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375阅读
  • 1回复

蜂鸣讲坛*闲话典故--众志成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龙靖主人
 

发帖
490
蜂蜜
491994821
威望
3
宣传贡献值
50
交易币
0
好评度
3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8-11-20
众志成城 !";$Zu  
  【解 释】万众一心,像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Zu  
  【出 处】《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Zu  
   【典 故】春秋末年,周景王突然废止小钱而造大钱,搜刮百姓的财产,他把从民间搜刮来的铜铸成大钟,大臣都反对,司乐官州鸠也不能劝阻他。一年后大钟造成,拍马屁的人都说声音好听,州鸠认为要天下百姓拥护才行,告诫说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Zu  
  “众志成城”这个成语取自民间谚语,最早出现于《国语·周语下》。据载,东周的第十二代天子周景王姬贵,在他在位的第二十一年(公元前524年)和二十三年(公元前522年)时,做了两件不得民心的事情:一件是铸大钱,一件是铸大钟。大钱就是币值高的钱。景王试图以铸行大钱的方式来收缴民间的小钱。大钟即编钟。景王准备铸造两组巨型编钟,一组是无射(读yì),一组是大林。他打算把这两组编钟上下悬挂在一起配合着演奏。 !";$Zu  
  景王身边的大臣单穆公对此很担忧,极力加以劝阻。他认为铸大钱不利于流通,是“绝民用以实王府”,是对平民百姓的残酷掠夺;而铸大钟更是劳民伤财,既得不到悦耳的美的享受(钟过大耳朵承受不了),又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所以这样做将会使百姓离心,国家危险。但景王听不进去。 !";$Zu  
  司乐大夫伶州鸠也劝阻说,编钟的声律强调和谐,如果百姓怨恨,那就没有和谐了。他引用民谚“众心成城,众口铄金”来表明自己的观点:老百姓共同喜欢的东西,很少不实现的;而他们共同厌恶的东西,也很少不废灭的。但景王还是不听。三年间,既铸了大钱,也造了大钟。结果是,景王在第二年就死于心疾,周王朝也随即爆发了长达五年之久的内乱。
大龙:喝自己的酒,让别人说去吧
离线秋雪

发帖
6146
蜂蜜
25141
威望
58
宣传贡献值
16
交易币
0
好评度
384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8-11-21
学习了!
奔忙于生活的我,闲时爱在书本上找些不知名的东西,喜欢爬在格子上写些不痛不痒的文字。
快速回复
限400 字节
摄影、文学原创与慈善公益信息平台——蜂鸣网欢迎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