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652阅读
  • 3回复

家门口的旅行之二十一:鉴湖的光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柠檬
 

发帖
123
蜂蜜
8088
威望
48
宣传贡献值
14
交易币
0
好评度
13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9-01-15
鉴湖的光阴
2lo:a{}j  
2lo:a{}j  
2lo:a{}j  
2lo:a{}j  
        冬日的阳光淡淡地洒落着,坐在玻璃房中翻书的我,偶然读到戴昺的《夜过鉴湖》:“推蓬四望水连空,一片蒲帆正饱风。山际白云云际月,子规声在白云中。”山水相连,子规声声的景致,让我忆起曾匆匆走过的鉴洋湖,竟迫切地思念起来,急急唤上朋友,奔赴鉴湖。那一片湿地,一直是鸟儿喜欢的地方,听说最近还有天鹅来越冬。 2lo:a{}j  
2lo:a{}j  
2lo:a{}j  
2lo:a{}j  
      鉴洋湖也称鉴湖,位于院桥镇东的鸡笼山下,是古海湾演变而成的泻湖,距今2000余年,由上下两湖组成,古时水面2000余亩,碧波荡漾,盛产银鱼,曾是黄岩最大的内湖。西自洚洋桥入湖,东至镇锁桥出湖,全湖也是山水泾的一部分,源自太湖山。如今湖面逐渐萎缩,银鱼是不见踪影了,基本都成了一个又一个的人工鱼塘。 2lo:a{}j  
2lo:a{}j  
2lo:a{}j  
2lo:a{}j  
      朋友中有位渔痴,到了鉴湖,提着他的一整套工具,立马端坐水边开钓了。有一人坐于镇锁桥的栏杆上钓鱼,背对阳光,专心于水面,冷风阵阵似也无所谓。镇锁桥是座造型别致的石拱桥,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呈弧形,南面主桥有3孔,北面1孔,加上两边的引桥,共长135米,曲折于鉴湖之上。主桥石栏上的动物石雕基本上都是残缺不全的,引桥的两边长满青滕,岁月的久远在这里铬下深深的印痕。据说当年的镇锁桥,不仅能平息太湖山的水患,还能关住院桥的风水.阳光下,这座苍桑的老桥,清晰地映于平静如镜的水中,老桥与青滕,在水中竟润泽了许多。干枯的老桥与水中鲜活的倒影相依相偎,不由想起河蚌女与小白龙的美丽凄婉爱情,传说镇锁桥就是小白龙的化身,而河蚌女却成了恋着鉴湖的鸟儿。 2lo:a{}j  
2lo:a{}j  
2lo:a{}j  
2lo:a{}j  
      行走于高高的土埂上,有许多不知名的小鸟在树丛与草间欢叫,颇为热闹。而枯萎的苇丛里,常会因我经过的脚步惊飞白鹤与灰鹤,它们虽没有天鹅的优雅,却也轻盈敏捷,对岸偶有独自行走的鹤,并不在意我的到来,闲闲地淌水,抑或定定地看着我。村人说,在鉴湖观鸟,得选早上或傍晚,那时也会有天鹅。其实论观鸟,黄岩有两个地方非常棒:一是屿下的黄坦水库与水库下面的茭白种植园区,另一为东城的王林洋。黄坦水库的密林间憩着一群群的灰鹤,夏秋时节的露天茭白田也是白鹤们嬉戏的好地方,经常能见到它们翻飞的倩影。而东城那一个因永宁江截弯取直时形成的湖泊更是各种鸟儿生存的天堂。 2lo:a{}j  
2lo:a{}j  
2lo:a{}j  
2lo:a{}j  
      不过鉴湖却别有风味,一个又一个的鱼塘,土埂上默然的树与芦苇,鱼塘边沉静的垂钓者,都不再给人以湖的感觉。但徜徉其间,很是闲适,思绪也如断线的风筝,尽可不着边际地飘着。第一次来鉴湖,是与朋友H来拍摄镇锁桥与鉴洋湖。一路的打探找寻,穿过一大片茂密的水稻田与甘蔗林,再穿过叶片儿欣长润绿的荸荠田,发现自己身上沾满稻花粉的时候,突然就看到了传说中的镇锁桥与鉴洋湖,U形的石桥静卧着,湖水浊且浅,完全不似想象,颇失望。之前,对鉴湖的向往全来自明清黄岩县志的描述。《万历县志》载:“鉴湖,在五十六都鸡笼山下,修广二千亩许。”《光绪县志》云:“鉴洋湖,纵一里,横五里。为东南巨浸,中有沙洲芦荻。水多银鱼,长寸许,如小薤叶,色白如银,味最美。击楫中流,恍如剡中风味。”清末御史杨晨等人围湖筑堤,种桑养蚕,在上湖湖心的淤滩上修造“寄傲轩”与湖心亭,贪恋此地风光的杨晨,晚年就居此著书,与友人吟诗赋词,过着桃源生活。 2lo:a{}j  
2lo:a{}j  
2lo:a{}j  
2lo:a{}j  
      风姿难再,鉴湖依然很田园很乡野:收割后的稻田里,堆着一垛垛的稻草;甘蔗田里则埋着一行行甘蔗;荸荠田里倒伏着枯干的叶子,细密而齐整,表明荸荠收获的季节已到来,有农人正忙着挖荸荠;湖岸边的芦苇与衰草,在风中轻轻摇曳,苇丛中偶会有露出半截的小木船,小鸟的叽喳不时传来,不远处还有独自漫步的白鹤。没有工业时代的喧嚣,这里的光阴似乎永驻于农桑时代。躁动的心慢慢沉静,我听到了枯草在冬日暖阳下碎裂的噼啪声。“逝者如斯夫”的光阴,在这里却可感可触,恍惚浸润在奇妙的氛围里,宁静又舒适。 2lo:a{}j  
2lo:a{}j  
2lo:a{}j  
2lo:a{}j  
      遥望不远处黛色的鸡笼山,笼着些许雾霭,静寂而淡然。山上有座杨府庙,祭祀北宋名将杨继业及其子,建于道光年间(1844)。眼前的安然,让我无法想象杨府庙的庙会曾是院桥著名的四大庙会之一,影响波及临海、温岭、玉环、大陈、乐清、永嘉等地。自建庙至民国,每年的农历十五至二十一,鉴湖的湖岸便泊满大小船只。《路桥志略》载:“五月十八,男女成群,画船布幔,携箫鼓酒馔,往游鉴洋湖,或上鸡笼山杨府庙,祀杨业及其诸子,烧香观剧,穷日而归。” 2lo:a{}j  
2lo:a{}j  
2lo:a{}j  
2lo:a{}j  
      漫步于鉴湖,看那些静泊的小船,很容易想起一句诗:“山意闲如人意闲。”沐着冬日的斜阳,突然忆起杜范描写兰溪玉壶山的诗,没来由地相信,春天的鉴湖,也定是这般绰约:“雨过条风著柳芽,淡黄浅绿嫩如花。陂湖漾漾初侵路,蜂燕纷纷各理家。带郭园林仙苑近,送春船舫绣帘遮。芸窗倦倚河山翠,暖霭轻笼日脚斜。” 2lo:a{}j  
2lo:a{}j  
2lo:a{}j  
2lo:a{}j  
      鉴湖的光阴,随意、随性,似乎永远萦绕在前人的诗句里,闲闲的、散散的,莫名地,就迷恋了。 2lo:a{}j  
2lo:a{}j  
2lo:a{}j  
2lo:a{}j  
      莺飞草长的时节,我,期待着。
离线南竹子

发帖
615
蜂蜜
12382
威望
50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92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9-01-16
鉴湖在您的笔下很美。有如身临其境。
泥土里,
收集拼搏的语言。
憋不住,
给大地开一个眼。
冒尖了,
既虚心又委婉。
做一次总结,
继续向上伸展。
一朵绿色的云,
和太阳把理想畅谈。
离线斜阳

发帖
2080
蜂蜜
22547
威望
23
宣传贡献值
18
交易币
0
好评度
99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9-01-17
看到你笔下的湖,让人产生那种静态下的美,让人遐想。我们流连在这湖泊山水中,享受着暖暖的阳光。在当下巴以战火蔓延之时更感到和平的可贵。
开心快乐每一天.学会忘记.学会宽容
离线溪畔青篱

发帖
2069
蜂蜜
20015
威望
38
宣传贡献值
169
交易币
0
好评度
183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9-01-23
莺飞草长的时节,我,期待着。 2lo:a{}j  
看了你的描写,我的心也期待着……

http://blog.sina.com.cn/lyjx 溪畔青篱的博客
http://www.fming.net/blog/index.php?uid=2381
快速回复
限400 字节
摄影、文学原创与慈善公益信息平台——蜂鸣网欢迎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