送暖发春华!
愿老郭和其它老人早日找到自己安定的居所!
用耳朵聆听音乐,心灵感应世界;
用镜头记录人生,留住美好回忆。
离线斜阳

发帖
2080
蜂蜜
22547
威望
23
宣传贡献值
18
交易币
0
好评度
99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9-12-09
回 1楼(华仔天地) 的帖子
是啊,美好的祝愿送给他们,愿他们都能住上高楼,让那些漠视父母的子女们良知发觉,使老人们少流泪,多一些欢乐。
开心快乐每一天.学会忘记.学会宽容
离线文佳

发帖
7246
蜂蜜
28904
威望
74
宣传贡献值
13
交易币
0
好评度
1117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9-12-09
人都有怀旧感,尤其是老人。不舍旧居之情怀,只有他们自己最有体验。愿天下的儿女都帮帮他们,因为你也会老。
离线轻舞飞扬
发帖
453
蜂蜜
1630
威望
-9
宣传贡献值
2
交易币
0
好评度
31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9-12-14
拆迁,回迁,几家欢喜几家愁啊?老人们面对着曾经亲手建起的高楼,却因自己无能为力而饱尝辛酸和亲情的背离,好感人
离线斜阳

发帖
2080
蜂蜜
22547
威望
23
宣传贡献值
18
交易币
0
好评度
99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9-12-15
回 4楼(轻舞飞扬) 的帖子
感人,也心酸。谁不想住高楼大厦,谁不想给儿女留下大笔财产,可惜的是我们很多做儿女的就忘了,没有财产的父母也是父母,我们有能力就帮帮他们,没有就做到有我吃的一口就有他们一口,有我一间房就不让他们风吹雨淋。
开心快乐每一天.学会忘记.学会宽容
离线云彩
发帖
9
蜂蜜
568
威望
0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9-12-20
拆迁*搬迁使多少像老郭这样的老人不能安心幸福的安度晚年,看完让人心酸。政府应该出台些照顾老人的一些优惠政策能使老人们有个幸福的晚年。期盼!
离线斜阳

发帖
2080
蜂蜜
22547
威望
23
宣传贡献值
18
交易币
0
好评度
99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9-12-20
政府要出台新的政策,听说是明年,我们就拭目以待吧。
开心快乐每一天.学会忘记.学会宽容
离线秋绪

发帖
24406
蜂蜜
223945
威望
220
宣传贡献值
578
交易币
0
好评度
3060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9-12-21
这样的拆迁风也刮进了高原。看来,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也加快了。

新的拆迁条例,规定不准野蛮拆迁,不准强制拆迁,为这样的可怜老人们带来了福音。

愿文中的老郭们,能够得到妥善的安置,他们的子女能够负起照顾老人们的责任。
看贴是学习,跟贴是友谊。朋友,你跟贴了吗?
我的个人主页:http://www.hycs.zj.cn/bbs/u.php?uid=2
离线秋绪

发帖
24406
蜂蜜
223945
威望
220
宣传贡献值
578
交易币
0
好评度
3060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9-12-21
此文,好好修改修改,再行雕琢雕琢,能成一篇好文章。
看贴是学习,跟贴是友谊。朋友,你跟贴了吗?
我的个人主页:http://www.hycs.zj.cn/bbs/u.php?uid=2
离线斜阳

发帖
2080
蜂蜜
22547
威望
23
宣传贡献值
18
交易币
0
好评度
99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9-12-21
谢谢管理员的阅读,我会修改的,还请多提意见。毕竟是真实的事,有感而发。
开心快乐每一天.学会忘记.学会宽容
离线斜阳

发帖
2080
蜂蜜
22547
威望
23
宣传贡献值
18
交易币
0
好评度
99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0-02-05
回 11楼(十八小子) 的帖子
这就是很多人向往美国的原因吧.人文关怀第一.。
美国是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很多地方都有待于我们学习借鉴。这张图片就是最好的证明,事实胜于雄辩啊。
梅斯菲尔德是幸运的。
开心快乐每一天.学会忘记.学会宽容
快速回复
限400 字节
摄影、文学原创与慈善公益信息平台——蜂鸣网欢迎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