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381阅读
  • 7回复

括苍拍摄散记(写于2003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秋绪
 

发帖
24406
蜂蜜
223945
威望
220
宣传贡献值
578
交易币
0
好评度
306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5-08-17

    A  
    经摄摄介绍联系,互动色友BJ2020原来与我住同一个小区,直线距离也就二十来米吧。黄岩还有上好佳即honey1112也报名同往,我们就都搭上BJ2020的车,直驱临海张家渡,省却了许多赶车等车的麻烦。
    张家渡是临海市的一个建制镇,可能也是括苍山顶一带行政区划政府所在地。到得张家渡曙光山庄,椒江、温岭、临海等地的色友们,于10时在临海车站会合后即统一租车按时到位,正围着二张桌子开始“加油”。跟摄摄、好牙、曝光过度、60等已经熟识的朋友拉手寒喧后,60就向我推荐了当地名菜——水煮肉片,敢情这名菜确实名符其实深受大家欢迎吧,盘子汤中只剩下可怜兮兮的二片肉片了。括苍特产就着啤酒,一来二往地很快就与大家混了个大概熟,大多已在网上闻名,就更不显生了,特别是这次活动的组织者之一“水煮肉片”,虽是仰慕已久却也是初次相见,又与刚才举筷后首先入口的菜肴同名,印象就特深特好记忆了。因为本次同行并在座的有“老摄摄”季先生,是从事摄影三十多年的前辈了。因我与他年龄相仿佛,所以有的朋友意欲以长辈礼与我相称,可被我婉拒了:“我喜欢与大家以同辈相处,那样没有距离。”
    感谢网络,让我有缘与这么多年轻人认识友好相处并平等交流,我从他们身上感染青春的气息与活力。晕~~~~(看,连他们说话的口气我也学到了,嘿嘿)我可真是个自私者。感谢网络,让我能够跟上时代的潮流基本不落后,让我跟现代人缩小了差距而基本没有大的代沟。再说,在摄影技艺上,我确实是个还没入门的小学生,何敢以长居之?举目相望,虽然除了季先生外皆后生,可仍然满座皆是可为我师者矣。在几十年生涯中,我有一句口头禅“我是个伸手派”,意指自己总是从别人身上吸取长处而为我用。现在,我能做的,唯有拜各位为师,虚心学习。如此摄影活动,正是最好的机会,我怎能轻易放弃?
    摄摄为我们相互做了个简单的介绍,虽然脑子迟钝了许多,但毕竟还是记住了温岭中学的某君夫妇、台州电厂的毛毛虫(头天晚上在互动论坛看过他的跟贴,一条大大的毛毛虫头象,令我一下子就印入了心坎里)、喜欢音乐与唱歌的临海乐天photo……当桌子上已经杯盘狼籍时,水煮肉片的老婆风尘仆仆地赶到了,说是单枪匹马从椒江一路追过来的,是个漂亮的MM噢!
    饭后,水煮肉片与摄摄去安排上山的车辆,我们继续等候。走出山庄,发现天上已经在“排兵布阵”,并响起了滚滚的雷声,头上偶尔会落下一二滴水。心中不免打起鼓来:这突变的气候,可能会让我们拍摄落日和日出的计划泡了汤。
    稍候,摄摄等联系的中巴车缓缓开到山庄,随车来了摄摄的朋友,还有另二位MM,大家欢快地叫着,这次上山可有MODEL了。
    上山不久,果然下起了雨。虽然这是久旱后的甘霖,可是在这个时候出现也不是我们心里所欢迎的。到了半山不到吧,BJ2020收到摄摄的电话,要求停车等一等。不一会儿,摄摄的“青炜摄影服务机构”专车也挨了上来,冒着不大的雨点,我们下车来活动一下,趁此档口,我取出相机拍下了这唯一的途中照片,可是画面已经惨不忍睹,因为镜头被雨点淋得斑斑点点。从照片记录可知,这时是下午一点三十四分。

    未几,中巴上来了,我们又起锚往上行。
    一下子见着这么多网友,心里高兴,已经数年不甚喝酒的我,中午多喝了几杯,到了括苍山顶才清醒了过来。车停门开,外面是雾障笼罩,估计能见度不会超过三十米吧。

    下得车来,却不知所向,隐隐约约地看见一座小小的二层楼房矗立于道路右侧,大概这就是今晚我们歇脚之处了。我掏出相机,记录下了括苍山顶在公元二千零零三年七月二十六日十四时零九分的气候现状,不知猴年马月这照片可能会派上大用场卖个好价钱?嘿~~~~先收藏了再说。


    B
    我们大多是第一次来括苍山顶,既陌生又熟悉。陌生的是身处浓雾之中不知身边有何物而不知所向,不知这山顶有什么规律可循如何去适应她;熟悉的是从电视中领略过她的美,看到过其他影人对她的痴迷……
    从影人的作品、电视中所见,括苍山的特点就是她的风力发电,那一尊尊高耸入云的不停地转动着的风叶,那绚丽无比的晚霞与落日,还有那引人想往的美丽的日出,更有那令人胸襟突然开阔的似大海那样的云海……而眼前,却什么也看不见,除了跟前这几辆车子和旁边的象盒子似的旅馆。这“盒子”,让人联想起小说中描写过的,建在荒凉无人位于公路旁的汽车旅馆。
    山顶的气候果然骤冷。随着几个大块头后生稀里糊涂里跟进了括苍山风电场,他们分成三人一组干上了半篮篮球,三个MM在边上自谓啦啦队。我和60绕场内唯一的建筑一圈,踩着满地的积水(看来刚才那场雨下得不算太小),缩起身子踏着原路进了那个“盒子”,毕竟“盒子”内温度稍高些,发抖的身躯顿时安静了下来。
    这旅馆,呈四方形。从屋基的概念看,应该是两间吧,当然也是以中间楼梯为界分为前间与后间的。楼下前间一前厅,隔壁是老板与老板娘的卧室,后间则是厨房加一客户。楼上共隔为五间客房,每间安置2到4张床铺不等,总共可能也可住20多人吧。
    老板娘正在煎着荷包蛋,她说今晚有26个人来拍照要食宿,大概就是你们吧!在闲聊中,我们还得知了此处的海拔高度是1266米,最高处在铁浪筛,海拔是1382米。
    我与60、指环同住了后半边的一个三人房,斜靠着枕头眯上眼暂作小憩。想着今天这落日是拍不成了,这样的天气,不可能来个突变让我们遂意的,现在连这山上有些什么都看不见,身在山顶却楞是不知自己已经真正地处于仙境,那雾障顿使我们都好象成了瞎子。正朦胧间,忽听外面一声尖叫,我们立刻弹跳起身,冲向南面房间的窗口外望,在我们脚下,群山逶迤、好似波涛翻滚的云海骤然呈现在眼前。
    心胸豁然开朗的我们,立即抓起相机和三脚架冲出屋外,向东南方向跑去。只见前方山岭上三三两两地散布着风车,确是一大景观,与电视上图片上的没有二致,现在它们就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转身北望,是主峰米筛浪,峰下三三两两地排列着一些风车与电线铁塔,南北方向是一片简易棚,一直没去打听是派什么用场,根据第二天早晨山上发现的牛群分析,可能那就是牛棚吧。牛棚下方是括苍山风电场的建筑,风电场出来没多少路就是我们所住的“盒子”了。东面、南面是比我们所处海拔抵许多的高低错落有致的群山,连绵起伏直至极目望断。峰峦间有白雾笼罩,或似排山倒海,或似波涛翻卷……

    虽然头上有点点雨滴,我们还是架好架子,对着南边“凡间”(群山云海都在我们的脚下踩着,疑是在天上俯瞰人间了)的群峰山峦和翻滚的云海拍了一些镜头[事后从所拍照片资料中显示,这时是下午三点左右],头上的雨点也逐渐地大了起来。这时,临海来的二个MM为我撑起了伞子,真是老朽有福噢,羡煞同行的DD们,嘿嘿!为了相机的安全,不久又不得不撤离现场回到了那“盒子”里。
    回到三人间,只见上好佳举着镜头倚在后窗口。原来窗后是一片山坡,坡上一群牛正在啃草,这样的场面只有儿时才有常见。

    雨小了我们倾巢而出,雨大起来了就收起器材回巢,如此反复三次吧。我也只拍到了一些云海照片还自觉好看,风车场的就不如第二天早晨拍的有大气感了。

    而象摄摄等高手们,则不象我等架着数码咔嚓个没完,他们只等最佳气象才下手。这样的采风活动,我等好多人都参加不多,括苍拍日落与日出更是首次,见了这罕见的气象景观自然是有点激动,反正不用胶卷不妨多咔嚓几张了。


    C
    括苍山脉有二大主峰,其中最高主峰是大洋山石奶背洞,海拔高度1500.6米,在缙云县境内;第二主峰就是米筛浪,海拔1382米,号称浙东第一高峰,位于临海市张家渡镇西。
    天,总是那么黑黑的,阴沉着个脸。米筛浪周围山高坡陡,云雾缭绕,时隐时现,恰似仙岛。不看时间,还真不知道是不是已经到了晚上。为了能抢上几个镜头,几番紧张地来回奔跑,有点兴奋但也似乎有点累了。环顾一下周围灰蒙蒙乌云密布的天空,忍不住好几次地询问摄摄:“这落日,是不是就没戏了啊?”摄摄是专业级的大师,曾有多次来此山顶的经验,他也不无沮丧地回应着:“看来是没戏了。”
    最后一次因雨渐大而失望地回房时,60的床铺上多了一只包,随即跟进来几个看来是同行的人,领头的戴着旅行帽,一副干练的样子。他招呼过60后取出充电器接上数码电池,十来分钟后就取出,并把数码连接至手提电脑,把刚拍的PP输进机子……后来才知道,他们是临海市的另一批色友,晚于我们到达山顶,这“盒子”内住不下,只好吃在这里住在山顶另一个地方。
    楼下老板娘又叫了几个小MM做帮手,正在忙着为我们准备晚饭。今天可是够为难她的了,除了我们这个接近30人的大部队,另外还有七、八个人的小部队,后来看到好象还有散兵游勇式的自由摄影人等。据小熊在互动跟贴“那天住在山上的有47人但全部床位只有40左右”的介绍,即可知那天晚上山顶接待任务的紧张状况了。
    大家有的打起了扑克,有的相互切磋摄影技艺,有的随便聊天,还有的围看那大师摆弄手提电脑,时间过得也就快了许多。没多久,楼下有人招呼大家吃饭,二张大圆桌,再把凳子往外靠一圈儿,三十来个人的阵列也就排开了。人在这坐着,嘴在这吃着,可是心里还是惦记着外面的云山雾海,吃得最没味的就是这餐晚饭了。心想着外面,眼还时不时地张着外面,就着老板逐渐端上来的菜肴,随随便便地喝了一口老白干,待扒拉下几颗饭就放下碗筷拎起相机往外跑了。在这括苍山顶吃了啥?事后回想起来,能让我记住的就是那碗炒起来的外表黑黑的苦叶菜干。
    到了外面,就发现雨点已经很稀疏,西边天际雾海尽头的上方出现了一缕淡淡的黄红色霞光。心里顿时欢欣起来:“可能,今天还有戏……”
    眼睛盯着那透红的天际线,不知不觉中身边周围多了许多色友,大家都架起架子在期盼着。我跟着另一色友往下走,想找一个最佳的拍摄点,可是等我们湿了鞋子和裤子爬到点,却又下起了雨来,心里又被浇灭了希望,怕被淋湿只好又往上撤。
    回到平台上,只见大家三三两两漫无目标地散布着,几个MM打着伞守在几台相机前。而此时,雨点又小了许多,我们就又停下脚步与大家一同坚守着阵地。在这清静的焦躁的等待中,60和我背向雾海,请肉片分别为我们按下了“到此一游”的快门。

    经过四十多分钟的漫长期待,天际线上的淡红色终于愈来愈红,范围也愈来愈大。后来,随着一声欢呼,在那红色霞光的右面不远,终于露出了小半个通红的太阳来。

    这小半个太阳,是我们苦等而得,来之不易啊!根据我的镜头记录,这时是六点四十八分。来不及欣赏这时雾海上空有了什么变化以及它有多么美妙,大家都在忙着操作手中的长炮短枪,直到天骤黑了下来、山下集镇闪出点点灯光,这时是七点零二分。

    事后,发现摄摄、好牙等大师级的色友并没花什么胶片,见多了就不以为奇,对此已经麻木了。而且,真正的摄影师是不会乱咔嚓的,他们会守候景象直到最佳时才会胸有成竹地按动快门,如今天这样的景象自然不是最佳,就难拍出精品来。哪象我等初学者有如此强烈的新奇感。我的双脚正踩着摄影入门的门槛,自知不可能创作出什么精品,俗话说笨有笨办法,我就用镜头记录下了这宝贵的14分钟时间内这小半个太阳以及周边晚霞的变化,经整理后命名为《等待日落》,也算对得住自己,对都市朋友互动朋友都有个交待,没有白辛苦这一趟。
    天,终于黑尽。色友们纷纷收起器材,准备回屋。活动组织者原来安排晚上篝火晚会,因为偶尔有点雨,又来了山风怕不安全而作罢。听说第二天早晨的拍摄点是在峰顶(下午BJ2020等就驱车上去踩过点了),摄摄、BJ2020等就直接坐车上峰顶过夜去,也可为倍受压力的旅馆减轻点负担,他们都已经带了帐篷的。


    D
    开始写D部分前,在互动浏览到几个与这次活动相关的贴子,看到一些朋友围绕这次活动所发表的不同看法。其实,在27日回家的当晚,就收到摄摄的信息:“这次组织得不完善,没把大家照顾好,还请多包涵。”我当时就在心里说,大家都是大人了,哪需要组织者过多的照顾啊,能为大家提供这样一次采风学习的机会,并统一安排了交通工具、食宿就已经够好了,组织者必定已经花了许多的心思与精力,还有个人的花费也是必不可免的。在前个星期我组织了九峰摄影采风活动,人少许多又没有交通问题就够我忙的了,更何况这次是大队人马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离市区好几十公里,牵扯到多辆车子的安排又得考虑节省费用,还有食宿问题等等。任何活动的组织工作,都难免会有百密一疏的时候,有时甚至是人家自己的原因,也可能会怪到组织者头上。当组织者难吗,当然!把自己搞得焦头烂额了,最后还得耐住性子向参加的各位说声对不起!
    其实,在拍摄日落现场回住店后,我就想到过这个问题。这样大的活动,组织起来难度比较大,并不一定只能由版主或是网站老大出面来组织。倒不如象东瓯都市网站的都市天空社区那样,谁有积极性谁有什么创意,都可以站出来为首组织一个什么活动,网站给予大力配合。这样,可以让更多的朋友参与组织与管理,得到更多的锻炼与体验,再当普通成员时就会对组织者多了一份谅解与理解,多了一份配合与支持,良性循环,那样就更有利于一个团队凝聚力的提高。
    思绪远了,言归正传。在我房里充电并摆弄手提电脑的那个高手,也收拾起东西与他们同行的人走了,听说是到顶上什么地方打的尖。今天才由网友告知这个是临海人,在互动里注册叫小熊的色友,难怪在第二天拍日出的过程中,屡屡能见到他那活跃的身影。可惜他与我同坐一张床上竟失之交臂,没能攀谈认识。
    也许是连日来太紧张,为了赶任务已经好长时间没有在上半夜上床更没有过午睡,可能身体已经处于疲乏极限的缘故吧,今天上山后的连番折腾,回屋后即斜靠在床上竟是不想再动弹。好牙、曝光过度、乐天、毛毛虫……许多色友过来聚谈,我却一反常态地躺着,显得一副傲慢与没礼貌,事后想起来直觉老脸红红的了。回来后在《我的镜头》里看到曝光过度拍的《括苍行记录》中之“老大真的累了”,又稍微感到一点安慰,朋友们好体谅,知道是我累了,不愧是好兄弟啊。

    小憩后,到其它房间和楼下转了转。有三五成群聚谈的,也有扑克游戏的也有几个小伙去厨房要面条当夜宵的……屋外漆黑一团,就都只能在这“盒子”里自寻其乐了。
    色友们相聚机会不多,十分难得,心想与大家多认识一下加强一些交流吧,可身子犯困,上眼皮直往下掉。这送上眼前的学习机会,就只好轻易地放弃了。想到明天凌晨三点就得起床,我和60相约着,稍作简单的料理即上床休息了。
    晚上十点,就上床睡觉,这好象是从九九年触网以来的头一遭,特别是有了东瓯都市以来,一般都只能在过了十二点才能考虑休息的事。白天忙工作,晚上自然得把自己交给网络或都市了,怪不得网虫们会得到一个夜猫子的雅号。
    然而,我们这些猫子并非象人家传说的或者描写的那样可怕,一不另类二不憔悴三不萎靡四不弃世,完全是正常人,是热爱生活愿用自己的兴趣与爱好拥抱生活的正常人。我们只是以网络为载体,通过网络加强相互间的联系与交流,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我们,似乎比在常规的社会交往中更易于相处,相互之间体现出一种热情一种无私一种互谅,一人有难相求,大家都会伸出援助之手,让人自然地又会联想到中华民族五、六十年代时的良好风尚。我们紧密地结合台州市各项事业的发展,发挥我们的想象、发挥我们的智慧、发挥我们的才能,通过手中的键盘手中的镜头来讴歌来宣传美好的社会和发展中的台州。
    在这海拔1260米的高处,开着窗户没有驱蚊器没点蚊香,盖着薄被,朦朦胧胧之间,仿佛自己成了飘浮于云山雾海之上的仙人,不知何时就进入了梦乡……



    E
    似乎60起了身,还没有很清醒的我问他几点了,他好象用了什么亮光看了看时间后告诉我:“三点一十八分。”
    懒洋洋地躺在床上,总是那么的诱人,更何况才凌晨三点过睡意正浓?“还没人叫,再睡一会吧!”我还想再混上一小觉,哪怕时间不多了。
    可是,没等重新返回梦乡,门外就响起了敲门声,开灯才知只过了二、三分钟,我们随即起床下楼洗漱后等候大家。
    会齐后,大家站在漆黑一团的屋外不知向何处走。有的说走大路,可远;有的说要走小路,可不晓得路在哪。不知是哪位,用手机与山顶的人联系,可就是没信号。一片黑如何走?我正在置疑中,有几个色友亮起了蓝莹莹的小手电来,还有人把它戴在头上,说是头灯,我才想起此行中有不少就是驴友,装备自然是齐全的。前面有人试着向屋子的右侧找小路,可是走出不远就无功而返了。我夹在有小手电与头灯的朋友中间,回头上了大路。这时,只听有人说是三点四十分。
    头天下午,在旅店前举目仰望时看到,上峰顶的公路是盘旋而上的,弯弯曲曲,虽然只是一百多米的海拔高差,可路却不短呢。大家相跟着转了一个弯,前方路基上方传来一直拿着一个摄象机对着我们扫的温岭中学某老师夫妇的招呼声,说是找到小路了,要我们过去。
    我的视力差,黑咕隆冬地,在我的眼里哪来的路嘛,心里怯怯的真不敢往上踩呢。这时,亏了毛毛虫(还不太熟,天黑看不清凭感觉应该是他)主动把自己的三脚架伸给我,要我拉着它跟他后面走,并且把另一手中的手电朝后打,为我照着“路”。就这样一直往上爬,不知就此“上升”了多高,直到前面的人找不着“路”了,大家才一块在周边寻找着出路。所谓的路也就是脚比较能踏得上去而已,七觅八寻地想不到一突出这块地,就豁然开朗起来,虽然不象是路却也平坦了许多,我也可以离开了毛毛虫的牵引,迈开了自己的步子。这一段“小路”,多亏了毛毛虫能照顾人,否则我还真不知如何跟大家一起上去呢,我在心里感激着他,籍此向那吓人的毛毛虫子说声谢谢了。
    走完那片平坦的开阔地,就上到了公路,不管上面是否还有小路,我们就在盘山的公路上,向着东方那一小片渐亮的方向赶去。过了二个弯,后面有人叫着可能又走错了。可是眼看东方已经越来越亮,而且能隐约地看到那微微的拂晓霞光下,微微地有风车的影子,我们非但没有停下来,反而还加快了脚步。哪怕是走错了路,但方向没错就不会误事,否则就来不及了。后来事实证明,我们赶的路也是正确的。再弯过一个S,就到了公路的尽头,一片开阔地上,停着不少车辆,有昨夜在此过夜的也有刚才上来的。
    这片开阔地,正对着东方发亮的地方,那拂晓霞光处与这开阔地之间的山峦上,矗立着一批风电场的风车,成了最具特色的摄影近景,据资料介绍,这是华东头一景了。我们就在这开阔地的东侧一字儿排开,放眼望去,一座座三脚架、长枪短炮,好壮观的一个阵势。
    我选了个一块大石头的左侧位置,排下我的架子装上短炮,对好目标,尽管天边仅一小片有亮光,天空还十分地黑暗,我先咔嚓一张以便记录在案。从照片记录的时间知道,那时是四点二十八分,我们上山途中共花费了四十八分钟。

    头一次拍日出,在海拔1382米的括苍山顶拍日出,更是稀罕,根本就没有任何经验,不知太阳何时会突然出现,所以我们站在架子前眼望着天边一丝白光不敢放松,生怕会错过了最佳时机。紧紧地盯着,可发现那天象变化得并不快,才敢于东转转西望望。
    除了那些“枪手”“炮手”们偶尔在调整机子外,大家都是正视前方,眼望着那丝丝吐白的东方。我的右侧,是温岭老师那与他配合默契而又娴淑的夫人,斜靠着大石头欣赏着日出前的天象变化,比站着要省力舒服,她的先生这时顾不上夫人了,手持摄象机在忙着记录这场景呢。再往右面隔块大石头,隐约可见乐天photo正在营造他的“炮台”阵地。

    在我的身后,站着四、五个身披白被单的人,有大人也有小孩,也在眼巴巴地盯着那天边。经询问得知,他们是临海人,是昨晚八、九点钟到达这山顶的,就在车内过了一夜,就为了这凌晨的一刻日出。

    我的身后左侧传来60的声音:“如果把这拍日出的场景拍下来,说不定就是一张好照片……”可是看他护着那相机和架子,也是不敢离开一会,是怕耽误了那一精彩的瞬间。
    朝左边望去,一长条的队伍,每个人都在护着架子与相机,或在校对或在调整着什么。与我紧挨着的,是在曙光山庄我吃第一口的水煮肉片。他在平时一口一声“老婆”的漂亮MM,背上伏着个背包乖乖地坐在旁边看看天边,又看看她那心爱的肉片。这么乖巧的MM,怎么就专属了肉片兄呢,好福气!

    继续往左可见曝光过度的身影,仿佛正在作最后的战前准备,再过去就不是我的目力所及而男女不辨姓名莫分了。
    转身后望,有人已经在身后的峰顶旁架起了机子,再转个身,发现这方圆不大的开阔地带,到处都布满了长枪短炮,火力全都对着那渐渐地转红了的东方天边。
    布满“长枪短炮”阵地的人们脚下,就是波澜壮阔的雾海,偶尔钻出几处巍巍峰峦。这场面,不无壮观,我心里想着,如果能象60所说用镜头记录下这场景,有多好。可是,想归想,就是不敢挪这个窝,看来离日出的那一刻越来越近了。


    F
    东方天边越来越红,大家静静地期待着。“哇~~~~~~~~~” 随着异口同声的欢呼声,天边冒出了红红的一个太阳帽盖儿。也只那么一声,现场就再也听不到谁再说一句话了,大家都在紧张而认真地操作着相机,以便留下那最美好的一瞬间。
    第一次记录这样的天象,一点经验也没有。我还是凭着过去那样的习惯,以记录过程为主。随着太阳渐渐地升上来,尽量地拍下各个上升阶段的风采。拍了全景,又拉近镜头来个特写。如此大约持续了十来分钟,直到太阳射出光芒,我才挪了窝。
    在括苍山拍日出,可以把风力发电的风车当近景,这是在华东独一无二的,这也是在括苍山拍日出照片的一大特点。以至后来有友人看了我的日出照片后,说我没有突出主题,竟还拍了风车。为此,我还与他争执了好长时间。
    我以最快的速度,携带相机来到大家的后面。这时大家基本上还没散开,仍在继续着紧张的拍摄,我就按下了这样的一张《追日》图。
    扭头向左,一个上了点年纪的色友(还不认识呢,后来才知他是前晚比我们迟上来的路桥区朋友),在云海之上架着大炮,正在对着太阳方向轰呢。
    脚下的云海,随着太阳的渐渐升高,光线渐渐地明亮起来,云海中时而突出一个山峰时而现出一个山谷,别有一番景象。我咔嚓了一些,可限于是个普通镜头,总是难拍出气势磅礴的PP来,遗憾之极。
    正在这里,我的相机LCD上出现了没电的红色警报。都是因为在前天下午与晚上,在拍日落等过程中,翻来覆去地倒看镜头,浪费了大量的电能,追悔莫及。60告诉我:“你不要再用LCD拍摄,就直接用视窗构图,会省电得多。”
    这时,色友们开始一批一批地乘车下山了。我与60、上好佳三人凑在了一起,准备步行而下。正想转身起步,发现左侧是一个比山顶稍矮一点的又一个平缓山包,上面有台州市电视塔、气象站,还有纪念新世纪第一缕阳光的世纪曙光纪念碑。一丝初升的阳光正照射到这个地方,我赶快转过镜头直接看着视窗构图,按下了快门。
    想着当天还有括苍古镇的拍摄活动,就只好尽量地少拍,不是十分想拍的景,就全忍痛放弃了。
    沿着下山的公路,三人行。站在如此高峰,眼观四面,心胸豁然开朗。才转得二个弯,眼前低处呈现出前天我们在拍摄过的电力风场,风场左面是一洗如练的逶迤峰峦,我对他们俩说,前方景致如果拍下来,一定别有一番气象,你们试试吧。
    后来,看着他们拍摄,我也实在是忍无可忍了,就又打开已被包装的相机来,草草地留下了一下镜头,权当解馋。
    又沿公路而下,转过三个弯又见面前一片云海,部分已经露出一些水面与村落,凭感觉又是能入PP的美景,我们自然地放慢了脚步。上好佳对景十分认真,她用的是传统相机,花的是胶带,所以捕捉不到有把握的构图不按快门。
    这时,临海色友五六人也乘车而来,见到我们也停了车。随着一人攀下路沿涉到坡外一块大石头处,其它人也跟上了。还听其中一人嚷着那里是最佳的拍摄点,60也捺不住双脚,相继而下。只留我一人还站在路边,空手欣赏美景,眼见左面山脊已照到一丝阳光,阳光下有数只黄牛在吃草,远处是一望无际的云海与山峦,此情此景再也捺不住我这颗心了,于是又解下了相机来。
    用不着多走,只转过一道弯,就把风电场与我们昨晚住宿的“小盒子”尽收眼底了。我们弃大路攀下山坳口来,左下方是一片矮棚,可能是有人搞种植副业,也可能是牛场?远
    对面坡上,几只黄牛正沐浴着初晨的阳光,散步在草丛之中。60与上好佳不自觉地尾随而上,直至好一会儿听我叫声才从坡顶上下来,可是至今没见他们俩拿出在此处的PP来与大家分享。
    我在这山坳处自由地漫步中,转身发现了临海色友们还在那块突出的大石头上入神,其剪影构图好美,我不禁一阵冲动,快步往上跑了一段找到一处最佳位置,贸然地举起了相机。
    ……
    等我们回到住店,店家已经准备了早餐,已经回来的色友们已经吃好,在三三两两地闲话着。
    早餐的主食是稀饭,另加咸菜、油炸川豆、花生米等四个小菜。在我们进餐中,没下来的朋友们陆续地回来,相继端起碗来。
    饭后,我们收拾了各自的行李,聚于住店门口,在阳光明媚下拍了个全家福。


    G

    合罢全家福,因为在山下张家渡镇可进行古街拍摄,即分头下山。我仍然沾BJ2020的光,先头开路,其余朋友稍微等一会儿,因为联系好的面包车还没上来。
    早晨精神好,而且在高山上居高临下,通过车窗观察山下一览无遗。路旁那不同品种的高山植物,纷纷抢入眼中来,随着车速又迅速地退出视野。跟着不时出现的植物,脑子里不时地闪现出少儿时在家乡与伙伴们放羊砍柴割草时,在山上的许多有趣活动来。特别是在我们家乡叫“山火筒”的植物,让我想起少年时在高山上常砍来做成喇叭,象戏班后台上表演时那样,手举长长的“喇叭”,吹得山响,甚是好玩。而那天看到的“山火筒”,体长挺拔,头上开花并挂果,正是能做“喇叭”的成熟期中。
    几次心想等BJ2020突然有事停车时,一定跳下车来拍一张留念,可始终没有这机会。
    不知盘下了多少个弯,经过了这样那样的树木与竹林,估计已经已到半山以下了,突然见路旁停着一辆车子,路外有二三个人在架设“大炮”,远处一片雾海。有景,BJ2020也把车子放在了路坎里面。
    因为相机早就有了没电的告警,似乎就没有了抓好镜头的兴趣,每到一个可拍点,只是心有不甘地举起机子随便地留一个纪念而已,也不管质量如何了。
    没有多久,摄摄的车子也到了,有拍点他自然是不会放过的。望着色友们不停地寻找不同角度在拍摄,心里在羡慕得不得了,可却又无可奈何。
    不久,我们与摄摄他们先后继续下山,在离山脚最近的一幢房子前晾着一摊拜佛用的檀香,引得我们又停车驻足了。在这摊香附近的房子里,正有两位老太在进行着檀香的制作,摄摄、20他们进去一阵炮轰。还好,两位老太挺配合的,没有任何惊慌的表示。
    反正我的机子没了电,也就没有了奢望,在车子周围随便地转了转,不用LCD直接用对镜框取景,在路上向前拍了张路旁树上挂着的南瓜,回过头去对着下山来的路上把一只鸭子一丛竹子一个村民收进镜头后,就上车坐等了,毕竟车里没有太阳的炙烤。
    静静地坐着,就只有观察他们的份儿了。一抬头,从驾驶座的后视镜里发现上好佳在车内正举相机对准了什么目标,我也忍不住把镜头对准了这后视镜。向右边车窗外望,一直来安静有余的淘米天使,严然一副摄影大家的派头,手捧炮筒似的镜头,把她带来的二个模特指挥得团团转。这么几十位色友中,还没有一个能有这么的象模象样呢,包括她的亲密伙伴。
    在这有点乱七八糟的环境中,天使都可以拿来当背景,身边随便地拣一件物什,都可以当道具。
    那摊晾着的檀香,也当然地成了他们的道具与背景了。一架架的镜头,刹时都对准了檀香丛中的模特……
    最后,心痒痒的淘米天使,竟然也丢开相机钻进了檀香丛中,一过当模特的瘾。看,她正在召唤那一架架已经撤去的炮火:“快过来,向我开炮!”
看贴是学习,跟贴是友谊。朋友,你跟贴了吗?
我的个人主页:http://www.hycs.zj.cn/bbs/u.php?uid=2
离线yinggejin
发帖
168
蜂蜜
1668
威望
4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5-08-17
括苍拍摄散记(写于2003年)
好多年没看过这么长的文章了
发帖
66
蜂蜜
1055
威望
1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3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5-08-28
RE: 括苍拍摄散记(写于2003年)
蛮长的,抽空好好看看!
离线诺言

发帖
715
蜂蜜
4843
威望
22
宣传贡献值
2
交易币
0
好评度
76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5-08-29
RE: 括苍拍摄散记(写于2003年)
是挺长的,不过,很喜欢.先看完了A段,看到刚上山就下雨了,有时间再细看.
当时明月在 曾照彩云归
离线林卡
发帖
148
蜂蜜
1885
威望
12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1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5-10-28
RE: 括苍拍摄散记(写于2003年)
好长的文章,秋绪大哥如果分开发,效果更好,因为太长,有的地方可是看的不仔细,记的不深刻。如果分开发的话,这其中描写的内容还是很吸引人呢:)
离线纠错

发帖
335
蜂蜜
19439
威望
14
宣传贡献值
67
交易币
0
好评度
37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5-11-11
RE: 括苍拍摄散记(写于2003年)
是一定要去的地方。PP呢?PP在哪?
离线秋绪

发帖
24406
蜂蜜
223945
威望
220
宣传贡献值
578
交易币
0
好评度
3060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5-11-11
RE: 括苍拍摄散记(写于2003年)
片发在原都市中人到中年里了。也是插在文中的。
看贴是学习,跟贴是友谊。朋友,你跟贴了吗?
我的个人主页:http://www.hycs.zj.cn/bbs/u.php?uid=2
离线秋绪

发帖
24406
蜂蜜
223945
威望
220
宣传贡献值
578
交易币
0
好评度
3060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5-11-11
RE: 括苍拍摄散记(写于2003年)
片发在原都市中人到中年里了。也是插在文中的。
看贴是学习,跟贴是友谊。朋友,你跟贴了吗?
我的个人主页:http://www.hycs.zj.cn/bbs/u.php?uid=2
快速回复
限400 字节
摄影、文学原创与慈善公益信息平台——蜂鸣网欢迎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