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572阅读
  • 5回复

心情故事之七:淡淡云南  深深记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柠檬
 

发帖
123
蜂蜜
8088
威望
48
宣传贡献值
14
交易币
0
好评度
13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9-11-02
— 本帖被 溪畔青篱 执行加亮操作(2009-11-06) —
8OYw72&  
淡淡云南 深深记忆
8OYw72&  
  8OYw72&  
  云南,一个有着多彩云朵、多彩景致、多彩服饰、多彩文化与斑斓美食的地方,于浮光掠影般的我,依然记忆深深。用康巴汉子罗布顿珠教我的一句藏话形容,就是:“讶雄,讶雄,讶讶雄!”那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片云彩,都充满了魅力,游走于它火红的土地上与七彩的天空下时,我已期盼着再一次的到来。 8OYw72&  
8OYw72&  
  关于滇西北,一些景,一些事,一些人,就此,走进了我的记忆。
8OYw72&  
8OYw72&  
8OYw72&  
8OYw72&  
8OYw72&  
大理的风花雪月
8OYw72&  
8OYw72&  
  大理是云南最早的文化发祥地之一,西汉元封二年(前109)设叶榆县,唐初,洱海地区“六诏”中的南诏于开元二十六年(738)统一“六诏”,建南诏国。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南诏权臣郑买嗣发动宫廷政变,南诏亡,建大长和国。后唐天成二年(927),又先后建立大天兴国和大义宁国。后晋天福二年(937),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联合滇东三十七部,进军大理,推翻大义宁国,建大理国。南宋宝元年(1253),元世祖忽必烈率大军灭大理国,建云南行省。唐宋年间,大理一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以来云南,大理是绕不开的。 8OYw72&  
8OYw72&  
  昆明至大理,一路高速,五个小时的车程。所谓大理的“风花雪月”,即“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上关与下关是大理市的两个区,下关还是州府所在地。苍山,又名点苍山,由海拔3500米以上十九座山峰组成,自北而南绵延53公里,雄峙于洱海西岸。洱海形如一弯新月,面积251平方公里,说是海,其实也就是高原淡水湖,注入澜沧江。 8OYw72&  
8OYw72&  
  中午到达大理古城,吃过白族鲜美的沙锅鱼后,便开始在古城中逛荡。古城位于上关,为明洪武十五年(1382)修筑,背靠苍山,面临洱海,方圆十二里,城墙高二丈五尺,厚二丈,衬着蓝天白云,颇有气势。城内街道两旁青瓦白墙,民居、商店和作坊相连,清雅古朴。街上游人很多,商店里出售的都是些民族风情的小饰物。看到一卖白族小吃的摊点,我和金花潘就迈不开步了,尽管导游阿琴说过我们一定吃不惯烤乳扇的,还是买了一个。烤乳扇是大理的著名美食,白族人狂爱。一片薄薄的、形似纸扇的奶制品,亮晶晶怪诱人的,不过烤过之后就卷曲成团了。烤乳扇样子怪怪,味道也怪怪,吃了几口也就适应了,但没品出香味来。而所谓的“风花雪月”却一个也没见着,苍山没雪,洱海月与下关风夜晚才有,杜鹃花季早过,山茶花季还没来。 8OYw72&  
8OYw72&  
  据说大理风大的原由是这片土地下埋葬着十九万唐兵,因有家归不去,孤魂野鬼就会在夜间出没,以至阴风阵阵,狂吹不已。史书上记载的“天宝战争”非常惨烈。起因是镇守云南姚州的唐官张虔不知好歹,凌辱了南诏王阁罗风的妻女,被阁罗风暴打后向唐玄宗诬告阁罗风反叛,阁罗风一怒之下攻占了姚州37部。唐朝于天宝十年、十二年、十三年分别出兵6万、3万、10万,不想都被神勇无比的阁罗凤打得一个不剩。事后,阁罗风体恤征战唐兵的无辜,下令“葬而祭之”,上刻“叛唐不得已而为之”,此即今日洱海边的“大唐天宝战士冢”。为那些远离故土的冤魂伤悲时,也感念阁罗风的豪爽大度,我喜欢这样的英雄。想来彝族人尧勇善战、善出将军也是有传统的,近代也是将才辈出,如黎天才、龙云、罗汉、罗炳辉等,个个都牛气冲天。 8OYw72&  
8OYw72&  
  在喜洲参观严家古民居时,感受到大理的风确实大。大理的古民居最大特点是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三房一照壁指一正房两厢房;正房对面墙壁的作用除了挡风,还可以反射阳光到院内,称“照壁”,而正房是没有窗户的,据说是因为大理风大且乱吹。严家大院建筑细致严谨,雕刻精美,让人惊叹白族艺人的灵巧,放眼处尽是精致的木雕、泥雕。我犹爱照壁上的泥堆,灵动活泼,色彩浓烈。 8OYw72&  
8OYw72&  
    大理并不适合走马观花,青瓦白墙的房子,青石铺就的街道,鹅卵石堆砌的墙壁,一个值得细细品味的地方,只是,我们匆匆的脚步,自然无缘见到它的风花雪月。 8OYw72&  
8OYw72&  
  也许某一天,我会投宿于古街的某一间客栈。然后,去天宝公园看看万人冢,去太和城寻觅南诏王遗迹,去崇圣寺看看千年斜塔……
  8OYw72&  
  8OYw72&  
8OYw72&  
8OYw72&  
8OYw72&  
玉龙雪山与印象丽江
8OYw72&  
         8OYw72&  
   8OYw72&  
  玉龙雪山位于中国丽江西北,是北半球最南的大雪山,由十三座山峰组成,南北延绵近50公里,最高峰海拔4596米,是纳西族的神山,纳西族保护神“三朵”就是玉龙雪山的化身。 8OYw72&  
8OYw72&  
  乘缆车到海拔4506米处后,可自行向上攀登至4580米处。山上风很大,我几乎无法站立。冰川公园里也没什么冰川,山顶上几没积雪,露出灰白色的岩石。站在此处观景倒极爽,脚下白云飘飘,远处山岚如梦。 8OYw72&  
8OYw72&  
    其实,我更爱霞光辉映下的玉龙雪山,那时的它娇艳无比。清晨,走在丽江的街道上,抬头远观朝霞下的雪山,晶莹与辉煌、秀丽与磅礴兼备,是一种奇妙的体验。 8OYw72&  
8OYw72&  
  每天下午,雪山下都有一场名为“印象•丽江”的大型演出,演员为当地少数民族,人数达500多,历时1小时20分钟,是张艺媒策划导演的,属于他的印象系列。而今,“印象•丽江”已成丽江的一张名片,是到此游客必看的节目。 8OYw72&  
8OYw72&  
  搭在雪山下的舞台艳红、高大,加上演员们本白色的土布服装、民族风味浓郁的歌舞,极具视觉冲击力,典型的张氏风格。整台演出内容有些粗糙,但演员们的敬业,让我们很感动。其实很多时候,内容、形式与技巧都不重要,真诚就好。
8OYw72&  
8OYw72&  
8OYw72&  
8OYw72&  
8OYw72&  
丽江的夜晚
8OYw72&  
8OYw72&  
   8OYw72&  
  徜徉在束河与大研古镇,恰好都是夜晚,所以于丽江,记忆里留下的,也就是它的夜晚。 8OYw72&  
8OYw72&  
  大理至丽江,4个多小时车程,途中被洱海源头那一片梦幻般绮丽的湿地吸引,可是何师傅说路窄车多,他的车又大,会堵塞交通,不肯停车,遗憾得我抓心抓肺。到丽江后,吃过晚饭放下行李,便去了离住处才5分钟的束河古镇。 8OYw72&  
8OYw72&  
  束河位于丽江城北,小桥、流水、木屋相依相偎,青石小路四通八达。镇里的广场每晚六至九点都有篝火晚会,游人们可以围着火塘跳舞。一到广场,我立即加入转圈的行列,跳起彝族的“打歌”、藏族的“锅庄”,还有一些不知是哪个民族的舞蹈,反正跟着依样画葫芦,乱舞一通,竟也酣畅淋漓,开心至极,白天长久乘车导致的腰酸背疼也烟消云散了。 8OYw72&  
8OYw72&  
  丽江被外人与导游们包装成寻找艳遇的理想之地,赋与了太多的暧昧成分,其实不然。丽江海拔2400多米,与四川阆中、山西平遥、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好的古城,有12个民族共居,纳西族占57.7%,是座美丽古朴的小城。 8OYw72&  
8OYw72&  
  丽江古城即大研古镇,没有城墙,南宋时已初具规模,明代称“大研厢”,因其居丽江坝中心,四面青山环绕,一片碧野之间绿水萦回,形似碧玉大砚,故得名。纳西民居结构与白族民居没区别,都是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城内无处不在的青石板路、土木房子与小桥流水构成一幅幅秀丽无比的景致。 8OYw72&  
8OYw72&  
  黄昏时分,看完“印象•丽江”的演出,我们便去了古城的四方街。迎面而来的大水车与花团锦簇的古城入口让我好一阵惊艳,夕阳挥洒在飞翘的屋顶上,温馨可人。脚下的青石板路据说都是几百年前铺就的,想着自己每一脚踏着的都是古董,就觉得十分有福。城内都是一二层的纳西木屋,木窗雕刻细致,但是不及白族民居精美。后来看到一高出一截的三层小楼,说是当地名人宣科的家。宣科是个鬼才,坐过20多年牢,会多种语言,整理出濒于失传的纳西古乐,并组建了纳西古乐会,组织老东巴们演出。据说,在丽江古城,只有他这样的牛人才能建三层小楼。 8OYw72&  
8OYw72&  
  一路相伴的溪水叮咚作响,溪畔鲜花烂漫,有人在水桶里放了几条鲫鱼,10元一条供人放生,但生意清淡。我们打趣说你这头放了,他肯定又在那头捞上来循环使用。青石小路绵延曲折,枝枝叉叉极多,不过想不迷路也很容易,记着顺流进城,逆流出城就行。 8OYw72&  
8OYw72&  
  街边小店物品琳琅满目,充满异族风情,是我等最爱。小桥流水、青石小径、木屋小店,本是秀丽婀娜的温雅景致,可惜游人太多,沙丁鱼罐头似的人头滚滚,挤挤挨挨,让人有些沮丧。 8OYw72&  
8OYw72&  
  累了,就想着去酒吧坐坐。 8OYw72&  
8OYw72&  
  这里的酒吧街很长,位于溪畔,用长条木板连接两岸,酒吧都不大,店名很有味,如后街男孩、古树吧、浮图咖啡、5号车站,驴友之家、樱花屋……门上挂木刻招牌,墙上拴些破竹笠、草垫、旧蓑衣等,给人随意又用心、质朴而精致的感觉。街上挂满红灯笼,映得清泠而有些急促的流水也红红的艳,渲染出些许暧昧风骚的撩人气息。 8OYw72&  
8OYw72&  
  晚上九点的酒吧街已是人头攒动,我们在两岸来来回回了好多次,才选定看起来最热火朝天的樱花屋。点了几杯有着美丽名字却味道不佳的洋酒,拿截木头,开始疯狂地敲桌子。还与一帮人狂乱对歌,这边厢一曲“我爱北京天安门”,那边厢“团结就是力量”;这边厢一曲“黄水谣”,那边厢唱“少先队队歌”;这边厢“唱支山歌给党听”,那边厢是“老鼠爱大米”;这边厢一曲“青花瓷”,那边厢开唱“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这边厢一曲婉约的“江南”,那边厢一首雄壮的“国歌”……都不知哪跟哪,十八杆子也打不着的超极无厘头,你要是冷静下来听,直接会晕倒。好在丽江酒吧独有的氤氲气息,会让你立马如星爷般无厘头起来,大家直唱得喉咙生疼也不罢休。 8OYw72&  
8OYw72&  
  艳遇没有,但是丽江的酸奶极好,我每天早上什么也不吃,直接喝上满满两大碗。现在想起来,依然留恋不已。
8OYw72&  
8OYw72&  
8OYw72&  
8OYw72&  
8OYw72&  
香巴拉之行
8OYw72&  
8OYw72&  
  迪庆高原的香格里拉,是我这次滇西北之行最期待也是最忐忑的一站,对于平均海拔3300米的香格里拉,不知自己是否还能一路疯狂下去?两年前的西藏之旅让我记忆犹新,不希望那样的情形再现于此。  8OYw72&  
   8OYw72&  
  罗布顿珠的歌声一路伴随我们,不觉到了香格里拉建塘镇,这里是县城所在地,不远处的噶丹松赞林寺是云南省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也是康区有名的大寺院之一,寺名为五世达赖喇嘛所赐,1679年始建。寺内藏有五世达赖、七世达赖时期的八尊包金释迦牟尼佛像、贝叶经、五彩精绘唐卡、黄金及各种精美的鎏金或银质香炉、万年灯等珍品。寺院布局仿拉萨布达拉宫,依山势层叠而上,民间称其“小布达拉宫”。 8OYw72&  
8OYw72&  
  我在寺前的拉姆央措湖下车,拉姆央措水不多,严格讲是片湿地,湖中长有密密的芦苇,湖边的栈道两边植有白桦树,翠黄的叶片华丽异常。湖周围的高山草甸也已泛黄。远处长有茂密云杉的山顶高处是一处年代久远的天葬台,至今还在使用。 8OYw72&  
8OYw72&  
  站在高处远眺,蓝天白云下的寺院占据了整座山包,状如古堡,气势不凡,屋顶上的鎏金铜瓦在阳光下熠熠放光。噶丹是黄教宗师宗喀巴首建寺庙之名,所以凡有噶丹二字的定是格鲁派寺院。寺院前后的山上建有很多僧人的泥房。藏教寺院里,僧人的住房都必须自建,各自独立。我严格依着墙上所画箭头寻找洗手间,竟然转遍整座寺院,直至箭头消失,最后迷失在后山成片的僧人房屋间。好歹遇一扎西打听,才在一最不可能之处寻着,实在很奇怪。怕我走丢的导游游文鲍在寺院门口等我,我却差点自己回来,把他给丢了。 8OYw72&  
8OYw72&  
  不幸的是,我的高原反应当天晚上就已开始,在藏民家参观时,我就只能坐哪儿喝喝酥油茶了,再没疯狂劲儿。 8OYw72&  
8OYw72&  
  第二天在普达措国家公园,看我嘴唇发紫的游文鲍给了我一罐氧气。我时不时吸几口,也不知有没用,反正一路呕吐不止的我,最终走完了7公里的栈道,将属都湖与碧塔海的美景悉数揽入怀中。 8OYw72&  
8OYw72&  
  “普达措”为梵文音译,意为“舟湖”,是“碧塔海”的藏语原名。最早文字记载见于藏传佛教噶玛巴活佛第十世法王所著《曲英多杰传记》:有一具“八种德”的名叫普达的湖泊,僻静无喧嚣,湖水明眼净心。湖中有一型如珍珠装点之曼佗罗的小岛,周边是无限艳丽的草甸,由各种药草和鲜花点缀,山上森林茂密,树种繁多,堪称天生之“普达胜境”。 8OYw72&  
8OYw72&  
  属都湖湖水湛蓝,湖边草甸上成群的牦牛在悠悠吃草,四周青山林木茂密,湖东的白桦树叶子金黄,桦楸鲜红欲滴,而冷杉与云杉却依然葱绿,看起来层层叠叠,色彩斑斓。栈道两边黄绿相间的草地上开满天蓝色的龙胆花,它们喇叭形的花朵紧挨地面,楚楚动人,我忍不住又当了回采花大盗。湖中歪七竖八着很多已枯的白桦树干,苍茫无语,不断有松鼠跳上窜下的,热闹非凡。湖水很宁静,镜子似地映着朵朵白云。在藏语里,“属”为奶酪,“都”为石头,意即石头般的奶酪,没想到这么柔软的湖泊却有一个坚硬的名称。 8OYw72&  
8OYw72&  
  而碧塔海藏语称"碧塔德错"。"碧塔"意牛毛毯,"德"为魔,意为有魔力的牛毛毯子,湖面海拔3538米,是云南省海拔最高的湖。湖中有一小岛,据传是英雄格萨尔王镇压魔鬼的地方。碧塔海四周长满高大的杜鹃树,它最美的季节是每年的六七月份,那时绚烂的杜鹃争相怒放,美艳绝伦,运气好还会遇上杜鹃醉鱼的奇景。它的秋景远不如属都湖,但它是藏族人民的圣湖,去梅里雪山或去拉萨朝圣,必得先到碧塔海,转一圈圣湖,饮一口圣水。后来见一草甸中间有一方形水池,小池边上有一出水口,游文鲍务必要我下去饮一口,水冰凉而清冽,微微的甜。然后带我到水池边,说这就是碧塔海的源头,真正的圣水。我有些惊讶,没想到159公顷的碧塔海就是由这一小小的泉眼汇成的。 8OYw72&  
8OYw72&  
  看路过的人都一往无前的样子,根本无视这个用木板围砌的小池,我便有了小小的得意。能饮上圣水的游人怕是没几个,本卓玛位列其间,能不骄傲?不想这一高兴,竟一脚踩入浸满圣水的草丛,被游文鲍抓小鸡似的拎回。 8OYw72&  
8OYw72&  
  后来在机场与MM杨说起圣水,她惊呼这等好事怎可不告诉。我说我是想着,可望断天涯路也没见着你们啊,谁让你们全忙着整美人照去了?杨便一阵婉惜。
8OYw72&  
8OYw72&  
彩云之旅
8OYw72&  
     8OYw72&  
   8OYw72&  
  曾经在《飘过西藏》里写过西藏的蓝天白云,觉得那是我见过的美丽之最。有个云南的网友留言说:“云南的天也蓝,云更美,你应该到云南看看。”如今,在雨季刚过的时候,我来到云南,游走于滇西北,享受每天的阳光,感受一路与彩云相伴的旅程。 8OYw72&  
8OYw72&  
  其实,飞机还在云南上空翱翔时,惊艳便已开始。此时恰是黄昏时分,云层之上霞光万丈,洁白的云团瞬时染上了明艳的色泽,在蓝色天幕的映衬下,色彩浓郁,如梦如幻,象极了莫奈的油画。 8OYw72&  
8OYw72&  
  后来,从昆明至大理、至丽江、至香格里拉,冗长的车程让很多人昏昏俗睡,我却因了变幻的云彩而兴奋不已。蓝蓝的天空下,有时是连绵的云团,似千万匹骏马奔腾而来,气壮云天;有时三三两两散落着,似是闲庭信步的仙女儿,悠闲宁静;有时只有两朵圆圆的白云,遥遥相望,洁白无邪;有时会从山尖尖后飘出两朵绵白的云儿,欲藏欲露,似一对娇憨害羞的小情侣…… 8OYw72&  
8OYw72&  
  每天每天,只觉漫山遍野是白云。在虎跳崃深深的谷底,感受峡谷尽头的白云;在连绵的山路上,感受山道尽头的白云;在玉龙雪山,感受白云生脚下的壮阔;在普达措,感受云朵映入水中的润泽旖旎。最奇的是前往香格里拉的途中,感受水墨画般的云朵傲立天幕:黄昏已深,大地沉浸于夜色之中,而远处的天幕却异常明亮,泛着淡淡的紫红与蓝色,云朵却已转默,静立夜空,令人动容。 8OYw72&  
8OYw72&  
  每天每天,看天上的云、水中的云,还有投影于大地上的云影,真是很过瘾。那位网友说得没错,云南的云彩很美。虽然西藏的云更厚实更缠绵,离我也更近,虽然西藏的天更蓝更纯粹,可是云南的天因了那一地的红土而靓丽无比,云南的云也更活泼灵动,让人生出无限遐想。
8OYw72&  
  8OYw72&  
8OYw72&  
8OYw72&  
8OYw72&  
罗布顿珠与游文鲍
8OYw72&  
   8OYw72&  
  罗布顿珠是我们从丽江至香格里拉的司机师傅,他一介绍自己的名字,我首先就想到了“萝卜炖猪”,所以很快就记住了原本难记的藏名。 8OYw72&  
8OYw72&  
  罗布顿珠留着齐肩的长发,身材壮实,热情憨直,言语诙谐,声音洪亮而浑厚,是个充满魅力的康巴汉子。我们这些汉族卓玛,立时就迷上了他。 8OYw72&  
8OYw72&  
  罗布的家在梅里雪山下的雨崩村,从没上过学,但能讲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他说自己为此整整学了八年。一路上,只要不与我们说话,他就自个儿哼歌,歌声轻轻,似从遥远的天边飘来,非常动听。我们便央他唱响点,他说自己醉氧,只有海拔足够高了才能唱得响。果然,在我们遥望哈巴雪山时,他就高歌一曲,高亢嘹亮的歌喉很令人陶醉。我惊叹每一个藏民都有这么一副好嗓子,罗布说这是从小练的,在藏区,通信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腿。没有够亮的嗓门儿寸步难行啊!他从小独自放牧,没有可说话的人,只好唱歌,权作自娱自乐。 8OYw72&  
8OYw72&  
  这一路上,罗布顿珠与每一辆对向而过的司机打着招呼,或是用藏语,或是挥手致意。他的热情快乐时时感染着我们,以致我们也是一路的欢歌笑语,丝毫也没感觉到海拔升高带来的不适。 8OYw72&  
8OYw72&  
  晚饭后,团里的扎西们都要回房休息,罗布带着我们几个爱疯的卓玛,去了最热闹的一户藏民家。在香格里拉,共有8个藏家乐,都是从偏远贫穷的村庄迁来的,一个村庄一户,收入归全村所有,他们只发工资。我们去的那户是从80公里外的小山村来,主人有3个妻子共17个孩子,个个能歌善舞,晚会的气氛是出其的好,可惜我的高原反应依然强烈,只能看别人疯狂。自己则不停地喝酥油茶,吃刚烤出来的牦牛肉、炒青稞,感觉香极了。 8OYw72&  
8OYw72&  
  云南的藏区依然盛行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婚姻都是父母作主。罗布是个虔诚的佛徒,认为在家里父母是天,不管对错,父母的话都得坚决服从。他的父母在他八岁时就给他订了亲,是家对面山头那户人家的两个女儿。我问他是否幸福,他便很无奈,说是哪有幸福可言,一个劲儿叹这是一个失败的婚姻。他是长子,又是藏传佛教的虔诚信仰者,父母为先,责任为重。等到11月下旬,香格里拉的旅游季节一过,他又要回到梅里雪山下的雨崩村,重新面对尊崇的神山、心爱的藏獒与无奈的婚姻。 8OYw72&  
8OYw72&  
  而游文鲍,是我们的导游,他的藏名很拗口,至今也没记住,汉名是学校老师给取的,姓的是老师的姓。他与罗布顿珠是同乡,上溯起来还是亲戚。他是个很帅气的扎西,有些腼腆。 8OYw72&  
8OYw72&  
  在虎跳峡遇到他时,他说的第一句话就让我对他刮目相看。他说自己是逃婚出来的,我有些发楞。从来只听说逃婚的女人,这样一个文静腼腆的男孩也需要逃婚? 8OYw72&  
8OYw72&  
  其实,罗布顿珠的婚姻是滇西北藏区婚姻的样板,一代又一代藏民都这么过着,如果一直与世隔绝着,也许永远会相安无事。就象罗布母亲所说:看了外面的世界,心会变野,人会变坏。所以她坚决不让儿子将三个孙子带出来。游文鲍的父亲也有3个妻子,他有7个兄妹。而父母要他娶的也是两姐妹。那时他还在读初三,突然让他请假回家,突然感觉不对劲的他,在三个姐姐暗助下逃走了,从此,靠自学拿到了大学文凭。 8OYw72&  
8OYw72&  
  在香格里拉的两天里,我渐渐开始了解他,并断断续续地与他有了如下的对话: 8OYw72&  
8OYw72&  
  他说:“不想过那样的日子,想寻找自己的爱情,那种两心相悦的感觉。” 8OYw72&  
8OYw72&  
  我说:“你连见都没见,怎么知道不会心动啊,很多爱情也是在婚后产生的,说不定你就错过了两个美丽善良的卓玛。” 8OYw72&  
8OYw72&  
  他看着远处的山峦,摇了摇头,轻声却坚定地说:“不会,永远不会。你是汉人,没有在我们的环境中生活过,你不会懂的。” 8OYw72&  
8OYw72&  
  看着无边无际而杳无人烟的山峦,看着远处孤独的放牧者,想象一个人日复一日重复这孤寂生活的结果,我想自己是能理解的。我理解罗布顿珠随时随地唱歌的缘由,理解游文鲍逃婚的缘由。便说:“你是指空洞的眼睛与茫然的心?她们因长久孤独导致的麻木与难以沟通?” 8OYw72&  
8OYw72&  
  他默默点头。 8OYw72&  
8OYw72&  
  “象你这样逃婚的人多吗?” 8OYw72&  
8OYw72&  
  “以前没有,现在也有了。” 8OYw72&  
8OYw72&  
  看着他忧郁的样子,我便换了个话题:“还回家吗?” 8OYw72&  
8OYw72&  
  “很少,去了也呆不长,村里的人都看不惯我,父母还好,爷爷奶奶讨厌我。我是一个离经叛道、破坏教规的人啊,村人都看不起我。” 8OYw72&  
8OYw72&  
  “可我们都佩服你的勇气,你真的很勇敢。” 8OYw72&  
8OYw72&  
  他听了,有些羞涩地笑了。 8OYw72&  
8OYw72&  
  后来,罗布告诉我们,游文鲍逃不逃婚都会很痛苦。如果结婚,就会有一辈子都无法沟通的痛苦,一如他;逃婚了,依这儿的规矩,女方会在他家住上3年,3年后带走男方一半的家产,而家人也从此不再理他,任其自生自灭。 8OYw72&  
8OYw72&  
  我恍然,不想,在他有些腼腆的外表下,包裹着的是坚韧与痛苦。不过他应该比别人幸运,父母没那么守旧,三个姐姐都有工作,妹妹还在浙大读书。他还一直地感念政府的好,说他们的义务教育与汉族不同,不仅不收钱,政府还会给每个孩子一学期1500元的生活补贴,他也是因此才上的学。 8OYw72&  
8OYw72&  
  佛说,人生如住店,随缘而来,随缘而去。我之与罗布顿珠、游文鲍的相遇,也只是偶然而匆促,可他们却在我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成了我人生经历的一部分。罗布顿珠是一个真正的康巴汉子,爽直、热情,孝顺,隐忍。当我再一次在普达措国家公园的停车场与他相遇时,我与他的告别方式是拥抱,愿他能说服母亲,早日带着儿子进城。而游文鲍,看我被高原反应折磨得拒绝吃饭时,许是感念我一路的坚强,送了我一个随身带的吉祥物,说是从活佛那里求来的金刚结,会佑我一生平安,让我倍感温暖。于是,我们的告别方式是互道“扎西德勒”,我愿他早日找到自己的卓玛,收获一份两心相悦的爱情。
8OYw72&  
8OYw72&  
舌尖上的昆明
8OYw72&  
       8OYw72&  
  云南是个多民族的省份,昆明就聚居着汉、彝、白、傣、哈尼、纳西等少数民族,所以昆明的小吃也是数不胜数。最后两天我们就住在离金马碧鸡坊不远处的宝善大酒店。金马、碧鸡两坊取名自滇池边上的金马山与碧鸡山,是昆明的城市标志,始建于明代宣德年间,上世纪60年代被毁,1999年重新建成,东为金马坊,西为碧鸡坊,二坊相隔约数十米,均为门楼式木构牌坊,飞檐翘角,气势雄伟,据说每隔60年的中秋日,会出现“金碧交辉”的奇观。 8OYw72&  
8OYw72&  
  宝善大酒店地处市中心,周边商店林立,所以一放下行李,我们几个馋猫便迫不及待地上街,昆明小吃多,小吃街也多,北大门美食街、兴苑路、滇池路、关上中路、官南大道、世博大道等都很有名。宝善路上就有著名的建新园与祥云美食城。祥云美食城里各色民族风味小吃琳琅满目,敞开肚皮尽情地吃,怕是几天也无法享尽的。 8OYw72&  
8OYw72&  
  我们在美食城里转了一圈,看好了几样傣家小吃,计划着明天的早饭就在此处解决后,就直奔对面的建新园。建新园成立于1906年,是一家百年老店,价格实在,做着最正宗的过桥米线,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食客,往往会排很长的队伍。这里还沿用着古老的买卖方式,需要买票后自己去拿面。我们上上下下好几趟楼梯后也没摸着头绪,看着无头苍蝇般的我们,边上的服务员笑着指点迷津,终于在关店门就剩2分钟时拿到了面。过桥米线很象黄岩的鲜米面,粗粗的,但是在做法上更讲究,用的是鸡、鸭与排骨煲出来的汤。据说过桥米线源于滇南蒙自,中间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传说就不必深究,这面汤倒极为鲜美,吃得我们赞赏不已。 8OYw72&  
8OYw72&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在祥云美食城仅仅点了五样傣族小吃,傣族人喜酸味,这与我好醋的习性相似,所以也更偏爱傣味食物。MM杨很贪心,点了两份菠萝饭,我也点了两份烤鱼,对野生菌的向往只得暂且放下。MM潘点的香竹饭与另两份不知名小吃先被我们一扫而光。香竹饭是用竹筒放炭火里烤成的,打开后竹筒里的香膜包裹着糯米,看似一段白色的香肠,吃起来芳香柔软,别有风味。随后上的菠萝饭与烤鱼也是芳香无比,尤其是香茅草烤罗非鱼,直吃得满嘴生香。于我这样一个从不吃淡水鱼的人,竟也大赞其味。 8OYw72&  
8OYw72&  
  风卷残云般消灭了桌上美食后,我决定今后来昆明,什么也不干,只为美食。 8OYw72&  
8OYw72&  
  临走的那一刻,突然感到了昆明的好,舌尖上的昆明,让人充满幸福。我想,这也是昆明人倦恋故乡的一大原因吧。
8OYw72&  
8OYw72&  
翠湖的光阴
8OYw72&  
8OYw72&  
        翠湖位于昆明市中心,面积21.6公顷,水面占15公顷,是昆明人休憩、游玩的重要场所,也是外人了解昆明人日常生活的绝佳去处。 8OYw72&  
8OYw72&  
      翠湖人文气息浓郁,沿湖有云南大学、云南陆军讲武堂等人文景点。昆明人很自豪他们的翠湖,说来昆明不去金马碧鸡坊与翠湖边的陆军讲武堂等于枉来。我也以为然,于是我们去云南陆军讲武堂。沿湖而行时,看到与翠湖正对的云南大学内绿树成荫,幽雅至极,“云南大学”四个字灵动又有气势,不由想起当年云大校长熊庆来先生挥毫写下的:“太华巍巍,拔海千寻;卓哉吾校,其与同高深。滇池淼淼,万山为襟……”感觉其高远磅礴的意境很是切合云大的环境。 8OYw72&  
8OYw72&  
      陆军讲武堂位于翠湖北面,地方不大,是座历经百年风雨的老四合院,明黄的外墙在阳光下很炫目。我慢慢逛着,午后的阳光有些热辣,院子里很安静。光阴实在是神奇,如果没有“云南陆军讲武学校”这几个字,谁会想到,这个普通的院子曾经是中国将军的摇篮?谁能想到这里的教官李根源、顾品珍、唐继尧、李烈钧、张开儒、罗佩金、刘存厚、赵又新、杨杰都是有实战经验的上将?谁能想到这里走出了两位元帅、二十余位上将、数百名将?朱德、叶剑英、朱培德、金汉鼎、范石生、胡瑛、盛世才、龙云、卢汉等元帅与上将,还有后来成为越南国防部部长兼越南人民军总司令的武元甲、朝鲜人民军总司令崔庸键都是它的学生;以讲武堂学生为骨干的滇军一直是支精锐之师,在护国战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想想吧,谁还能找出比它更牛的四合院啊!这样安静的午后,想起曾经看过的一首讲武堂校歌:“风云滚滚,感觉他黄狮一梦醒。同胞四万万,互相奋起作长城。神州大陆奇男子,携手去从军。但凭团结力,旋转新乾坤。哪怕它欧风美雨,来势颇凶狠。练成铁臂担重任,壮哉,中国民!壮哉,中国民!”竟也有些慷慨激昂了。 8OYw72&  
8OYw72&  
   翠湖公园是俄罗斯红嘴鸥的越冬地,每年冬天会有成千上万只海鸥翻飞其间,与人同乐。今日没有红嘴鸥,但是园内杨柳依依,拂面的清风很是舒爽;水面的荷叶已枯,绿色的湖面上不时有游人划着小船经过;湖畔的长椅上坐着对对男女,从花样年华至年逾古稀,他们相互依偎,轻言细语。漫步其间的我被他们的悠闲与甜蜜感染,于细微中感觉着昆明人的幸福。 8OYw72&  
8OYw72&  
      些许陶醉的我突然被一阵清亮如天使般的歌声吸引,循声而去,在一回廊下看见一对买艺的老年盲人夫妇,拿着话筒的老妇人不间歇地唱着当地的昆剧,并不在乎是否有人给钱,顾自沉浸于歌声里,认真地唱着。我听不懂内容,却很震撼老妇人银玲般的嗓音,久久不愿离去。 8OYw72&  
8OYw72&  
       翠湖的光阴,闲适、温润、柔软,仿佛昆明如春的四季。老妇人清透嘹亮的歌声,成了我对翠湖最美的记忆。
  8OYw72&  
   8OYw72&  
8OYw72&  
  离开昆明前,导游阿琴声情并茂地讲述了云南重彩画派泰斗丁绍光先生遗失在西双版纳的一段恋情,一个等待了四十年的故事,从如花岁月直至风烛残年,听得我们泪水涟涟,鸦雀无声。车上的阿黑哥们立时提出质疑,而我们这些阿诗玛们却宁信其有,这也许是男女间的最大区别。男人很少留恋曾经的拥有,一旦走开,也就是“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潇洒;而女人,为着一个诺言、一段曾经的感情,往往有着“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坚贞,让光阴在凄美的期盼中悄然而过。我看过、听过太多关于等待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无一例外是女性。至今记得那位101岁老阿婆平和淡然的目光,盼望了无数个日夜后,从一个新婚3个月的小媳妇到如今的白发苍苍,终于等来了丈夫早在七十多年前就已阵亡的消息。没有悲伤,没有怨恨,她说她早料到,只想等待丈夫的确切消息,现在等到了,她也安心了。还有腾冲和顺乡的那个老婆婆,只因当年马帮首领一句“等我三个月,我回来娶你”,只因那短暂的美好,便遥望了六十年,至今还是日日坐在屋檐下,遥望远方的双眼迷离而空洞,偶尔会问别人:“你说,他会回来吗?” 8OYw72&  
8OYw72&  
  深秋的滇西北,具备一切让人想入非非的浪漫元素:满目的鲜花、热烈的红土、玄色的雪山、变幻的云彩、黛色的云杉、金黄的白桦与火红的桦楸、山上一丛丛艳红的狼毒花,还有绚烂的衣装、迥异的风情、不尽的情歌。行走其间,缥缈如风,恍惚已是画中人。 8OYw72&  
8OYw72&  
  恋恋不舍的我,已踏上飞机的弦梯,回眸夜色中的昆明,且以一首很早以前听过的摩梭情歌作结: 8OYw72&  
8OYw72&  
  小阿妹,小阿妹,隔山隔水来相会,素不相识初见面,只怕白鹤笑猪黑。阿妹阿妹,玛米达。 8OYw72&  
8OYw72&  
  小阿哥,小阿哥,有缘千里来相会。河水湖水都是水,冷水烧茶慢慢热。阿哥阿哥,玛米达。 8OYw72&  
8OYw72&  
  情妹妹,情妹妹,满山金菊你最美。你是明月当空照,我是星星紧相随。阿妹阿妹,玛米达。 8OYw72&  
8OYw72&  
  情哥哥,情哥哥,人心更比金子贵。只要情谊深如海,黄鸭也会成双对。阿哥阿哥,玛米达。
[ 此帖被柠檬在2009-11-13 08:44重新编辑 ]
1条评分
卢少 好评度 +5 优秀文章 2009-11-02
离线烟儿如梦

发帖
5083
蜂蜜
22764
威望
17
宣传贡献值
3
交易币
0
好评度
274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9-11-02
跟着柠檬转了一圈云南,也从中长了不少见识呢。
握一捧流沙,在岁月的缝隙,流泻生命的微光。
离线秋绪

发帖
24406
蜂蜜
223945
威望
220
宣传贡献值
578
交易币
0
好评度
3060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9-11-02
柠檬的游记,蕴含着历史文化知识,是我爱读的。 8OYw72&  
8OYw72&  
云南,是我早就心仪之地,希望能够早日成行。今日有幸读此贴,倍觉必须一行。 8OYw72&  
8OYw72&  
文中“阁罗风一恕之下攻占了姚州37部”中之“恕”,想必是“怒”之键误,楼主今后成书出版前,请作个订正。
看贴是学习,跟贴是友谊。朋友,你跟贴了吗?
我的个人主页:http://www.hycs.zj.cn/bbs/u.php?uid=2
离线柠檬

发帖
123
蜂蜜
8088
威望
48
宣传贡献值
14
交易币
0
好评度
136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9-11-03
引用第3楼秋绪于2009-11-02 23:23发表的  :
文中“阁罗风一恕之下攻占了姚州37部”中之“恕”,想必是“怒”之键误,楼主今后成书出版前,请作个订正。 8OYw72&  
8OYw72&  
8OYw72&  
已改,谢谢秋绪!
离线溪畔青篱

发帖
2069
蜂蜜
20015
威望
38
宣传贡献值
169
交易币
0
好评度
183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9-11-06
好一篇淡淡云南,深深记忆,我已经沉醉……

http://blog.sina.com.cn/lyjx 溪畔青篱的博客
http://www.fming.net/blog/index.php?uid=2381
离线溪畔青篱

发帖
2069
蜂蜜
20015
威望
38
宣传贡献值
169
交易币
0
好评度
183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9-11-06
此贴精华!

http://blog.sina.com.cn/lyjx 溪畔青篱的博客
http://www.fming.net/blog/index.php?uid=2381
快速回复
限400 字节
摄影、文学原创与慈善公益信息平台——蜂鸣网欢迎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