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4-%|+Q i
C4-%|+Q i
C4-%|+Q i
李呆大叔的《在书页之间行走》终于出版了。说“终于”,是因为李呆大叔从开始选稿、为书起名,我就已经知晓,是等了一些时日,但更是一种期待中的焦虑和兴奋。 C4-%|+Q i
C4-%|+Q i
《在书页之间行走》是一本事关读书的书,分为七辑,大多写的是李呆大叔读书所感,还有读书的生活。而让人惊喜的时,这本事关读书的书,并不艰涩难懂或者高深莫测,而是非常的亲近和易懂,以李呆大叔的话来说,他的书只要具有初中学历的人就可以读懂。 C4-%|+Q i
C4-%|+Q i
第一辑叫《谁来相九方皋》,我想像着,那些日子,李呆大叔捧着厚厚的古典文学和历史著作,眉头紧锁、冥思苦索,会时不时冒出许多的想法来,表达的欲望就如火山般爆发。每到夜深人静时笔耕不休,一篇接着一篇地冒出,还时常与我商讨一些问题和征询一些细节。他羡慕我的“视野开阔”,我敬佩他的“阅历丰富”。 C4-%|+Q i
C4-%|+Q i
可喜的是,李呆大叔面对二千多年前的文字写下的却都是很现代很生活的篇章,也许这需要一种境界,有一种可以通达的桥梁,就像我与李呆大叔有着年龄上的差距,但并不影响我们的交往和交流一样。 C4-%|+Q i
C4-%|+Q i
在这一辑里,共有10篇文章,近4万文字,《阴谋家田单》、《侠骨柔情楚霸王》、《禹领导为啥不让儿子接班》、《假如陶渊明进入桃花源》、《李斯你别无选择》……光看标题,就有让我们有阅读的兴趣和冲动。 C4-%|+Q i
C4-%|+Q i
更重要的是,李呆大叔写的这些可以划归为读书笔记的文章,不落人窠臼,不人云亦云,也不偏执和狂妄,而是经常以调侃幽默的语气,另辟蹊径表达自己的观点,别有洞天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有让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受到教益和启发,也时常让我读得忍俊不禁,开心得很。即使是面对原著中的人物,也从不挖苦、谩骂和诅咒,也是从本质上的人性上的角度去谈论,以有血有肉的人物来对待,反而李呆大叔时常在文中拿自己来开涮。 C4-%|+Q i
C4-%|+Q i
我倒愿意用一句话来归纳李呆大叔每一篇文章所表达的主旨。《一路走运的小冯同志》环境造就了人才,《阴谋家田单》即使敌对斗争该厚道时还是要厚道,《侠骨柔情楚霸王》一个可敬可亲的人物,《禹领导为啥不让儿子接班》还其事物的真相,《谁来相九方皋》关于人才标准的问题…… C4-%|+Q i
C4-%|+Q i
如果说,在第一辑里,李呆大叔是对那些古典文学、历史著作中人物的解读、认识和探究,那么,在第二辑《向东施小姐致敬》中的八篇成语故事剖析里,我更从中读到了李呆大叔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姿势,宁静,恬淡,随意。 C4-%|+Q i
C4-%|+Q i
这八篇短小精悍,却有思想容量。在这里,李呆大叔颠覆了几千来的结论,为那些蒙受冤屈的翻案。在《戴着有色眼睛看人》里,对“黔驴技穷”中那条无辜而且不幸的驴予以平凡昭雪,《各自都有生活空间》里,对“井底之蛙”表达了理解之情体恤之心,《向东施小姐致敬》更是大胆,对遭受唾弃和嘲弄的东施小姐给予道义上的支持和表达深深的敬意。而针对“安步当车”写就的《赤脚虽贫穷,但也有快乐》,更是表达一种生活本原的追求和真切向往。 C4-%|+Q i
C4-%|+Q i
我有时候想,这个李呆大叔一副傻乎乎的模样,哪里来有这么多的奇思妙想呢?我和李呆大叔的沟通更多的在网上,李呆大叔曾经与我说过,文学就在于个性,在于独特,还有作者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样写出来的作品才有生命力,还笑谈,如果有请他讲课,题目就叫《文学的视角和人生的姿态》。 C4-%|+Q i
C4-%|+Q i
除了读书随笔外,这本书中还有一部分李呆大叔是写自己读书经历的,比如,《那一刻的颤抖》、《永远的背影》、《床前的小桌》、《怀念一本书》、《远去的诗歌》、《记忆中的图书室》等等,这些都是我所没有经历过也不可能经历的,我只有惊奇的看着,也只能间接体验了,但我铭记李呆大叔这些人生印记,珍惜李呆大叔赠予我的这本《在书页之间行走》的书。 C4-%|+Q i
C4-%|+Q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