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2
-
- 注册时间2005-07-06
- 最后登录2023-12-26
- 在线时间6595小时
-
- 发帖24406
- 搜Ta的帖子
- 精华17
- 蜂蜜223945
- 威望220
- 宣传贡献值578
- 交易币0
- 好评度306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发帖
- 24406
- 蜂蜜
- 223945
- 威望
- 220
- 宣传贡献值
- 578
- 交易币
- 0
- 好评度
- 3060
|
—
本帖被 秋绪 从 『散文随笔』 移动到本区(2012-02-27)
—
 第二天早晨,我与60都被一阵电话铃声吵醒。头晚说好的,要起早拍日出,还让我们俩去叫醒住另一宾馆的那几位,可是怎么睡死了呢!这该死的手机闹铃,好象也没闹嘛!
一看手机,马上就五点了,赶快跳起来,穿衣……
“嘣——嘣——”是谁呢,这么早来敲门了。打开门,原来是若愚。他的相机头晚放在我们的房间里,即使跟着那边旅馆的朋友一起上山,也拍不了。所以,他千方百计要弄醒我们。他在我们的旅馆门外,敲门,无应答。再用手机照亮门楣,看到上面的电话号码,打通这个号码请老板给我们打电话叫早,随后老板开门放他进来。
用手抹了一把脸,挖去那迷糊着双眼的眼屎,背上摄影包提起脚架,就往外跑……
第一天,观察地形觉得妈祖庙所在的山顶,是湄州岛的最高处,所以就打定了主意,拍日出就上此山,同时可游览妈祖庙。
入住旅社时,另一个宾馆的服务员说住宿费里包含了妈祖庙景点的门票费用,而我们入住的旅馆老板娘说妈祖庙不用门票,而且从旅馆后门就可以直接上山进入。所以,我们就从庙门而进。过了庙门后,就全部是上坡道了。昨天从远处可看到,妈祖庙从山脚的山门开始,其建筑直到山顶。
眼望着天空,东方已经略呈红色,心里更是着急,不顾气喘吁吁,仍然是铆足了劲地往上赶,到得山顶已经是汗水淋漓,衣服湿透了。但心里一块石头也落了地,虽然东方的天空有一大片红,太阳仍然没有赶到我们的前头去。
先我们上山的同伴们,已经占据着山顶上一块最有利的观日地点,那块大岩石上还有一个观音菩萨的雕像。
我先在观音岩上等待日出,并拍到了几张《海上日出》,赶快退下以腾出空间,让一直在此岩后面等待着60拍,他以观音雕像为前景,拍了一张《日出》,辛苦攀登,只拍了这样一张。这时让我想起行内的一句话:大师轻易不按快门,只拣关键瞬间才出手,拍一张是一张。
太阳很快就升高了起来,我们离开这里后转到了妈祖塑像前,请一个背着摄影包疑为同行的人帮忙拍了一张合影。事后才知道这是借妈祖庙这块宝地吃饭的人,而且有好多个,他们在早晨四、五点就象我们一样地爬上山顶,在山顶妈祖塑像周围盘桓片时,如果没有人请他们照相,就开始下山回家吃饭,然后再进妈祖庙来。
从山顶下山,我们七人就分开了,大家根据自己的视觉,分头找路往下行来。我一个人从西北面进入另一个殿宇群,眼望着蓝天白云下恢宏的金黄色建筑,不禁想起了资料中介绍的妈祖事迹与历史文化来。
妈祖,原名林默,诞生于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农历三月廿三日,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农历九月初九羽化升天。据宋代史料记载,大约距今一千多年以前,地处福建莆田湄洲屿,有一位姓林的青年女子,自幼聪慧颖悟,能识天气,通医理,善舟楫,平素热心扶危济困,救助海难,受到人们的敬重。她羽化升天后,乡亲们为了纪念她,便在岛上修庙奉祀。这就是世界上第一座妈祖庙,称为妈祖祖庙。从此以后,出海的人们纷纷传说在狂风恶浪中,常见到有位红衣女子闪现在桅杆上导航,直到化险为夷。传说妈祖是一位神通广大的奇女子,治病消灾,救助海难,伏妖降魔,护国庇民,无所不能。在她短暂的一生中,留下了许多救难济世的动人事迹和美丽传说。
关于妈祖的传说从湄洲湾扩展到沿海各地,信仰的人日益增多,并得到封建朝廷的确认,死后遂被尊为海神。历代朝廷还敕封她“天妃”、“天后”、“天上圣母”等尊号。湄洲岛是妈祖的故乡,这里的妈祖庙尊称为“天后宫湄洲祖庙”。此庙创建于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即林默逝世的同年,初仅数椽;后经历代扩建,日臻雄伟。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回来奏称:“神显圣海上”,于第七次下西洋之前奉旨来到湄洲岛主持御祭,扩建庙宇。清康熙统一台湾,将军施琅奏称:“海上获神助”,又奉旨大加扩建。目前,妈祖庙已修葺 一新,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成为全世界华籍海员顶礼膜拜和海内外同胞神往的圣地。据说,全世界华侨聚居地有妈祖庙不下千座,其中台湾就有五百八十多座。每逢农历三月二十三妈祖生日和九月初九妈祖忌日,庙宇内外,人山人海,香火鼎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