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2381阅读
  • 68回复

走进新河[共九段,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溪畔青篱

发帖
2069
蜂蜜
20015
威望
38
宣传贡献值
169
交易币
0
好评度
183
只看该作者 52楼 发表于: 2007-06-26
这样的作品看上去非常神似,很不错呢! +`*qlP;  
也许这就是机遇吧。

http://blog.sina.com.cn/lyjx 溪畔青篱的博客
http://www.fming.net/blog/index.php?uid=2381
离线小筑

发帖
4097
蜂蜜
24244
威望
24
宣传贡献值
176
交易币
0
好评度
105
只看该作者 53楼 发表于: 2007-06-27
引用第55楼秋绪2007-06-26 20:36发表的: +`*qlP;  
啥时候请小筑先生与我说说这位老人,好吗?
+`*qlP;  
可以呀.
平和、宁静,一种风轻云淡的美丽......
我的淘宝店:http://chejishi.taobao.com/
离线

发帖
15120
蜂蜜
5314
威望
275
宣传贡献值
12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50
只看该作者 54楼 发表于: 2007-07-02
或许这样的老人是简单而快乐的!因为执着于自己喜欢的事而快乐!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离线纳兰

发帖
550
蜂蜜
10032
威望
30
宣传贡献值
14
交易币
0
好评度
264
只看该作者 55楼 发表于: 2007-07-02
老大这手握得时间可真够长的,图文并茂,顶. +`*qlP;  
+`*qlP;  
上好茶,继续.
离线cai111
发帖
85
蜂蜜
1079
威望
1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1
只看该作者 56楼 发表于: 2007-07-03
引用第55楼秋绪2007-06-26 20:36发表的: +`*qlP;  
啥时候请小筑先生与我说说这位老人,好吗?
+`*qlP;  
+`*qlP;  
好啊老大,我和老人是忘年交呢!
离线纠错

发帖
335
蜂蜜
19439
威望
14
宣传贡献值
67
交易币
0
好评度
37
只看该作者 57楼 发表于: 2007-07-04
口水中,美景加美女。。。。
离线午夜
发帖
3
蜂蜜
720
威望
0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58楼 发表于: 2007-07-05
枉我还是新河人,竟不知新河有如此美景,兀自在外四处寻找。 +`*qlP;  
多谢秋老头的文章,新河将会是我的下一个目标。
离线cai111
发帖
85
蜂蜜
1079
威望
1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1
只看该作者 59楼 发表于: 2007-07-08
午夜是新河哪里的呀?握手....
离线轻烟若梦
发帖
892
蜂蜜
13916
威望
8
宣传贡献值
150
交易币
0
好评度
154
只看该作者 60楼 发表于: 2007-07-09
这新河从风景到人文,洋洋大观呀! +`*qlP;  
根雕的出现,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qlP;  
老大把题材向纵深发展,给大家展示更多的小筑家乡魅力,敬!


轻烟一缕缥缈,亦幻亦真若梦
离线小筑

发帖
4097
蜂蜜
24244
威望
24
宣传贡献值
176
交易币
0
好评度
105
只看该作者 61楼 发表于: 2007-07-10
欢迎来新河玩,导游是免费的........
[ 此贴被小筑在2007-07-10 23:19重新编辑 ]
平和、宁静,一种风轻云淡的美丽......
我的淘宝店:http://chejishi.taobao.com/
离线cai111
发帖
85
蜂蜜
1079
威望
1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1
只看该作者 62楼 发表于: 2007-07-10
现转陈巴石先生的披云山楹联小记,让论坛的朋友对新河对披云山有更深一点的了解,欢迎大家有空过来玩,Cai111定尽地主之谊........ +`*qlP;  
+`*qlP;  
披云山楹联小记 +`*qlP;  
            陈巴石 +`*qlP;  
+`*qlP;  
新河镇得天独厚,拥有小巧玲珑的披云山,可登高望远,可晨练晚舞,可悠游小憩,还可引吭高歌,纵情天外。有此杰作,明朝汤和建造新河所选址于此,功不可没。 +`*qlP;  
古人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披云山确实不高,也无神仙,但有名人足迹,有绝妙好联,有亭台坊池,有祠堂庙庵,风和日丽之时,明月啼莺之夜,晨可听钟暮可听鼓,无仙胜似有仙。 +`*qlP;  
先说民族英雄戚(继光)公祠。此祠坐落在披云山北麓,1990年由鲍三头、顾桂花夫妇四方捐款筹建,祠内楹联荟萃,令人目不暇接。撰者、书者都是名人专家,如铁瑛、张直生、毛孝韬和吴延龄等。各楹联分别从不同角度歌颂戚家军抗倭保民的功勋,供游人凭吊。 +`*qlP;  
现仅介绍门口两联,以飨读者。 +`*qlP;  
迂水崇功百代蒸尝昭旧迹 +`*qlP;  
披云胜景千秋俎豆仰新祠 +`*qlP;  
        吴延龄撰书 +`*qlP;  
御寇仰南塘迂水勋名传万户 +`*qlP;  
论功追岳穆披云俎豆享千秋 +`*qlP;  
        张直生撰书 +`*qlP;  
以上两联,对仗工整,平仄准确,遣词不生,用典不古,比喻恰当,对戚公作了恰如其分的评价,确是好联,值得游人驻足吟诵。联中的“迂水”、“迂浦里”是新河的古属地。“蒸尝”一词中,冬祭名“蒸”,秋祭名“尝”;“俎豆”则是古时放祭品的器皿,此处指祭祀;“南塘”则是戚继光的号。 +`*qlP;  
从戚公祠出来拾级而上,三百来级石阶,到达披云山山顶,上有半间亭,堠遗址,有20世纪末兴建的烽火台。台南石柱上有一副楹联:月近烽烟冷,台高天宇空。此为本市著名诗人新河镇林崇增先生撰书。诗人惜墨如金,使用夸张手法,与其说用了十个字,不如说仅用了四个字,即“近”、“冷”、“高”、“空”,便把不足五十米高的披云山,描写成伸手可揽嫦娥广袖,张口可饮吴刚美酒之地,大有高处不胜寒之感。 +`*qlP;  
烽火台北面楹联是由宁波名士叶元章撰书,联曰:驻马观山雅人深致,挥师却敌上将雄风。此联意蕴深刻,结构精谨。上联写的是晋朝谢家故事。“雅人深致”是谢安对其侄女谢道縕文学水平的评价,同时令人不禁遥想起当年谢安东山再起的情景。他携同侄儿谢玄挥师北战,以少胜多,击败苻坚所率的氏族强敌,保住晋朝江山,所创功勋可与下联挥师却敌、击败倭寇的“东南屏障”戚家军相提并论。“雅人深致”对“上将雄风”,字面上是文武相对,实际上是武武相对,因为两位都是创建丰功伟绩的英雄。   +`*qlP;  
关于烽堠的作用有两种说法,一是戚家军瞭望敌情,指挥战斗之用。二是根据《嘉靖太平县志》记载,朱熹在建造六座洞闸时,只怕各闸水平有高低,淤塞有早迟,所以在烽堠举火为号,刻划统一水平。因朱熹疏浚入海,造闸节流治水有功,后人立庙纪念他。在披云山东邻的六闸村,便有一座海神庙供奉朱熹。庙内也有一副楹联:开源入海追神禹,讲道传薪绍素王。“神禹”指夏禹,“素王”指孔子。此联言简意赅,对朱文正公一生作了一个公允的评价。 +`*qlP;  
从烽火台南下,约走四百级台阶,到了山腰的清风桥。“清风桥”三字,为新河名士项道辉先生所书,字如其人,清明娟秀。“清风”就是清正廉洁的风格,两袖清风是也。它寄托了对社会、政治清明的厚望。站在清风桥上,我不禁想起新河老城隍庙有一副楹联:是是非非地,明明白白天。“地”是指芸芸众生,“天”指疏而不漏的法网,芸芸众生若以身试法,则终将被绳之以法。 +`*qlP;  
下了清风桥登上望江亭,亭南亭北的石柱上,刻有楹联两副,都是我市书法家张直生所书。南联:崇岭北环千树拥,大江东去一桥横。此联为退休教师李圆疆所撰,对望江亭所处的山川形势,作了很好的概括。后来披云大桥落成,好事者开了玩笑,把“一桥横”改作“二桥横”。后来造了“锦锈大桥”,竟又把“二桥横”改作“十桥横”,“千树拥”改作“禾树拥”。好好一副楹联被改的面目全非,景观形象大损。金清大江从源头到入海,何止十桥横架,撰者当初若把“一”字换成“几”字,让读者自己去屈指数桥,当无涂忙改之事了。 +`*qlP;  
北联是已故政协委员邱来璜所撰,联曰:江声入耳何须望,云影当山恰如披。此联是披云山惟一的一幅联,将披、云、望、江四字嵌在楹联的头尾而且与描写对象“望江亭”唱了反调,反“望”为听,妙趣横生。该联用意用词,别具一格,清新别致,毫不造作,当是一副绝妙好联。 +`*qlP;  
离开望江亭,下了百余级石阶,穿过明清一条街,到了闻名遐迩的五拱石砌金清大桥,俗称寺前桥,建于清朝嘉庆初年。桥南桥北,各有桥亭,亭内原本文采斐然的楹联匾额,因风雨侵蚀,文革破坏,如今所剩无几。仅存北桥亭“水不扬波”匾额一方,南桥亭楹联半副。联云:丈夫壮志传题柱。据《成都记》记载,司马相如过升仙桥,题柱曰:不乘高车驷马不过此桥。“题柱”的典故由此而来,有关湮没了的匾额,我的私塾先生潘松法曾告诉我,南桥亭上原有两块匾额,一曰“聚沙成道”,一曰“人无病涉”北桥亭北面石柱上有一副楹联:碑接山前排六六,亭临江中影双双。如今只有这“六”字还依稀可辨。他还说,北桥亭东邻的观音堂里也有一副楹联:虹悬不没青云志,慈驾还成白水文。据《古诗记》记载,春秋齐国宁戚因怀伉俪之恩,每次晋见齐相管仲,都吟着白水诗文,暗示成家安居之意。这便是“白水文”典故的由来。这幅楹联把“造桥虹息”和“平步青云”相提平论,将观音大士描写成月老,玉成人间并蒂莲开。如此开明的好联,实属难能可贵。 +`*qlP;  
披云山楹联琳琅满目,不胜枚举,因限于篇幅,恕不一一介绍。如有兴趣,不妨亲临其境,尽情欣赏。
离线

发帖
15120
蜂蜜
5314
威望
275
宣传贡献值
12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50
只看该作者 63楼 发表于: 2007-07-11
师傅想改行当导游:))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离线秋绪

发帖
24406
蜂蜜
223945
威望
220
宣传贡献值
578
交易币
0
好评度
3060
只看该作者 64楼 发表于: 2007-07-14
   (九)·金清古桥

+`*qlP;  
  从这老屋往东,就进入了新河老街。石板街面,在雨水下闪闪发着光;两旁房屋以木扳为临街墙面,并有可装卸的长条门,无疑这是古老商铺的特征。尽管如今已经大小门紧闭,特别是这样的雨天,除一二个过路人外绝无人迹,但仍可以想见这里当初的辉煌景象。 +`*qlP;  

+`*qlP;  
+`*qlP;  

    二年前的夏天,我从石塘、长屿回黄岩时,曾经在傍晚经过新河。在新河公路桥上正好扭头发现西边晚霞下,一座石拱桥横跨水面,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后来问小筑们才知道,这座桥就是金清大桥。我想,这可能是得名于金清河,而且经这座桥也通往金清镇。

    想必,cai111早就计划好了,从老人屋里出来,他就直接带我们一行穿老街而奔金清大桥而去。老街尽头,向南拐一个弯,就是大桥的桥头,桥头上有一个亭子,到了南桥头看了碑记得知,这叫“水不扬波”亭 +`*qlP;  
+`*qlP;  

 

  我们过了桥,来到大桥南桥头,是另一个亭子,是“人无病涉”亭

 

 

    南桥头亭子的右侧,立着几块石碑。其中一块是大桥桥名的石碑,上书“金清大桥”四个字,字体刚劲有力,右侧写着“县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左侧落款是“温岭县人民政府 一九八八年十二月”。 +`*qlP;  
+`*qlP;  

 

另二块石碑,是此大桥的碑记,其中立于1988年的那一块上面详细地记载着:

 

   +`*qlP;  
+`*qlP;  

  金清大桥,俗称寺前桥,建于清嘉庆初年。五拱石桥,高十二米、长六十四米、宽四点六米,桥面铺砌别具匠心,每个拱顶是平台。平台之间有十道石阶成斜面相联,桥两旁石柱计一百零八根,柱头(圆)雕石狮、荷花、莲蓬,栏板上饰有花卉图案浮雕,神态生动。桥南北两端有桥亭,亭上原有匾额,南曰“人无病涉”,北曰“水不扬波”。在桥梁建筑上具有相当的艺术和科技参考之价值。

另一块碑记,立于2004年,内容更为详细一些。 +`*qlP;  
+`*qlP;  

 

在南桥头,亭子的右侧似乎已经倒了原来的什么建筑,荒芜中长满了野草,与这古桥相衬,让人顿生出一些悲戚来:文物的保护,任重而道远啊! +`*qlP;  

看贴是学习,跟贴是友谊。朋友,你跟贴了吗?
我的个人主页:http://www.hycs.zj.cn/bbs/u.php?uid=2
快速回复
限400 字节
摄影、文学原创与慈善公益信息平台——蜂鸣网欢迎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