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飞虱(本地叫草飞虱)属同翅目、飞虱科。我国为害水稻的飞虱主要有三种: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ål、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ath)、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én
其中以褐飞虱发生和为害最重,白背飞虱次之。70年代以来,由于栽培制度的变更,高产耐肥品种尤其是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以及氮肥和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稻飞虱的为害逐年加重,1987、1991、1997年曾连续多次大爆发,造成极大损失,至70年代末已成为亚洲水稻产区的头号害虫。
稻飞虱分布很广,全国各稻区都有发生,三种飞虱由于食性及对温度的要求和适应性的不同,在地理分布和各稻区的发生为害情况也有所不同。褐飞虱为南方性种类,在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发生为害较重,云、贵、川、渝四省区则主要分布在1 700米以下稻区。白背飞虱分布较褐飞虱广,但仍以长江流域为主,北方稻区亦偶尔猖獗为害。灰飞虱属广跨偏北种类,几乎全国各地都有分布,但以华东、华中、华北、西南等地发生为害较重,华南稻区发生较少。
该片中的飞虱是白背飞虱。片中这部分叶片上大概就集聚了几十只飞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