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不需要想起
文:白马非马
生日,随缘楼的生日,就要到了。随缘楼一如往昔一样的安静,安静到可以听到自己并不有力的心跳。
估计依然关心随缘楼的朋友们,或多或少地对随缘楼的今日感觉痛心。是啊,随缘楼,西陆老牌情感论坛,排名曾经靠前到让我们为之骄傲(这话,怎么也有那么一点“我们祖先也阔过”的味道),如今,说是没落了,没有人愿意看到,却也不得不承认。显而易见的事实就摆在我们的眼前,承认也好,不承认也罢,都不能改变现状。
客观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西陆的改版,比如朋友们现实中变得愈加忙碌,比如曾经有人来闹坛,等等等等,我可以列举出一系列的原因。但是,列举再多,也不能抵消我本人应该承担的责任,尽管并没有人有兴趣来追究我的责任。
其实,我对论坛的兴趣并没有稍减,有时间,有精力,还是把论坛作为休闲第一选择的。而且,我的理念也一如既往,那就是开心上网,能有所提高则作为可以惊喜的收获,最重要的则是结交四海最真诚的朋友。我想,论坛待我不薄,主要也是因为,它给我带来了现实中无法获得的愉悦,让我结交到了许多生活中难以遇到的志同道合的朋友,读到了许多现在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在传统媒体上才可以读到的美好文字。比如,我虽然并不善于写散文,却曾经是《散文》杂志的忠实读者,每逢佳篇,也会如古代文人那样摇头晃脑咿咿呀呀地吟诵起来,而今,杂志已经不再订阅,但在论坛上,每每看到朋友们大作,老毛病就又会重现,以前的纤歌凝的文字、现在的新狂人散文以及一些其他朋友的大作,都曾经给我不尽的享受,并情不自禁吟诵起来,为之痴迷,为之欣喜,也为之击节再叹。
说实话,论坛离开谁都不是不可以存在,而我却发现,我至少到目前为止,还离不开论坛。但是,我还是不得不承认,除了经略能力受限之外,我在论坛上能够投入的精力也确实太少了,尤其是半年多来,校园网根本无法登录西陆,而家里孩子又面临中考,再加之单位的各种俗务有时即便很晚回家还是不能忙完,这使得我变得日益疲惫。尽管如此,只要能抽出哪怕几分钟、十几分钟的时间,我还是要进入我心爱的论坛看上一眼。论坛还在,心里就感觉踏实了许多,虽然我心知肚明,我对不起论坛,也对不起论坛的创建者们。想到,随缘楼居然在我手里变得日益凋敝,我的心确实在流血。
其实,我听到过随缘楼最忠实的朋友们对随缘楼的惋惜,我看到过一些朋友对随缘楼现状的不满,我虽愚钝,个中含义我也还能心知肚明。问题是,我确实无力回天,也很难引咎辞职(不是一定要赖在这个位置上,原因一言难尽)。其实,我也并是怕干成这个程度,走得灰头土脸,是啊,在最风光的时候金盆洗手可能是很多人认为的明智选择,然而这些确实不在我考虑范围,只要随缘楼好,只要大家能在这里开心聚首,我又有什么可以遗憾的呢?
此时此刻,随缘楼里很多朋友的名字,就出现在我的眼前,席夫人、纳兰、湘江、飘然、零距离、荷露、闲人、竹子、长松……,他们都曾经是随缘楼天空中最耀眼的明星,对了,还有随缘楼有史以来的最佳管家婆,她曾经以其纤弱的肩膀支撑这整座大厦,但终于被残酷的现实压垮了。这些人,有的确实绝迹随缘楼了,有的还不时地回来看看,而席夫人则始终在实践着她曾经的诺言。结义三兄弟、云峦、小月、稻草人则依然在竭尽所能坚守阵地,你们让我感觉更加的羞愧。心雨、阳光、慕容等朋友也仍在积极赞助随缘楼,你们让我由衷地感动。
六岁的随缘楼,虽然可以算得西陆的一个老牌论坛,但却不应该算老迈,机缘契合,焕发生机并非全无可能,这与西陆大环境当然有关,也与我们自己能否有更多的余暇息息相关。
蒸蒸日上也好,每况愈下也罢,随缘楼,毕竟还在这里,看到我这文字的朋友,你,我,她,他,我们也还在这里。楼在,我在,这也许就足够了,你们说呢?这并不是没有追求,这本身就是一种追求。
啊,随缘楼,你一直是我的心灵家园!
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