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3年开始,全国一些地方开始了"新农保"的尝试,模式繁多`千差万别,试点的地方大多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全国许多地方没有试点,主要是比较穷.
近年来,中央财政每年对社保养老基金的补助都达数百亿元.城里的退离休人员连续几年都在增加养老金,少则每月几十元,多则一百多元,甚至几百元.而农村9亿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障问题,目前还没有考虑,中央财政资金也没有投入,地方财政绝大多数也不会考虑.即使极个别地方的农村老人有一点养老金,大多数是行政村出资办的.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我们的农村社保养老的水平不可能太高,也不需要太高.如果从低水平起步,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中央财政也是完全能够承受的.同样是中央财政,考虑城里人,也应该考虑乡里人,要改变二元结构的运行模式,城乡必须统筹考虑.
目前中国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是1.1亿.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是4140元,如果按20%的低水平起步,一年需要828元,一个月还不到70元.这每月70元的费用完全能够保障一个人的基本生活.按人均每月70元计算,全年支出924亿,中央财政承担70%_80%,地方财政承担20%_30%,就可完全解决这个问题.
表面看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实施,国家一年要有几百亿`甚至上千亿的财政负担.但从长远看,有百利而无一害.第一,促进农村的社会稳定,有些老人的悲凉的晚年生活得以改善;第二,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第三,有利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第四,有利于拉动农村销费;第五,有利于减小城乡差别,减少社会矛盾;第六,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及党的关怀和温暖.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对国家的贡献,不管是过去`现在或将来,都是无法估量的.特别是在有13亿多人的中国,怎么估量都不过分.中央对农业`农村`农民的重视程度也是有目共睹的.农村养老也是"三农"问题当中的一个极其重要问题,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重视呢?
现在正当其时,衬拉动经济之机,把1.1亿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给解决了,该是多么好的事情啊!不又是一个大得人心的良善之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