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486阅读
  • 1回复

看看我们的孩子多厉害——令人惊异的新生儿本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波心
 

发帖
737
蜂蜜
20059
威望
1
宣传贡献值
17
交易币
0
好评度
104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9-01-20
        人刚一生下就具备73种潜能。新生儿不仅具有惊人的感知、运动能力,而且还具有注意、记忆、学习能力和社交行为。例如,出生8小时后,婴儿就会模仿成人吐舌头;婴儿出生时便有颜色视觉,4个月时接近成人水平,24个月时能正确认识和说出15种颜色。
  
    0—3个月的婴儿共存在73种无条件反射,像爬行反射、行走反射、游泳反射等。这些都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然而,绝大多数婴儿的潜能并未受到家长的重视,因得不到适当的练习而在3至4个月后消失。无数个孩子为此失去了成为天才的机会。

    新生儿的反射活动

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活动多达73种(R.S.Illngwoth,1987),这些无条件反射活动可分为两类:生存反射和原始反射。生存反射包括吮吸反射、吞咽反射、觅食反射、呼吸反射、眨眼反射、瞳孔反射。原始反射包括巴宾斯基反射、抓握反射、摩罗反射、游泳反射、走步反射、强直的颈反射。
        
游泳反射:把婴儿放入水中,双臂和双腿作自主运动,能漂浮片刻,面部在水中能自主地屏住呼吸片刻。(出生时出现,4-6个月消失)
        
走步反射:将婴儿直立住抱住,使其双脚接触平面,婴儿能像走路一样迈步(出生时出现,2个月内消失)。
          
强直的颈反射:又称“击剑反射”是指当新生儿的头转向一侧时,伸出所转向的那一侧的胳膊,并弯曲另一只胳膊,犹如击剑。(胚胎28周出现,出生2-3个月消失)有人认为婴儿经常喜欢伸出的那只手有可能就是他的优势手,这也是婴儿吃奶的最佳次势。
  
    上述反射在新生儿时期出现,几个月内消失,它们受脑的低级中枢控制,随着大脑皮质高级中枢发展,并开始控制婴儿的活动,这类原始反射即不再出现。原始反射的存在仍可起到检测神经系统低级中枢及传递功能是否正常的作用。如果这些反射末及时出现,则需作神经学检查和多种先天性疾病的检查。如果这些反射持续存在的时间过久,则需考虑作脑高级中枢是否及时获得发育的神经学检查。
目前有些国家,有不少人利用婴儿的先天性游泳反射和行走反射,训练婴儿的游泳和提早行走,已有一定成效。
新生儿的复杂动作

    近年来不少研究者发现,新生儿除了反射活动以外还有一些复杂的动作,即躲避动作、够物动作和同步模仿等。
          
躲避动作:新生儿对迎面而来的物体或影像产生躲避行为如缩头、后仰、侧身或眨眼等。
          
够物动作:当视线触及某一物体或影像时产和影像产生朝向该物体的够取动作。这种物动作并不能导致成功地取得物体,他们尚不能根据手的动作的任何反馈信息来调整自已的动作,实际上是一种前够物行为,也称为“视觉诱发够物行为”与婴儿3-4个月后由视觉指导的和依靠动作反馈协调视觉指导够物行为是有区别的。
          
同步模仿动作:新生儿对成人的伸舌动作有同步反应的倾向,1个月婴儿能模仿成人的面部的表情。对于伸舌动作,有人认为它不能被称作模仿行为,而只能视作一种本能的同步反应。
  
    上述几种看来是偶然的、自发的、短暂而突然即逝的动作,虽然与前述原始反射有所不同,它们似乎是针对某种对象发生的动作反应,但仍然带有很大程度的生物学性质。然而婴儿运动能力的发展却是以这些“不明确”的行为的发展为基础。
新生儿出生后有觅食、吸允、伸舌、右咽及拥抱等反射。给新生儿照射光可引起眼的反射。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其奈风流端整外,更别有动人心处。
                                     ~!~
离线波心

发帖
737
蜂蜜
20059
威望
1
宣传贡献值
17
交易币
0
好评度
104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9-01-20
详解32种婴儿反射反应
1 呼吸反射
[特征] 持续性吸气与呼气。  
[存在期] 怀孕20周的胎儿会有不规则呼吸节律,每分钟30~100次,且会有呼吸暂停期;怀孕6个月后,胎儿呼吸动作变得连续且持续;出生时,健康婴儿会有稳定的呼吸节律,尤其是睡眠时;出生第1个月会与哭泣协调;第3个月转变到与非哭声的发声协调。  

2 听觉眨眼反射      又名耳蜗眼睑反射
[特征] 两眼对尖锐的声音有眨眼反应。  
[动作显示意义] 若婴儿对尖锐的声音无反应或反应微弱,则家长应注意婴儿是否听力减退或耳聋。
[存在期] 5~6周左右,婴儿可看到随物体而动的眼球协调运动。  

3 追踪反射
[特征] 婴儿的眼睛会随着物体移动。

4 视觉颈部反射
[特征] 当婴儿的眼前闪过一道亮光时,他会扭转颈部,显得要尽力避开亮光。

5 瞳孔反射
[眼部功能解析] 瞳孔大小随光照强度而变化的反应是一种神经反射,称为瞳孔对光反射。瞳孔的大小可以控制进入眼内的光量。该反射的感受器为视网膜,传入神经为视神经,中枢为中脑的顶盖前区,效应器是虹膜。虹膜由两种平滑肌纤维构成,散瞳肌受交感神经支配,缩瞳肌受动眼神经中付交感纤维支配。瞳孔对光反应的特点是效应的双侧性,受光照一侧瞳孔缩小称为直接对光反射,未受光照的另一侧眼瞳孔缩小称为互感性对光反射。  
[特征] 瞳孔会对明亮光线收缩,周围环境黑暗时则放松。  
[动作显示意义] 如果婴儿3个月时,眼球还不能会收缩,应怀疑是否有智能缺陷、与视觉减弱或丧失。  

6 眨眼反射
[特征] 婴儿对强光会有闭眼反应。
[动作显示意义] 在新生儿醒着的时候,突然有强光照射,他会迅速地闭眼;当婴儿睡觉时,如有强光照射,他会把眼闭得更紧。这样的表现出生即有。到孩子长到6~9周时,你把一个东西迅速移到他眼前,他也会眨眼。这种反射将持续终生,其作用是保护婴儿免受强光刺激。
若婴儿对强光无反应或反应微弱,则怀疑为眼盲,家长最好带去医院做相应的检查。  
[存在期] 婴儿在2~4 周左右,可以注视一件物体。

7 览食反射       又名寻乳反射  
[出现时间] 0~3个月
[特征] 婴儿转头至受刺激侧,并张口寻找乳头。
将婴儿头部置中,手放在前胸,以食指轻压口周围皮肤,分别触在口角及上下唇的中央位置,婴儿会张口并转头至刺激侧,上唇受刺激时头部会后仰,刺激下唇时下巴会垂下。  
[动作显示意义] 寻乳反射是婴儿出生后为获得食物、能量、养分而必定会出现的求生需求。当有物体碰触到他的嘴角,婴儿会试图寻找到物体来源并做吸吮的动作。婴儿的学习能力在妈妈肚子里时便已开始。因此,当婴儿长大到3~4个月之后,会学习、认知到肚子饿时,若用哭来表现就会有人来喂奶,于是慢慢改以行为表现来表达需求,因此寻乳反射也将慢慢消失。  
[消失时间] 3~4个月会慢慢消失。  

8 吸吮反射
[出现时间] 0~3个月  
[特征] 把东西放到婴儿口中会吸吮。6周之后呼吸、吸吮与吞咽反射三者相互协调,喂食将变得更有效率。  
[动作显示意义] 初生婴儿的咀嚼功能尚未完全,只能通过吸吮动作来摄取母奶或配方奶,因此将如棉花棒或手指头等物体放进婴儿嘴巴里时,婴儿便会自然地出现吸吮的动作。
吸吮反射与寻乳反射为配套的反射反应,一定要能寻乳后且有吸吮的动作,才能真正达到喝奶与补充营养的效果。否则,奶瓶或乳头放到婴儿嘴巴里了,但婴儿却无法有吸吮的动作。由此可见,婴儿无法以吸吮的方式获得食物,除了神经发展可能有问题外,婴儿的吸收营养的方式与量也将出现障碍。  
[消失时间] 3个月后会开始慢慢消失。  

9 吞咽反射
[特征] 吞咽。  
[存在期] 6周之后呼吸、吸吮与吞咽反射三者相互协调,喂食变得更有效率。

10 呕吐反射
[特征] 轻押婴儿舌根,会作呕。

11 头后缩反射
[特征] 因张开的上唇使鼻孔闭起,引发突然的头后缩反射以利呼吸。  
[动作显示意义] 与喂食有关,但是新生儿并未协调,所以当新生儿找到奶头(寻乳反射),将奶头含入口中会开始吸吮(吸吮反射)、吞咽(吞咽反射),但是因张开上唇会使鼻孔闭起,故会引发突然的头后缩反射以利呼吸。  

12 第十二对脑神经    又名舌下神经反射  
[特征] 以手指捏着婴儿的鼻孔,会引发张口和舌尖上挑的反射动作。  

13 肛门反射
[特征] 婴儿平躺,将下肢高举伸直,以小针在会阴区划过,肛门外括约肌会收缩。若无反射,则为脊髓病变。

14 掌抓握反射      又名达尔文反射
[出现时间] 0~3个月  
[特征] 轻触婴儿手掌,婴儿即紧握拳头,将食指放在新生儿掌心,婴儿会立刻抓紧检查者手指,检查者可借此将婴儿提升在空中停留几秒钟。
[动作显示意义] 这是灵长目种系发生的遗传,此反射反应刚出生的小畜会抓紧母畜毛发而避免摔落的本能。这个反射性动作等到婴儿再大一些就会慢慢消失。婴儿长大后便可分辨要写字了就将笔握紧,不写了就将笔放下,经由认知学习的过程中了解手掌与脚掌握、抓的运用。
若是超过4个月还有此反射,可能神经病变。此外,婴儿在第1个月会常紧握拳头,但如超过两个月仍持续握拳,则表示有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消失时间] 4~6个月之间会渐渐消失,婴儿并开始学习抓、握、捏等精细动作的运用。  

15 蜷缩反射
[出现时间] 出生时体重超过1800克的新生儿均有此反射。  
[特征] 当婴儿的脚背触及桌面边缘时,会将其腿抬到桌面上,做出类似小猫的倦缩动作。  
[消失时间] 出生后6~8周消失。

16 旋转反射
[特征] 两手抓住婴儿腋下,以臂膀平举向着检查者,然后将他转到一侧与 另一侧。头部会随着旋转的方向转动,若你用拇指限制头部活动,其眼球会转至旋转的那一侧。  
[动作显示意义] 若发现头部与眼球均不转动表示有前庭功能不良,早期发现斜视也可使用此方法侦测出来。  
[消失时间] 消失的时间不一定。

17 巴宾斯基反射
[出现时间] 最早可在4~6个月的新生儿身上看到
[特征] 当用火柴棍或大头针等物的钝端,由脚跟向前轻划新生儿足底外侧缘时,他的拇扯会缓缓地上跷,其余各趾呈扇形张开,然后再蜷曲起来。  
[动作显示意义] 此反射是因中枢神经通路(锥体束及大脑皮层)还不成熟而引起的。婴儿2岁后出现与成人相同的足庶反射,若再出现此反射,一般是锥体束受损害的表现。若无反射,则可能为神经病变。  
[消失时间] 该反射约在6~18个月逐渐消失,但在睡眠或昏迷中仍可出现。

18 手指反应反射
[特征] 轻敲手的尺骨侧与第五小指会产生拇指与其它手指的伸展。  
[动作显示意义] 同掌抓握反射。  

19 嘴角反射
[出现时间] 0~4个月  
[特征] 类似寻乳反射。以手指头轻点的传导刺激方式轻轻地碰触婴儿嘴角,婴儿为了寻找刺激点来源会转动头部,或是嘴角撇向刺激源,展现求生本能。医生也可从旁观察婴儿在接受刺激后其传导路径是否正确。  
[消失时间] 约3~4个月后便会开始慢慢消失。

20 莫罗反射       又名惊跳反射
[出现时间] 0~3个月  
[特征] 这是一种全身动作,在婴儿仰躺着的时候看得最清楚。
突如其来的刺激,如枪声或其他较响声音的突然出现,或者把婴儿放进小床里等,都会引起惊跳反射。出现惊跳反射时,婴儿会因受到惊吓且感到后方突然无依靠,造成类似将身体向外展开后又迅速往内缩放,尤其婴儿的双手会最为明显的出现先张开,后缩回的姿态的改变,而呈现拥抱状。  
[动作显示意义] 这是婴儿对外界刺激所作的反应,目的在于观察婴儿神经传导路径到脊髓的原始反射以及两只手的功能是否正常。因为有些婴儿可能会有臂神经丛麻痹,使得反射反应只出现单边。 此反射超过4个月还有则婴儿可能神经病变;超过6个月还有则肯定有神经病变;若有上肢不对称反应则可能为半身轻瘫、臂神经丛损伤、锁骨或肱骨骨折;若下肢反应消失则疑为脊髓下段损伤与先天性髋关节脱臼。
[消失时间] 3~5个月时消失。  

21 帕氏反射
[特征] 用一只手扶住婴儿成悬吊式俯卧姿势,另一手拇指由荐骨沿整条脊柱用力画向头部,婴儿头部和脊椎伸展,膝部弯曲到前胸,哭叫与排空膀胱。
[动作显示意义] 如无反射,可能是重大脑损伤、颈椎创伤、脊髓前角细胞疾病或严重肌萎缩。  
[消失时间] 3~4个月消失。  

22 缩避反射
[特征] 对于肢体疼痛刺激时会哭和退缩。  
[动作显示意义] 以小针轻触婴儿手臂与腿部,注意婴儿肢体动作或脸上表情,注意有无刺激该肢体的任何动作或脸上表情变动,如果针刺过猛,婴儿会哭叫。
各项表现代表的意义:
★ 婴儿会哭叫无退缩:运动麻痹或感觉麻木;
★ 面部表情改变或哭但无退缩:运动麻痹性较大;
★ 有避缩但无表情改变或哭:脊椎病变。  
知识补充站] 强刺激 如何能刺激婴儿出生时有宏亮的哭声呢?以往会在电视剧上看到有人将刚出生的
婴儿倒着拍打,让婴儿能够哭出声,其实这并不正确!因为新生婴儿对于外界的刺激反应敏感,因此只要在婴儿出生后抚触其背部,如此轻微地肌肤碰触,对于婴儿而言就是一种强刺激,婴儿就会哭,不需要到将婴儿倒置且拍打的地步。 另外,早产、住在加护病房内、呼吸窘迫或是有先天性疾病的婴儿虽然也能够做新生儿反射反应的检测,但因为早产婴儿脑部的发育尚未完全,如果一不小心很容易造成婴儿颅内出血的情形,因此建议仍需等到婴儿状况较为稳定时再开始进行,会比较安全。

23 身躯弯曲反射
[出现时间] 0~2个月  
[特征] 平抓婴儿使之俯卧在检查者的手上,用手在婴儿背部中线外一厘米处的脊柱旁线,由肩部延伸至臀部滑动刺激,婴儿躯干会弯向刺激一侧,肩部与骨盆向同一方向移动。  
[动作显示意义] 这项检测是以强刺激的方式给予婴儿刺激并由此观察刺激传导到神经、外围神经以及肌肉张力的情况如何等,以检视婴儿的活动力以及感觉传导的发展。也因为新生婴儿对于外界刺激反应较敏感,所以在刚出生时就能进行这项检测。如果是早产或缺氧婴儿,则有可能会出现其神经传导与肌肉张力的表现较不明显的情形。正常而言,这项反射反应会随着年龄越大,反应也将越不明显。 此外,若有横断性脊髓损伤,可以检查有无这种反射存在。在横断性脊髓病灶或损伤时,反射消失。  
[消失时间] 2个月~1岁之间会开始慢慢消失。  

24 行下步反射      又名踏步反射,即称迈步反射
[特征] 当婴儿被竖着抱起,把他的脚放在平面上时,他会做出迈步的动作。  
[动作显示意义] 从婴儿背后将手放在婴儿手臂下方,并以拇指扶住其头部背侧,使婴儿直立后,以其足部接触地面,小心不可使其足部向足底弯曲,婴儿的反应为髋与膝关节弯曲和受刺激的脚踩住地面。当轻缓地移动婴儿向前走时,以其一脚置于地面,另一脚会举步向前,产生了几个一连串步伐交换的运动。早产儿也有此反射,但他们往往是脚尖着床,与足月儿用整个脚或脚跟着床的步行动作不同。当有轻瘫与臀位生产的新生儿,不会有此等反应。
若婴儿在8个月以后仍有些反射,则可能有脑性疾患。  
[消失时间] 这一反射在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即出现,6~10周时消失。  

25 拥抱反射
[特征] 用一只手托起新生儿的颈和背部,另一只手托起头的枕部,然后突然将托起枕部的手下移4~5厘米(手不离开枕部),使新生儿的头及颈部向后倾10°~15°。正常婴儿会出现两上肢外展、伸直,手指张开,然后上肢屈曲回缩呈拥抱状态。
[消失时间] 消失时间是3~6个月。  

26 巴面金反射
[特征] 当婴儿的一只或两只手掌受压时,他会转头张嘴,手掌上的压力一放松,他可能会打呵欠。俯卧位时婴儿会自动把头抬起或后仰,然后把脸扭向一边。  

27 强直性颈部反射    又名不对称颈紧张反射
[出现时间] 最早在28周时的胎儿身上发现  
[特征] 当婴儿仰躺着的时候,将他的头会转向一侧,保持婴儿下颔位于肩部上方,婴儿会伸出脸朝向一侧的手臂和腿,弯曲另一边的手臂和腿(他喜欢的那一边似乎可预示他以后的习惯用手) 。  
[动作显示意义] 这种反射,在出生后的数周内,能阻止新生儿由仰卧滚向俯卧或由俯卧滚向仰卧。正常情况下,并不能每一次均能引发这种反应。若每次操作均能引发反射,不论婴儿年龄都应考虑为异常反应。若出生3个月后继续存在,则为脑性病变。
[消失时间] 在出生后3个月左右消失。

28 对称的强直性颈部反射
[特征] 将低着的婴儿头伸直抬起时,可见到手臂伸直、双腿弯曲的现象,而使其低头屈颈时,动作则相反。  
[动作显示意义] 一般到婴儿练习爬行时,此反射即消失。若继续存在,则为脑性疾患,婴儿不能爬行。

29 游泳反射       又名潜水反射  
[特征] 把不满6个月婴儿俯卧放在水里,他会表现出协调很好的不随意游泳动作。在水中,他肺部的管道会自动关闭,张嘴,睁眼睛,用手和脚来游动。  
[消失时间] 满6个月以后,如果再这样把婴儿放在水里,他就会挣扎活动;直到8个月以后,婴儿才拥有有意识的游泳动作。

30 不对称强直性颈反射
[出现时间] 0~5个月  
[特征] 让婴儿平躺着,由专业医生稍微转动改变其头颈部位置,婴儿一边的手会缩起来,对侧的手则会伸展拉直,呈现拉弓或击剑状。  
[动作显示意义] 控制平衡的半规管以及淋巴的流动等原因都会促使姿态的改变,这是测试传导路径的完整性。这项反射反应并不一定会出现,但是婴儿若到了5~6个月之后,该反射反应仍持续存在,显见是有问题的,若持续存在可能是因为婴儿的脑部或是发展方面有异常状况,而婴儿也会因为转头,但身体呈现拉弓状而无法成功翻身。  
[消失时间] 约5~6个月之间会消失。  
[知识补充站] 神经系统如同天平一般是一种平衡的状态,正向刺激会有正向刺激的神经控制,负向刺激也会有负向刺激的抑制神经控制,上述提及的原始反射其抑制的神经源尚未发育完全,因此多为正向刺激。往后经过认知学习,抑制神经源也将渐渐发育完全,身体也将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但并非正向刺激神经原消失,而是抑制神经原系统发育渐趋完整,原始反射便会慢慢消失。 但如果是缺氧,或本身神经学异常的婴儿,其抑制神经源就会被破坏掉,或是讯息无法传递,因此原始反射又会表现出来。假如婴儿的原始反射在1岁之后又再次出现,则表示可能婴儿的神经传导可能出现问题,应赶紧就医,让医生检查诊断。

31 降落伞反应反射
[出现时间] 9个月后才会开始出现  
[特征] 为一种保护性反射。检测方式有数种,其中一种为抱着婴儿,让他感觉到突然往下坠的感觉,婴儿的双手便会对称地突然张开;或是让婴儿坐在床上,轻轻侧推他一下,婴儿会因为身体往旁边倾斜而
伸手扶着床。  
[动作显示意义] 测试婴儿神经中枢与外围以及婴儿的自我保护机制是否正常运行。  

32 Landau氏反射
[出现时间] 10个月(通常为发展最好的时间)~2岁之间  
[特征] 让婴儿呈现趴卧姿,正常的情况下婴儿的头会微微往上仰,躯干伸直,但若是突然的将婴儿的头
往下轻压,婴儿的下肢便会缩起来。  
[动作显示意义] 可测试婴儿的伸展肌肉群是否正常发展
[消失时间] 2~2.5岁之间。  
[ 此帖被波心在2009-01-20 23:40重新编辑 ]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其奈风流端整外,更别有动人心处。
                                     ~!~
快速回复
限400 字节
摄影、文学原创与慈善公益信息平台——蜂鸣网欢迎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