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国家的未来。一代一代无可否认。在高科技发达的今天,大到网络媒体,书刊,报纸, 小到朋友之间,邻里之间,同事之间,也不管是大家庭,或小家庭在谈论的话题中没少谈到。 漫漫历史长河有关孩子教育的问题历来都是被放到重要地位。在独生子女比较普遍的今天,其重视程度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孩子的教育,时时讲,天天讲,凡是为人父母的在谈话中,谈到涉及孩子话题更是津津乐道。每个人都有望子成龙之心,说起学习,这个亘古不变的话题更是恨不能让孩子从娘肚子里就开始学点什么。
当下有这样一些人,为数不多,但影响还不小。孩子学习成绩上有差距,就耿耿于怀,不管孩子是不是能承受,就一味的在人前羞辱,谩骂。有时候把一些打扫卫生啊,挖垃圾啊,种地的人扁的一文不值,苦口婆心,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在平时的生活中一提起孩子就愁眉苦脸,怨声不断,把对孩子的不满,迁怒老师,迁怒于与孩子有关的一些人,以至于闹的家庭不和,邻里不慕。但对孩子的行为方面却很少重视,甚至不让别人提,忽视孩子的良好教育不说,还对孩子表现出的一点爱心加以轻视,再别说是以身作则来让孩子有良好的行为表现了。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懂礼貌,行为检点,谦让,随和也就是看过,慕过倒不以为然。甚至对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听之任之,有时候还起到鼓励作用。一旦孩子在家里或人前的表现有辱自己颜面时,却责之,斥之,以至于拳脚相加之,把责任全部归咎给孩子,这么不好,那么不好,总之什么都不满意,让孩子无所适从。
孩子有了错,都是孩子的关系吗?我们为人父母的就没有一点责任吗?谁从自己的身上找过毛病?
今天去市场买菜,目睹了,并参与了发生在市场里的一件很小,但却让我有很多想法的小事,现在让我把这事写出来贴在网上让大家来说说看法,到底谁之错。
市场经过改造,路面整洁,街道宽敞,在市场上正走着,就听从脚地下传来“哐啷”一声,低头一瞧,一个大大的,还在外流着奶汁的奶油冰激凌盒子被人丢弃在干净的路面上,让人看着很不舒服,一看站在前面的是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胖胖的身子,黝黑的皮肤,身穿吊带黑裙,搭到肩头的卷发,猛看还正是漂亮,丢了以后也许是自己感觉不好意思吧,嘴角还粘着奶渍顾不得擦,却四下看着人。我一般很厌恶这种行为,就皱了一下眉轻声说:“怎么不丢在垃圾桶里?”她见我说她,抬头看看我,也没说什么就紧跑几步跟上前面一个年纪约三十左右的妇人,我想她大概是去告状了,那肯定是她妈妈,我还做好了理论的心理准备。但孩子抓到她手时,却没看到我所想的结果,她也没看后面就把一小卷纸给了女孩,女孩轻轻擦了一下嘴,把那卷纸往妇人手里塞,只看见那妇人摆摆手,指了指路边,小女孩可是有灵性,抬起手就把那块揉的皱皱巴巴的纸团丢弃在人家店铺门前,随后还自豪的回头斜瞟了我一眼。眼神里有一种轻视,还有一种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