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小姑娘秋雪的婚事,老秋可是费了不少功夫,自从知道雪儿跟大漠家孙子盛夏谈对象,他是多方打听,全面了解,总算知道大漠的一些情况。那就是他大漠之称的由来。那时:
军旅生涯开始了,刚开始是给连长当勤务兵,连长的包括家里的一切大小事务都是他跑腿。他人勤快,嘴又会说,做起事来雷厉风行,深得连长一家欢心。一次他刚走不久,命令下达部队出发了,是去剿匪他没有跟上,那一次沙漠剿匪前面还是挺顺利,当战斗结束,部队返回时却遇到另一伙土匪埋伏,人员死伤大半,连长也在撤退时被黑枪打中,人连马摔下一个山坡不知去向。撤回的几个人也是伤的伤,残的残。尕五子看连长没有回来就请求回去寻找,上面的人看他一片忠心也就同意了。他骑上一匹马,再牵上一峰骆驼,带上足够的食物出发了。他知道此次出去凶多吉少,就是上个月,别的连的一个通讯兵出去送信在路上遇到狼,也不知是当时有多少狼围攻他,当别人找到他时,他的冲锋枪里的子弹打光了,在他周围横七竖八的躺着七十二只狼,马和人还被吃的只剩骨头,当时的情景惨不忍睹。可是自他出生连长就是对他最好的人,关心,爱护,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失去连长就是失去亲人啊!他怎么也不相信连长这样的人会死去,自己除非看到尸体。
在茫茫戈壁,他顺着别人所说的方向一个沟一个坎的找,白日里烈日当头,他就像是被放在烤炉上的肉,身上的血液都好像被烤干了,拿的干粮放到嘴里都咽不下去,喝口水也好像是一下就蒸发了,脸上手上都被晒伤了,脸皮脱了一层。晚上寒风刺骨,他把马和骆驼围在两边,趴在骆驼身上睡,怀里紧紧的抱着枪,只要有一丝风吹草动他都警惕的睁开眼向四处张望。他整整在在大漠中转悠了三天,第三天的中午他在一个山坡下找到了还奄奄一息的连长,连长的意识还清楚,看见他,只听他嘴里说着两个字:“驼铃,驼铃...”然后就昏迷过去了。那个景象让他一生难忘,马摔断腿躺在沙梁低下,连长的腿又被压在马身下动不了。连长就靠用嘴吮吸马身上的血维持生命,沙子埋住了人和马的大部分,要是不仔细看,就好像是一个沙堆。连长只有靠常常摇动头来抖掉沙子。他抛开沙子,拉掉压在他身上的马,艰难的把连长拖回部队。在茫茫沙漠,驼铃就是遇难者所盼望听到的天籁之音,也许连长是听到驼铃声在嘴里默默的念叨,或是在他冥冥中盼望着驼铃声的出现。
这次战斗算是彻底消弱了长期在那里猖獗的土匪的实力,保证了一方平安。上级特令嘉奖,他们所在的连集体荣立一等功。尕五子千里救主的事迹也是感动了很多人,轰动了整个部队,再加上连长绘声绘色的讲述,这个“大漠驼铃”的美称就非他莫属了。后来大家都忘了他叫啥,一起都称呼:大漠驼铃。连长因战斗有功提升为营长;也感动了连长一家,连长早就对他另眼相看,自己膝下无子,征求他的同意后就收为义子,取名马福,用了连长的姓。
此事也被他救的姑娘知道了。她那天和尕五子分别就没打算回去,在老家,也没有什么亲人了,她是天府之都四川姑娘,参军前父母就不在了,和同学一起从学校跟部队走的,没想到刚参军不久,就在祁连山惨败中被俘。命运又把她安排到这里。她出生书香门第,是一个独女;父母是一对信佛之人,给她取名善信。她从小就聪明伶俐,长的又是天生丽质,父母视如掌上明珠。从小看着父亲满架的藏书,父母每日里读书吟诗,她是耳濡目染,父亲教她读书,母亲教她女红,样样进步都很快。父亲看她求知欲很强,看看家里已是不可能再教她了,考虑再三才把她送到学校。也就是这个举动才没有让她在空难中遇难。
那天离开尕五子,她就在街上买了一套当地的衣服换上,看到街上有一位老奶奶在乞讨就和她套近乎,知道原来这位老人是孤寡一人,儿女都死了,她就认老人做奶奶和她住到一起,用那些钱给老奶奶做本钱做些小生意来维持生活。自己照顾家,帮助老人。但是她的心却常常惦记着那个救她的人,虽然当时没问他叫什么,可是在这个很小的城市,又是不多的军营里找个人还是简单的。她一有时间就等候在军营外,总算功夫不费有心人,在尕五子出名的时候让她找到了。
“喂、喂你等等!”一天尕五子刚从里面出来,就听有人叫。一回头看见是一个姑娘在前面招手,他左右看看,这里只有自己一人啊。“是叫我吗?”说着他指指自己。
“是啊,就是你,你不认识我了啊?”看他没反应,姑娘着急的说。尕五子满怀疑虑的走到姑娘身边,仔细打量起来,看得人家姑娘都不好意思了,他还在那里一脸的迷茫。
“我就是那天你救的那个姑娘啊!”姑娘看他那样,就赶快说出当时的情况,说完没好气的叹了一声“唉!”
“哦!是你啊,换了衣服,我都不认识你了!”他挠挠头不好意思的低下头。嘴里嘟囔道:“我还以为你早都走了,谁知道你还在这啊。”
“我走,走哪儿去啊,你救了我,我就是你的人了,你不想要我啊?”在善信心里早把尕五子当自己丈夫了,父母的言行让她只有一个信念,好女不嫁二夫。再一个她一个俊俏的姑娘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交通又是那样的不便利的情况下,她怎么可能回到四川。那天看尕五子人老实,又是对自己倾囊相助,她认为抓住他还是比较安全。
无奈尕五子只好把姑娘领到营长家,把情况给干妈一说,干妈也是个爽快人,当时就把营长叫来,把他俩的事给定下了,等待好日子完婚。并让善信住到她家,算是给她一个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