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济行·公路边的九旬阿婆
5月12日,星期天,晴朗天气。这天,是我与阿伟约定去爬灵石山的日子,老伴说她也一起去。
一早,潮济周围山峦聚集着一片雾蒙蒙。六点过,阳光的作用下,周边山峦的雾气开始不停地移动、凝聚,慢慢地,雾气变成块、片、条等各种形状,四周的山峰慢慢地露出倩影,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案。
说好六点半在大兴的店里集合,我们到大兴处时,阿伟早已经等在这里了。
匆匆地用过早点,驱车出潮济村口,进长决线老路,往黄岩方向行驶约二公里,左侧一个树有“灵石中学”路牌的路口拐入,发现这路口坐着两位上了年纪的阿婆。
他们佝偻着身子,依着路边的水泥墩而坐,各挎一只口袋,似乎是在等什么,我想应该是在等车吧。可是,大清早,乡村路口,一块大石头,两位阿婆……这里有故事,我的脑子里飞快地想着。
心想手到,转动方向盘,靠边,停车。于是,有了下面这个故事。
OV[-m;h|
1. 等我停好车子,拿起相机跑过来,两位阿婆的身前多了一辆面包车。一位阿婆正在与面包车驾驶员对话,另一位阿婆还没站起身来。
OV[-m;h|
OV[-m;h|
2.她们从随身的袋子里取出东西,递给车子里的人。原来,是几顶草编的帽子。看来,这是她们领料加工的产品,今天等在这里,是为了交货。
OV[-m;h|
OV[-m;h|
3.驾驶员在车子里仔细地察看着阿婆们递上的帽子。
OV[-m;h|
OV[-m;h|
4.阿婆们在车子外,一幅期待的模样;驾驶员验收了帽子后,又与阿婆们说了几句什么。
OV[-m;h|
OV[-m;h|
5.接着,从车窗内递出两张20元的纸币来,只见阿婆说了几句什么以后,收了起来。
OV[-m;h|
OV[-m;h|
6.突然,车窗内又递出一些白色的帽料,两位阿婆在仔细地翻看着。
OV[-m;h|
OV[-m;h|
7.其中一个阿婆接了一扎白色的帽料,另一个阿婆没有要。
OV[-m;h|
OV[-m;h|
8.车子向潮济方向开走了,我与阿婆进行了简短的交流。前面这位阿婆今年90岁,家住其手指方向的梓浦。另一位阿婆告诉我,她今年85岁,家在灵石。梓浦、灵石,还有横山下同是联群行政村,过去都属潮济乡。
OV[-m;h|
OV[-m;h|
9.两位阿婆手脚灵活,耳聪目明,平时坚持做些手工艺品以补日常开支。我问政府每月有多少补贴?她们说有110元,再加儿孙们也会给她们一些零用钱,过过生活还有人情来往的,也就差不多了。可是,习惯劳作的人,闲不住的。每天编编帽子,还活动活动身子骨。我问一天能编几顶帽子?编一顶能赚多少钱?她们说:“哪能编几顶呀,一天能编好一顶就不错了。每顶有3元加工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