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是人们排遣心情的好时候,尤其是有着姣好月光的时候。走出家门外,觉得没有了墙壁屋顶的束缚,一呼一吸似乎也顺畅了许多。抬头向天上望去,月挂枝头,顿时觉得有了点诗情画意;而朦胧中,洒在地面上的月光有如铺就的一层薄雪,又仿佛自己站在澄澈的水面上,在微微的晚风中,踏着细细的波痕,耳边似乎有咝咝的响声,飘飘的要直奔月中嫦娥而去了。 然而定下神,双脚还是站在地面上,于是想找出些词句形容一下,好不辜负了这月色。“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纬”说的是屋内,不如“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有色有声,但还是“淡烟笼月,风透蟾光如洗”更能体现出月光的魅力;而“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的月亮则是能与之相伴的生命了。 好句子都是别人的,我的脑袋只有月牙弯弯象镰刀,月亮圆圆象玉盘那般的想象力,那还是小时候课本里学的,比喻虽然浅直,但也算贴切。虽说叫我搜肠刮肚地弄出一两句诗来很费劲,不过赏月的心情还是有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情景在我的头脑里总是一幅温馨的画儿,没有人和我相约,暂且约月亮好了。 月儿就是一位文静的姑娘,永远是那样的温和,不像太阳那样灼热和刺眼,也没有那样外露的锋芒和咄咄逼人的气势。无论月光淡淡的还是朗朗的,都透出无限柔情,让你忍不住要凝视她,靠近她。当清清的月光,从空中轻洒下来,象清清的水一样明澈,仿佛伸出双手就能掬起它,然后任凭它从你的手心一滴滴慢慢地地淌下。那月光照在身上,有如凝露从肌肤直渗入到心里,而月色淡淡的时候,仿佛一位晚妆的嫁娘披着薄如蝉翼的婚纱静静地相伴在你的身旁,没有一丝的娇嗔和做作,在她面前你永远不必带着假面,因为她是那样的纯真。闭上眼睛,你能听到月儿的呼吸和心跳,睁开眼睛,她又随茫茫的白光倏然而去,只从渺远的夜空飘来它含羞的微笑。 漫步月下给人最美的感受是静,惟其静,才让人心止如水,宠辱偕忘;惟其静,又常让人浮想联翩,各有所期。古人最多的是思乡之情,客居他乡的游子常以月寄托深情,八月十五尤甚;而今人却不尽相同了,中秋月圆之时,“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也有,但远不如到超市里挑选月饼来得热闹实在,因为现如今中秋节唱主角的已不是月亮而是月饼了。不是今人不思乡,只是交通如此便利,远在天涯的故乡也已如同咫尺了。我本无离乡之苦,又是心宽之人,没有更多的不如意,不过还是喜欢独自在月夜走一走,只因留恋这随意静谧的氛围,渴望在朦胧中舒展一下身心,流露内心更多的真情,反正月饼我是很少吃的。 ^pa -2Ao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