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准自己脚下的路 p>k]C:h
——写给一位刚刚踏进大学校门的年轻朋友 p>k]C:h
p>k]C:h
大学功课不同于中学,强调自我,强调理解,强调创造性思维。 p>k]C:h
p>k]C:h
强调自我:不可能依赖老师,却必须充分珍惜老师的讲授,有问题,尤其是关键性问题,一定要及时突破。稍有疑惑,就需请教老师。能否抓准疑惑点,能否简明地向老师发问并有效地得到指点,这一切都是自我能力的表现。 p>k]C:h
p>k]C:h
强调理解:知识具有系统性,连贯性。当你某一个环节有了疑惑却未加解决,处于似懂非懂状态时,就会像断了一个关键点,致使整个链条中断。这样就无法前行,以至于使自己走进迷宫。每一点的理解才会使自己一路绿灯,事半而功倍。 F[J;u/Z
F[J;u/Z
强调创造性思维:如果被动地接受知识,会使自己陷入沉重的学习负担中去。只有创造性思维才能给自己带来无穷的学习乐趣,并取得异乎寻常的学习效果。怎样才算创造性思维?这是首先需要自己去弄明白的问题。 F[J;u/Z
F[J;u/Z
关于这段话,还想补充一些内容。 F[J;u/Z
F[J;u/Z
中学生,老师几乎是在手把手地教。大学则不可能这样,也不允许这样。如果大学生还需要手把手地教的话,那么大学怎能培养出未来的人才?所以,是否具有很高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能力,不仅是区别于中学生的标志,也是划分出大学毕业之后究竟是人才还是庸才的关键。(现在好一点的中学已经在尝试改变)。 F[J;u/Z
F[J;u/Z
自我意识和自我能力首先表现在对世间万物的感悟能力和对书本内外所有知识的理解能力。感悟和理解是认识世界的前提,也是认识自己的基础。 F[J;u/Z
F[J;u/Z
感悟,关键在于敏锐。迟钝的人,常常失去机会,以至于总是与真知擦肩而过。敏锐的人则会从身边每一个,哪怕是十分细小的事物中抓住稍纵即逝的灵感。 F[J;u/Z
F[J;u/Z
理解,需要透彻。不求甚解的人,常常满足于一知半解,自以为都懂了,甚至为一点点成绩洋洋自得,其实只是似懂非懂而已。一旦遇到难点,便会束手无策,茫茫然不知所措。透彻之人,能够迅捷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讲究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从不会满足于一点之得,一孔之见,永远不会停留在已经取得的成绩上。他们知道,已懂并非全懂。因为世间万物都在不停地发展着变化着,已然并非全然。 F[J;u/Z
F[J;u/Z
创造性思维,是大学生最应该具备的素质。求学为了什么?说到底就是为了创造。整个世界都需要创造。每个人未来的生活也需要创造。懂得为了创造而学习的人,才是未来需要的人才,也才能在未来立于强手之林,才不至于使自己庸庸碌碌,虚度一生。 F[J;u/Z
F[J;u/Z
大学为学生们准备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了充足的学习资源。可是,并不是每个大学生都懂得珍惜,都善于充分利用。大学四年,转眼间就过去了。许多人甚至连图书馆的书都没有看过几本,问问学校有多少教授,也未必说得出个子丑寅卯,更不要说究竟主动向多少教授当面求教问知了。如此这般,生生浪费了大好时光大好机会,岂不可惜? F[J;u/Z
F[J;u/Z
现在的大学生与网络真有着不解之缘,其中利弊只有自己知道。真正聪明的大学生似乎应该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一味地赶时髦,讲所谓的个性,未必有益。相反,懂得坚守,懂得取舍,方才是好个性。 F[J;u/Z
F[J;u/Z
青春岁月,风华正茂,是像鸡啄米那样只图眼前享受,还是像雄鹰般翱翔于未来的天空?等到离别大学校园的时候,自然会显示出大相径庭的差别。 F[J;u/Z
F[J;u/Z
我们将以怎样的姿态告别大学时代,迎接自己未来的人生呢? F[J;u/Z
F[J;u/Z
不要管别人怎样,看准自己脚下的路。 F[J;u/Z
F[J;u/Z
(2008年11月27日3:41:07) F[J;u/Z
F[J;u/Z
F[J;u/Z
F[J;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