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364阅读
  • 12回复

林方木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梁同
 

发帖
135
蜂蜜
926
威望
20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9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7-12-06
— 本帖被 美丽的神话 设置为精华(2007-12-07) —
t~e.LxN  
林方木圆 t~e.LxN  
在我十五年的就学生涯中,最值得怀念的是两年高中。四年的大学,对我来说不过是混文凭捞职业,老盼望着早点结束。一张文凭,虽难保证有份体面工作,但至少可以出去招摇诳骗一番。听信“活到老、学到老”之古训,岂不是一辈绝缘于外面的花花世界?“声色犬马”何处寻觅?假如,书中真有“颜如玉”,倒也罢!我也挺乐意厮混,从此大隐隐于书中,但求一个“色”字!可惜,这只是寒酸书生一相情愿的“意淫”而已。更何况,自小学始已熬足了十一年寒窗,超出古人之“十年寒窗”,是有理由该早点结束读书生涯。
t~e.LxN  
t~e.LxN  
既然怀念,自有值得我怀念的缘故。不是说“山不在高,水不在深”吗?学校难道非得大都市之大学堂乎?小镇的乡村中学,虽没有耀眼的光芒让世人瞩目,但也有其浓浓的人文气息、朴实的乡土风味。校门外的小桥,沟通着大操场和校园,是进出学校之必经之路。小桥通身石块砌就,拱于小河上,小巧而简朴。一小山卧于校内,名唤“锦鸡山”,是为学生金榜题名而锦鸡高鸣?山顶立有“文笔塔”,隐没于苍松翠柏间;当年抗倭名将张东瀛筑塔山上,是否冥冥中早预料到几百年后有大批“文曲星”下凡盘踞其下?山之北麓辟有“如园”,园内曲径通幽、假山环立,缅怀已故校长叶如兆先生之风范长存,昭示着后来者“从严、求实”之学风永恒。园西侧坐落着一幢二层白色小楼,起名为“解放楼”,环抱于松柏间;于绿丛中露出那点白色楼角,显得那么的淡雅和幽静;楼内开设的图书馆,那是我们吸取养分的天堂。校园内四处点缀着水井,乃为当时之生活用水;井水虽不十分清澈甘甜,却非常养人。先哲不是说过:水至清则无鱼?清澈见底之水又怎能养人?随你信否,反正喝着这方井水的高中生涯,正是我最长身体的两年。碎石路环列在井旁,丛丛沿阶草静伏于路边,野菊花鹤立在草丛中,小蜜蜂又恣意于花蕾深处……。真是斯斯陋校,吾之最爱! t~e.LxN  
t~e.LxN  
山水草木值得怀念,徜徉、流连于这方山水草木的人更是值得怀念。除了同学,还有老师。论数量,同学绝对占优势。每次出操,大操场上黑压压的一片全是。高年级的、低年级的,同班的、邻壁的,同性的、异性的;当然还有一个小小的我夹杂其中。同学分散多年,只有少量的尚保持联络,更只有个别偶尔一起呼朋唤友、勾肩搭背。这仅仅限于同性之间,更多的同学,如同我所有的女同学一般:黄鹤一去,杳无音信。同学数量虽多,然却是流水的“兵”,铁打的“营盘”是老师在坚守着。教授主课的、传授副课的,管理图书的、指导生活的。相对和同学间的交往,和老师的来往可谓更泛泛。偶然巧遇,至多点头问好,之后也就形同陌路。能让学生铭记的往往多是班主任。因为他不仅是师长,更是家长。高一的班主任我尚记得其名,但忘却了其人。惭愧!而让我二十余年时刻惦记并怀念的,是我就读高二的班主任老师——林先生。 t~e.LxN  
t~e.LxN  
母校学风郁郁、古风悠悠。“先生”一词,自学校初创一直沿用至今。这里的“先生”,不是今日应酬场中逢男士为“先生”、呼女士为“小姐”之泛称,而是专门用来尊称为人师者。不论男女,还是长幼。记得我初来高中就读,改“老师”为“先生”,甚是新奇而陌生;待我离开高中就读大学,复将“先生”改呼为“老师”,又甚是别扭和不愿。对林先生之家世我茫然无知,今日也知之甚少。学生以读书为“天职”,对学习外的东西不知也好。先生温良、敦厚,给人以异乎寻常之亲近。当日亲身感受如此,今日回味亦然! t~e.LxN  
t~e.LxN  
一个十六七岁的农村少年,论年龄也许算步入青年,但其身材和相貌至多停留在少年。懵懂、瘦弱、内向、讷讷、孤僻,更有点自私、自卑。先天不足、天资有限,拥有的惟有勤奋和刻苦。穷人的孩子无甚癖好,也无资本奢求甚么;唯一的愿望就是想通过勤奋和刻苦,以求改变自己的命运。因为那份勤奋,备受先生垂青;而先生之寄望,又让人倍加刻苦和勤奋。和先生匆匆相聚的一年,先生倾注了满腔心血和毕生所学,而学生却报之以名落孙山。愧对先生殷殷厚望! t~e.LxN  
t~e.LxN  
高中毕业后,为圆自己的梦想,我继续回复高考。回复班设校外,和母校近在咫尺。常来校走动,算是常客,和先生也有过几回邂逅相遇,记忆实在模糊了,无法想象当年之景象,反正不曾有过细谈。回复班是比较松散的,老师也放任,全靠学生的自觉,因此师生关系往往趋于疏远,远不及在校期间朝夕相处那么融洽和亲近。散之则散矣!总算天不负有心人,一年后我如愿以偿。许是我自觉有脸见人了。寒假,回校探望先生。蒙先生盛情留待其家,飨我以佳肴;今日忆之,犹历历在目。 t~e.LxN  
t~e.LxN  
自那次见面至今整整已过二十三年,期间我一直不曾去拜访过先生。实在是愧疚得很。不是我不知道先生落脚何处,也不是我离家远隔千山万水,更不是我万事缠身脱不开;实在是“丑媳妇怕见公婆”。我拿什么去面见先生!多次的冲动,每次的退缩,结果是一直“沉吟至今”,终未成行。其实,我是多虑了。俗语云“子不嫌母丑”!更确切是母不嫌子丑。先生岂为学生之碌碌而有丝毫歧视或鄙视?其实,多年来我一直默默地打听着先生之近况,从校友、从同学口中,零星略知一二。最近十一月份的《蜂鸣论坛》聚会中,碰见蔡姓师兄,得知先生已然退休;不觉黯然:逝者如斯,岁月好不饶人啊!如今,自己也已两鬓染霜,不知先生一直安康否?紧接着于网络接到母校青年教师陈先生之邀请,参加七十校庆。天赐良机!此次我是非重访母校不可!非觐见先生面不可! t~e.LxN  
校庆日是星期天;天不作美,沥沥下着小雨。在校的小师妹们,导引着我们到指定的休息室集合,忙里忙外殷勤地招待着;同学离散多年,见面免不了寒酸一番、探询一通。也许因雨天故,同学来得不多,三三两两近乎冷清,和那天气一般令人些许懊丧。万幸的是,我获悉先生就在庆典现场并抄得电话。也正因为有了这份惦记和牵挂,冷清场面也就淡然了许多。 t~e.LxN  
t~e.LxN  
庆典如期而行。时值初冬,微风不再和煦而是阴冷,阵阵吹来夹着雨丝,虽有校方预备的薄雨衣护身,然依旧凉意习习,湿漉漉的令人难受。台上的市长致辞道:在这金秋送爽的日子里……。听起来似乎难应时节,然也道出我们内心之感受:师生重逢,故地重游,难道就因这天气绵雨阴沉而内心阴霾不再“秋高气爽”?细雨依然斜飘,不肯停息;庆典依旧,只不过形式多于内容。台下宾客为风雨所扰,兴致渐淡也就慢慢地散去。同学们商议复回休息室温暖身子,我也就亦步亦趋紧随着。惦记着先生,寻个方便拨通了电话。也许是会场嘈杂,电话那头多时不见回音;而我岂可轻易“再而衰、三而竭”,再次错失良机?连续三鼓作气!电话终于通了,熟悉的声音近乎陌生。闲话不说,赶快上前相认。 t~e.LxN  
t~e.LxN  
先生就在会场的东侧等我。其实,相隔这么多年,虽音貌不改,但冷不防于大街上偶遇,还真有点不敢相认。幸好双方约定了具体位置,也幸好双方均四处张望寻找着。凭借感觉,我们远远发现并认出彼此。趋步上前紧拉着先生的手,双手一直婆娑其温暖而厚实的手背上。先生依旧是那么温良、敦厚,只是不及原先记忆中的高大魁梧。健朗的身躯、乌黑的头发、洪亮的声音,让人难以相信其已年届六旬。贫乏的言语,远不及默默相对心灵间的交流。于先生眼里我读出了先生之欣喜,而我之欣喜早溢于言表。曾于中学的英语课本中,读到一篇师生相逢之情景;当年英语老师李若夫老先生绘声绘色之讲解,让我坠入无限的遐思中;不想此情此景,今日应验于自己身上。何其的相似! t~e.LxN  
t~e.LxN  
短暂的相聚旋即又分手。会议有统一的安排,先生自有更多的客人要招待。长话短说,不妨约定择日再聚,促膝长谈心。于不多的交谈中得知先生上半年刚退休,旋又为一所私立学校所聘请。越两日,询知先生晚上有闲暇,一待下班即刻搭车前去。先生总是为学生着想许多,怕我迷路找不着,早在岔路口等候;虽说没有寒风凛冽,但让先生独自林立于幽暗的街头,总让学生过意不去。盛情难却,只好乐得尾随。难道非要先生回到学校,自己再按图索骥?于先生的办公室,喝着先生泡的茶,拉着家常事;嘴巴不像平日那样木讷,姿势也不似学生时那么拘谨。汗颜得很!学生至今碌碌,一事无成,无以为报;只带了本网络文集《风行东林》,算是自己一点心血,一点心声。先生甚是喜欢,当场细阅我的拙文《盐》,并对文章的结尾倍加喜欢和赞扬。以先生意,做文章和做人一个道理,不必老狰狞怒喝,淡然处理点到即可。 t~e.LxN  
t~e.LxN  
先生真诚,断不会敷衍学生开心。因为先生喜欢读书,也喜欢写点东西,自己长期订阅《小小说》之类书刊。只是现初来乍到,忙于教务,无暇他顾!虽多年一直担任数学课程,但局促的办公室里还散落些文学书类。论及读书,和书作陪大半辈子的先生,自有更多的独到见解,让人获益匪浅。先生现暂离家小,客居学校,半月才回家探望一次。必如卢照邻一般“ 寂寂寥寥扬子居, 年年岁岁一床书”。可惜,时间不许,不曾造访先生寓所。 t~e.LxN  
t~e.LxN  
先生桌上躺着笔记本。电脑沦落为工具,不再是“王谢堂前燕”,本不足为奇!但我童心不泯,又不免问及先生何时开始触摸之。也许,正如先生自言:才刚开始,因为先生于此也确实生疏得很。拥有的QQ号,是同事代为申请,别号为“圆木”。学生愚钝,直以为和数学有关的“几何”。原来大谬也!先生一生正直,正如其名“林方”,端正不斜,希冀自己能多些“圆”的成分,但光圆滑却又不屑,得有木之刚性,故曰“圆木”。纳圆木而成方林,寓“方”、“圆”于人生中。“林方木圆”;先生寓意,让学生好生揣度。 t~e.LxN  
t~e.LxN  
相聚是欣悦的,离散也别感伤。林语堂说:你走,我不送你;你来,再大的风再大的雨,我都要去接你。学生来时,先生接我;学生走时,先生依然送我。师生之情超乎朋友许多!一路叮咛,一再嘱咐。在先生眼里,学生永远是孩子。 t~e.LxN  
t~e.LxN  
[ 此贴被梁同在2007-12-11 11:09重新编辑 ]
离线

发帖
15120
蜂蜜
5314
威望
275
宣传贡献值
12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5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7-12-06
抢个自家老爷的沙发慢慢等着:))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离线彩笺素尺
发帖
672
蜂蜜
3949
威望
3
宣传贡献值
71
交易币
0
好评度
61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7-12-07
怎么没有内容呢? t~e.LxN  
虽然没有沙发可坐,但有落陪着,再慢慢的等也不觉得时间难过了。 t~e.LxN  
t~e.LxN  
好,送花花啦~~~ t~e.LxN  
昨天已逝,明天是谜,面对今朝,尽力而为。
离线梁同

发帖
135
蜂蜜
926
威望
20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99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7-12-07
内容实在冗长 t~e.LxN  
自恋了

发帖
5788
蜂蜜
19237
威望
36
宣传贡献值
172
交易币
0
好评度
286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7-12-07
偶现在越来越喜欢看长篇,够味!够过瘾! t~e.LxN  
t~e.LxN  
紧挨着楼上的两个美女,慢慢欣赏楼主的文章,回头再“点评”~~
做一个快乐的人!

发帖
5788
蜂蜜
19237
威望
36
宣传贡献值
172
交易币
0
好评度
286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7-12-07
纳圆木而成方林,寓“方”、“圆”于人生中。 t~e.LxN  
t~e.LxN  
原来“林方木圆”乃林先生寓意,让学生好生揣度,让读者突然顿悟。 t~e.LxN  
t~e.LxN  
最后一段感人,一路叮咛,一再嘱咐。在先生眼里,学生永远是孩子。 祝福林先生健康永远!
做一个快乐的人!
离线梁同

发帖
135
蜂蜜
926
威望
20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99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7-12-07
引用第5楼美丽的神话于2007-12-07 15:28发表的  : t~e.LxN  
纳圆木而成方林,寓“方”、“圆”于人生中。
原来“林方木圆”乃林先生寓意,让学生好生揣度,让读者突然顿悟。
最后一段感人,一路叮咛,一再嘱咐。在先生眼里,学生永远是孩子。 祝福林先生健康永远!
t~e.LxN  
我代先生 谢谢 丫头的 祝福
离线

发帖
15120
蜂蜜
5314
威望
275
宣传贡献值
12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50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7-12-08
看到《林方木圆》的标题,我也在揣度同老爷的寓意,恕我笨拙,看到方和圆,能想到的只是“外圆内方”,没想到居然也算误打误撞的撞上了:)) t~e.LxN  
同老爷谈笑间皆文章,落丫头是深有体会的,原来有这么一位恩师,想想也在情理之中。 t~e.LxN  
虽然是一段表面是淡淡的师生之情,实则却是那么的情真意切,一个眼神,一段思念,浓浓的恩师之情,不言自明! t~e.LxN  
祝福老师!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离线

发帖
15120
蜂蜜
5314
威望
275
宣传贡献值
12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50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7-12-08
引用第3楼梁同于2007-12-07 15:11发表的  : t~e.LxN  
内容实在冗长 t~e.LxN  
自恋了
t~e.LxN  
一气看完,并不觉得冗长:))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离线小筑

发帖
4097
蜂蜜
24244
威望
24
宣传贡献值
176
交易币
0
好评度
105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7-12-08
新河中学,这所乡村名校,名人辈出. t~e.LxN  
校庆前的头天晚上,我们一家四口顶着细雨,去看了文艺彩排. t~e.LxN  
而后,陪着老公和他朋友来了个故园重游. t~e.LxN  
锦鸡山,文笔塔,解放楼,对于老公和他朋友来说,是这样的兴奋,不知又勾起他们多少少年时的回忆. t~e.LxN  
新河中学的一大特色,正如同老爷所说,呼老师为"先生",至今不改.
平和、宁静,一种风轻云淡的美丽......
我的淘宝店:http://chejishi.taobao.com/
离线

发帖
15120
蜂蜜
5314
威望
275
宣传贡献值
12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50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7-12-08
从校庆隔日的十一点中央四套中看到了新河中学的校园几角,直觉就是所特别有文化氛围的学校。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离线梁同

发帖
135
蜂蜜
926
威望
20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99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7-12-10
谢谢美眉们  谢谢你们的祝福 t~e.LxN  
泼皮今日难得学会文明人 t~e.LxN  
泼皮代先生 谢谢你们的祝福 t~e.LxN  
顺祝  美眉们  青春永恒
离线溪畔青篱

发帖
2069
蜂蜜
20015
威望
38
宣传贡献值
169
交易币
0
好评度
183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7-12-11
记得上次我们同学聚会,说起曾经的老师,尊敬之情溢于大家的言表。 t~e.LxN  
这么温文尔雅的人和波皮一点都联系不上:)

http://blog.sina.com.cn/lyjx 溪畔青篱的博客
http://www.fming.net/blog/index.php?uid=2381
快速回复
限400 字节
摄影、文学原创与慈善公益信息平台——蜂鸣网欢迎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