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录2014.12.20五尖山之行
T<f\*1~^ 依然是行走,依然是周末,冬日暖阳下的行走可谓是极其惬意的,尤其是在一个新的环境中。不知是谁说的:只要有心,处处是风景。或许,这也是我们这帮酷爱行走之人最想收获的。
T<f\*1~^
T<f\*1~^ 五尖山,早就闻名于耳,地处黄岩北洋镇西北的崇山峻岭中,属括苍余脉,其有五座顶峰相连,这五座顶峰上皆由嶙峋怪石,分别为吊船岩尖、龙腾尖、饭蒸岩尖、杀猪岩尖与锅灶岩尖,而我们此行是奔着饭蒸岩尖去的。
T<f\*1~^
T<f\*1~^ 清晨七点,二十七人包了四辆面包车到达尤溪镇哈龙岙村上面公路边的路廊前,下车开始起步。才下车时,仰望山尖,晨阳笼罩山头,又有云雾萦绕。见此景,心情顿觉舒爽万分,欲想拿相机拍摄,又见朋友们已经踏上山道,只能在匆忙之中开启六只脚软件后赶紧跟上,幸亏在不高的山腰处再见美景,才减少几许遗憾。从哈龙岙到小龙潭村(现改为黄龙村)是通公路的,可对我们来说还是喜欢行走在原始山道上,石块堆砌起来的小径就像那些古老的村庄一样散发质朴的气息,而行走在其中的我们,总能或多或少的看到那些留存在旧时光里的斑痕。小龙潭村因村外峡谷间有一颇为壮观的瀑布,瀑布下有一龙潭而得名,村子还行,村中有一山涧,山涧左边是些破旧不堪的老房子,估计没什么人居住了的,村中百姓多住在山涧右边,多是砖瓦结构的房子。其实,此村中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村中戏台前的那副对联,感觉写的挺实在:洞房花烛假姻缘,金榜题名空富贵。
T<f\*1~^
T<f\*1~^ 离开小龙潭村,我们走的是简易公路到达黄岩坪村,当然中间也穿插了一两段的山间小道,在黄岩坪休息片刻后接着爬坡,这坡不高,没走多久便踏上了山公路,有朋友指着右前方的山巅说:“喏,那就是五尖山。”五尖山,这么快就到了呀?带着一丝的疑问,跟着队伍走,双眼不时地四处张望。这里,除了那山巅上的几块大石头之外,似乎没了别的特别之处,心下不免有点失落。养殖场,是我们此行的落脚点,行前有朋友与此地的朋友约好,我们的中餐要在这里解决。进入养殖场(属黄岩的殿厂村),朋友们卸下背包,准备轻装登顶。当然,这登顶是自由的,依个人体力而行,去或不去,随你自己决定。原以为会有大半人借此偷偷懒的,谁想在山道上看了看队伍,哈,都来了啊。问过边上的朋友,还有几个人没上来的?答说,三个。
T<f\*1~^
T<f\*1~^ 登顶之路看似简单,也就两三百米高,起初山道的路况不错,石块铺就的石级路,虽不是很规则,却挺干净的。到了半山腰后,石级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人多高的毛草杆,路给侵占了,我们得从中钻过去。毛草杆最易伤人皮肤,可怜的我们竟然没想到这些,将从家里带来的手套头巾之类的必备品全给扔在背包里了,此时真得是苦不堪言了。钻过茅草丛后,以为会好了,谁想在临近顶峰的那段坡是杂木丛林,丛林中虽说有条被踩出来的小路,却是荆棘多多,在这一段坡上估计我是最惨的,或许是我衣服的缘故,荆棘如同爱上了我似的,没走两步,不是袖子给勾住了,就是头发给勾了,让我急不得,恨不得,只能一路求救于边上的朋友。“到顶啦”!远远地就听前方的朋友在叫喊,好兴奋哪!站在悬崖上,俯瞰群山的感觉真好。“咦?他们怎么到那了?”有朋友在对面的山崖上向我招手,让我们过去。有朋友说,不过去了,那上面怕怕的。我可不怕,都到这里了,最后的顶峰怎能不上?穿过短短的箬叶林,将登山杖倚石而放,自己手脚并用,一两分钟就爬了上去。站在悬崖边,沐浴在阳光下,仰望头顶上的蓝天白云,远眺山里山外,那连绵起伏的山峦,那层次分明的梯田,这一切,好美!这就是所谓的饭蒸岩吗?是的。我们再一次站在了山之巅,朋友快乐地摆着相机、手机,各自展示着自己的笑脸,还不时地摆上一个酷酷地Pose。
T<f\*1~^
T<f\*1~^ 登顶结束是此行的午餐。午餐由朋友的朋友搞定,我们进入餐厅时,桌上已经摆好美味佳肴,先一步到的朋友已经开吃。看着桌上的那些菜,好馋人哪,有萝卜骨头汤、炒豆面、咸猪肉、豆腐、青菜、猪血、芹菜炒山菇,太美味了,一个个吃得赞不绝口,驴行之中能享受如此美味,足以!只是饭后我们想要结账时,老板执意不肯收钱,这让我们很是过意不去,唯能再三表示感谢。
T<f\*1~^
T<f\*1~^ 出了养殖场,听从老板的指点,我们改变原计划,将下山回哈龙岙的行程改为走黄岩下厂到麻车头村,再去走一走义城岭古道。从殿厂到下厂是一段极为陡峭的下山路,以石阶为主,石阶之间落差较大,几乎每格都有二三十公分高,刚开始下山时感觉还可以,越走越觉得脚下有点打颤,这一路走得神经紧张,不敢拍照,生怕一不留神,脚下出错。下了坡后,从下厂村到麻车头村是一路的水泥路,但大伙担心时间来不及,所以依旧迈着大步往前走。麻车头村外就是长潭水库,这是我们始料不及的,尤其是水库边上的水杉林。今年冬季我们没去小芝观赏红树林,不曾想在此看到了。回来后有朋友说,这里的水杉林不及小芝的有规模,可我并不这么认为,长潭水库边的水杉林很美,因为它有水的衬托。长潭水库的水也出乎意料得美,第一次见到水库里的水还能有如此激荡的浪头,而且在水岸边能见到两种层次分明的水面,由绿及蓝,在配上这岸边一片深红,能不以“美”言之吗?
T<f\*1~^
T<f\*1~^ 在进入义城岭古道前,队中有朋友建议去边上的潮济古村走走,可还是担心时间的问题给忽略了。联丰村岭脚堂自然村前,听见几位坐在家门口的老人说:“他们肯定是去义城岭的”。闻之,赶紧冲着他们笑笑,并承认是准备去古道的。老人热情,告知进山之路,以及古道共长十里,分为上五里,下五里,到义城岭岗头有村子等等。或许是山道上的枫叶落得差不多了吧,古道游人稀少,此时阳光已斜,暖暖地撒在古道上,那些依稀挂在树上的残叶或红或黄,但仍不失一道风景。古道蜿蜒而上,石阶平缓铺就,落叶堆积,或厚,或薄,让这少有行人的古道充满了诗意。然而,当我们这么一群野驴子到来之后,古道便灵动起来,朋友们的欢笑声飘荡在这山间,那一步一步轻快地步子叩响了古道上的每一块石头,每一片叶子,以及每一寸或沉睡或苏醒着的土地。我想,快乐是可以传染的吧。有朋友说:这里,真得很美,如果我们早来半个月,这里会是怎样?相约来年吧。岗头,是黄岩和临海的分界地,岗头上有村庄,属黄岩区域,驴头说能在边上看到五尖山。似信非信,忙拉着驴头去瞧,嘿嘿,还真是的,放眼看去,远处群山间,五尖山的吊船岩尤为突兀。过岗头,往下即是临海境地,临海边的义城岭古道自然没有黄岩那边的好,路面狭窄,也无几棵像样的大树,却极为原始风貌,穿梭于山林之间,一直通往临海尤溪镇的岭脚金村。
T<f\*1~^
T<f\*1~^ 岭脚金村,到过多次。村中多建新房,但不失古旧之处,村中有溪,溪上有桥。由于冬天时日短,此时暮色已起,我们只是走了走一个三进式的庭院。庭院内房屋几近颓废,倒是那道地还不错,鹅卵石之间,青苔苍翠,很有几分古意,料想此处昔时之富裕及奢华。走出庭院,则见石屋三两排,没去细观,只因归家心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