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这篇最新的信息再发到这里,恳请继续得到朋友们的爱心援助! ~}epq6L>
~}epq6L>
~}epq6L>
感谢各界朋友的爱心援助 ~}epq6L>
~}epq6L>
2007年4月28日下午1时左右,我到杭州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看望了两年前的安徽籍同事。当天下午2点43分在搜狐博客和蜂鸣论坛发上了《拿什么来救你,我的爱人!》的转贴文章,求助相识和不相识的朋友伸出援助之手。不得已,我在网上公开了个人的真实信息,并以九年前曾是义务扶贫接力的青年志愿者的材料来证明。 ~}epq6L>
~}epq6L>
截至今天上午九时,我的博客和论坛收到了很多朋友的问候,还接到热心网友的电话。已经收到捐助和义买书籍的钱5234元整,其中直接打入江涛邮政绿卡上2500元整,打到我的工行卡上2734元。4月30日,我转入江涛卡上1300元。因南京军区总医院普外科研究中心住不进去,5月1日下午,他们在余杭镇朋友的帮助下回到余杭,我亲自交上1150元。还有250在我的卡上,因我家小儿昨晚发高烧,今天上午挂盐水,所以没有及时把钱给他们送去。 ~}epq6L>
~}epq6L>
关于网友们对陈爱华没有参加社会保险而得不到医疗保障的疑问,我曾是她的同事,现在向当事人和酒店确定后,向朋友们作一下解释:当初,陈爱华夫妇考虑到在余杭安家买房子生小孩的经济紧张,她口头申请并接受了酒店的现金社保补贴,准备过几年再参保。谁也想不到婚后怀孕六各月却得此怪病。现在他们在杭州余杭“南湖丽景”按揭购买的套房在中介所挂牌等待转让以解困境。得怪病和没有参加社保的她是不幸的,但是,社会上网上知道她的信息的朋友,无论相识和不相识的,没有抛弃她热心帮助她,她也是幸运的。 ~}epq6L>
~}epq6L>
~}epq6L>
大恩也不是一个谢字能表达!在此我和陈爱华、江涛夫妇真诚感谢你们!感谢蓝晨、晚风、傲雪寒梅、 平淡而充实,宁静而致远、并不多余、炎冰心爽、在自己的博文爱心推荐!恳请你们继续推荐!感谢自留地、忠于自己的心、小筑的自写博文推荐和热心来电问候鼓励!因为忙的原因,我不能一一拜访,恳请早已推荐未感谢到的朋友谅解! ~}epq6L>
~}epq6L>
感谢相识和陌生的朋友爱心捐助,银行卡的钱每天都在增加,却不能留言,我只有限的知道几位的朋友汇款,却不能一一感谢,心中非常的不安和感动,恳请捐助的朋友留言告知,来日再感谢你们! ~}epq6L>
~}epq6L>
感谢李茂信先生义卖长篇小说的《静静的胡杨林》,并在多个论坛发贴。感谢……江涛用本子记录着好心人的每一笔救命款。芮迎春感谢朋友们的信任和支持! ~}epq6L>
~}epq6L>
昨日探病得知,虽然,陈爱华未能顺利在南京军区总医院普外科研究中心住院,经江涛的含泪再三恳求确定病情,得知:爱华的病没有癌细胞和肿瘤,需要时间来调节紊乱的生理功能,切除小肠手术前需要先挂一个月的营养液,费用是每天2000-3000元。医疗手术费用和手术后也需要营养液补充,总费用估计在20万——30万元。目前,她已经花了医疗费用近17万元,收到的各类捐款还剩有9万4千多元,医药费用还是很大的缺口。其中,余杭慈善总会和余杭区慈善总会分别送来5000元和6000元,待节后再求助杭州市慈善总会。我已经求助了杭州的“民生热线89912345”,节目是否播出要到节日后再确定。 ~}epq6L>
~}epq6L>
昨天,巧遇接陈爱华夫妇回余杭的余杭镇华坞村村长叶永财,他自始至终关心着这位来自安徽的打工妹,私人借钱两万余元,曾亲自到南京看望,并到处托人为爱华疏通住院关系。 ~}epq6L>
~}epq6L>
因为身边有太多这样的热心人,引用梧桐书屋(李茂信)先生的在凯迪论坛给我回复“我想,不论我们能否创造一个人间神话,但至少我们的真诚足以慰藉需要帮助的人,给他们以生存的勇气和战胜病魔的力量。当我们将自己的绵薄之力汇聚起来的时候,五月的阳光也会更加生动。” ~}epq6L>
~}epq6L>
~}epq6L>
~}epq6L>
特别感谢《城乡导报》、《今日早报》、浙江电视台《1818黄金眼》等媒体的关心。 ~}epq6L>
~}epq6L>
2007.4.3《都市快报》第七版“读者互助”栏目,刊登了江涛的求助电话。 ~}epq6L>
~}epq6L>
2007.4.18《城乡导报》第三版“民生民情”刊登了《拿什么来救你,我的爱人!》。 ~}epq6L>
~}epq6L>
2007.4.19《今日早报》A10版“城事记录”刊登了《怪病让她半年轻了50斤》。 ~}epq6L>
~}epq6L>
2007.4.22《今日早报》第二版“城事记录”刊登了《社会各界伸出援手 医院积极联系专家》。 ~}epq6L>
~}epq6L>
2007.4.23《城乡导报》第四版“民生民情”头条刊登了《浓浓爱心筑起生命之光》。 ~}epq6L>
~}epq6L>
2007.4.25《城乡导报》第三版“民生民情”头条刊登了《社会各界纷纷救助陈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