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胡杨树”及“天然胡杨林”的简介
有朋友建议,“作者是否可以从纯植物的角度,为我们介绍一下胡杨树到底是种什么样的树种。如它的生长环境、它的生长周期、它的用途,等等。我想对理解这首叙事诗是有帮助的。”(慵散论坛网友观众发表于 2007-7-16 21:04 )
为此,特选录有关资料如下:
1、胡杨树
《辞海》注释:
胡杨(Populus diversifolia)亦称胡桐。杨柳科。落叶乔木,高达15米。叶形多变异;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之叶全缘或疏生锯齿;卵形、扁卵形、肾性之叶具缺刻或全缘,无毛,带灰色或淡绿色。分布于我国新疆南部、青海柴达木盆地西部、甘肃河西走廊、内蒙古河套地区,多生于水源附近。耐盐碱,生长较快。木材供建筑、板料、家具及造纸等用。树干、枝、叶可提胡杨碱,为西北河流两岸或水位较高地方的重要造林树种。(摘自《辞海》)
资料选录
胡杨在植物界号称是“活化石”。没有一个物种能有像胡杨树那样具有千年的传奇——“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后一千年不朽。”胡杨树是西北最长见的树种,在西北哪怕是最贫瘠的土地上,都可见挺拔的胡杨树。而到过沙漠的人都知道,在广袤的沙漠里唯一能显现岁月峥嵘的就是那傲然挺立了不知多少年的胡杨树了。或成林、或孤枝独立,胡杨树哪怕只有一棵在沙漠里也必是绿树成荫,生机盎然。即便死了,也是傲然挺立、不屈不挠。胡杨属于国家二级濒危保护植物,耐高温抗严寒可在零上45度、零下40度的环境存活。是典型的耐旱植物。
2、天然胡杨林
中国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天然胡杨林是新疆塔里木盆地中的胡杨林,面积达3,800平方公里。
胡杨,秋天最美的树,是一亿三千万年前遗下的最古老的树种,只生在沙漠。全世界百分之九十的胡杨在新疆,新疆百分之九十的胡杨在塔里木。在这里,一边是世界第二大的32万平方公里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一边是世界第一大的3800平方公里的塔里木胡杨林。两个天敌彼此对视着,彼此僵持着,整整一亿年。在这两者之间,是一条历尽沧桑的古道,它属于人类,那便是丝绸之路。
胡杨,是一种悲壮的树。“生存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后一千年不腐”。
①新疆已经实施人工增水保护天然胡杨林
作者: 李志刚 来源:新华网新疆频道 2006-03-23
新华网乌鲁木齐3月23日电 新疆日前启动人工增水保护天然胡杨林工程,希望借空中水资源滋润干渴的大漠胡杨。
新疆的天然胡杨林主要分布在塔里木河流域,约占全世界胡杨林总面积的90%。近几年由于气候变化、人口增加、耕地扩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胡杨林面积逐年萎缩。新疆采取向塔里木河输水、调水灌溉等措施拯救胡杨林,但胡杨林面积仍由20世纪50年代的600多万亩减少到目前的360多万亩。
实施人工增水保护天然胡杨林工程,是针对塔里木河水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造成胡杨林严重缺水的一项补救措施。人工增水将在塔里木河流域建立10个作业区,在每年4~8月份采取飞机作业、火箭作业和人工高炮相结合的方式。作业受益区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胡杨林区自然降水量将增加20%。
新疆人工影响天气部门通过试验,已初步摸清了塔里木河流域的胡杨林区大气、云、水的宏观及微观机制,并在天气、水汽及云层等增水条件分析方面获得大量资料,为胡杨林区增水作业奠定了基础。
胡杨是生长在沙漠中的古老树种,属国家二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有着“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的美誉,被人们称为“大漠英雄树”。(完)(史进编辑)
②毛乌素沙漠发现
陕西省科考人员近日在靖边县考察统万城遗址周边生态环境时发现了成片天然胡杨林。专家认为,在毛乌素沙漠发现出现于1.5亿年前的树种,对研究这一树种及其地质年代具有重要的意义。
被靖边统万城遗址周边老百姓称作“五叶树”的胡杨树,位于统万城遗址附近一个名叫毛古台的地方,1800多平方米的范围内生长着大小50多棵胡杨树,其中20多棵较大,最高的高达16米。专家介绍,胡杨树出现于1.5亿年前,在地质年代上是第三纪的孑遗植物,有活化石之称。胡杨树原本只生长在哈萨克斯坦和中国新疆地区,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胡杨树具有惊人的抗干旱、御风沙、耐盐碱的能力,能在沙漠中生存,并被誉为:“三个一千年”,即活着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后一千年不烂。(资料)
③和田河流域天然胡杨林的生态服务价值评估
胡杨林是干旱或荒漠地区的一种特有植被,它的生存对改善干旱或荒漠地区的生态环境有重要作用。以分布于塔里木河三源流之一的和田河流域的天然胡杨林为研究对象,使用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水量平衡法、市场价值法等方法,评价了天然胡杨林在有机质生产、气候调节、土壤的形成与保护等七大类间接生态服务价值和木材产品、工业原料等2类直接生态服务价值,并分析计算评估结果,结果表明:在和田河流域,面积为3.184万hm2的天然胡杨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平均为6.72亿元/a,为整个和田地区2002年GNP的19.02%。这一结果充分说明和田河流域天然胡杨林在减缓自然灾害、维护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天然屏障和保障作用,对和田绿洲乃至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全局都是极为重要的。
④自治州开始立法保护天然胡杨林
www.xjbz.gov.cn [2007-2-17 8:34:43] 来源:巴州报社
胡杨,被称作“大漠英雄树”,在自治州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塔里木河(简称塔河)流域原始胡杨林的珍贵价值得到了最大彰显:本次会议将审议通过《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塔里木胡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草案)》。这意味着,我州开始立法保护天然胡杨林。
记者采访了新疆塔里木胡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负责人赵峥。他说,目前保护区前景不容乐观。上世纪八十年代,保护区内的胡杨郁郁葱葱,所到之处都是千姿百态的胡杨林原始风貌。这些年来,由于违法开荒、石油勘探和旅游开发还不规范、塔河大堤以外的胡杨和荒漠植被得不到及时灌溉等原因,造成大量的胡杨和森林植被被砍伐,致使胡杨面积下降。
赵峥对即将出台的管理条例充满期待:在巴州人代会上审议条例,效果要远远好于我们保护胡杨的专项行动。至少参加会议的这么多代表和列席人员,都知道了胡杨保护区是国家级的保护区,这对今后我们加大保护力度、生态用水等方面,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记者 刘健)
⑤巴楚 新增7万亩天然胡杨林
作者:朱必义 文章来源:新疆日报网
通过引洪封淤、全面加强管护措施,巴楚县在最近五年里天然胡杨林增加了7万亩。
巴楚县境内的叶尔羌河两岸生长着中国最大一片天然胡杨林,总面积达220万亩。2002年以来,巴楚县林业部门每年利用叶尔羌河的洪水,修堤围堰灌溉胡杨林。通过年复一年引洪封淤,原有的林地胡杨、红柳等植被生长更茂密了,郁闭度大大增加。就连很多原本寸草不生的荒漠地带,随风飘落的胡杨种子也在河水的滋润下开始生根发芽,一天天成长起来。
“胡杨林最密的地方,别说人进不去,就连羊也钻不进去。”巴楚县林业局副局长李广才还说道:“2003年,河水在胡杨林里整整流淌了20多天,我们前去察看林子生长情况,划船要10多个小时。根据我们的估计,五年里全县胡杨林增加了7万亩左右。”
对原始胡杨林的保护还包括各项管护措施的加强。2002年,巴楚县被列为国家公益林保护试点县,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巴楚县出台了《巴楚县国家公益林管护办法》,恢复了28个护林点,新建了4个了望塔,并且将护林员队伍由原来56人扩充到300多人。
为了加强护林员的责任心,县林业部门对护林员实行定人、定点、定面积的管理办法,根据林班的不同情况给每个护林员划定了6000亩—12000亩不等的管护范围,并且将管护质量与个人报酬挂钩。此外县林业部门还给各护林点配备了30多辆用于林区巡逻的摩托车以及GPS定位仪、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通过强化管护手段来杜绝乱砍滥伐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