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济行·乌饭麻糍(二)
第二天下午,阳光明媚,难得的晴好天气。
我正在小憩,婷花来敲门:“他们来叫你了,说现在上山摘山炒米去。问你去不去。”
我赶快出来,再满正坐在外间。知道我要跟他们一起上山,他就回到新街那边召集人去了。
稍等了些时候,婷花说可以走了。出得门去,看到新街口那边有四个人,分别拿着篮子、口袋,个个身别柴刀。与他们会合后,顺着潮济往胡村岭的古道,过原路廊(现为老爷庙,尚存古路廊遗迹),不远处即是潮济村的山田(山名),一行5人相跟着上山而去。
Yu?95qk tP
Yu?95qk tP
、
Yu?95qk tP
上山不久,眼尖的再满、阿青嫂都先后发现了目标,赶过去摘了起来。再往上,柴草渐繁盛,小路渐渐地消失,大家得靠双手抓着柴枝攀援而行,一不小心就会滑滚而下。观望四周,大家对这爿山也不免失望了起来,都觉得选错了地方,因为难得遇上几株小小的“山炒米”。
Yu?95qk tP
Yu?95qk tP
Yu?95qk tP
Yu?95qk tP
我一手捧相机,一手抓柴枝,更是要小心异常。有时,为了拍照,会落后他们一些距离。特别是上到半山腰以后,树林加藤蔓遮蔽更是难辨东西,当我离开他们目极范围时,就会传来“秋老,在哪里”的叫声。
再往上,越来越难攀援了,在一株很大的杨梅树下,才得以处身在一个比较空旷的较平缓坡上,心情感觉立时宽松了许多。
大家聚在一起,我对再满说:“一起攀爬了这么些路,我还不认识他们几位呢,大家自我介绍一下吧!”站在对面的较年轻、扎着马尾的中年妇女爽朗地说:“大家都叫我阿庆嫂!”我不免叫起来:“阿庆嫂(虽然听成了“阿庆嫂”,但事后终明白了是“阿青嫂”),原来就是你呀!听婷花许多次都说到过你。”我想,一定是因为她爽朗大方与能干,才会有这样的雅号。我把脸转向身边的村民:“这位兄弟呢,怎么称呼?”他还在沉默或是思考中吧,阿青嫂就叫了起来:“他叫老板!”又指着她身侧的姐妹说:“这位是阿珠。”果真是快人快语,人如其名。
Yu?95qk tP
此处想再向上,可惜无“路”可攀,只好沿着种杨梅的山坡往下走。在下半山处,心有不甘的他们,稍作歇息,又沿着一条横着的小小路印而去……
回到家来,有村民告诉我,这样多的山炒米,够做五十斤糯米。而明天,根本不需要做这么多,做二十五斤足够了。
Yu?95qk tP
当晚,我与阿勇,还有刚认识的博士生阿伟相约散步,一起往永宁江而去。将要行近江边时,接到电话,赶快往回赶,拿上相机与脚架就去了新街。
Yu?95qk tP
一群男女老少,正围着一个被洗干净了的大青石捣臼,我稍微观察了一下环境,要求增加一下光线。附近的一个村民朋友马上去对面家里拉来了电灯,悬在青石捣臼的上方。等我架好相机,大家轮流着上阵,捣起山炒米树叶来。这活儿,不太容易,而且累人。重了不行,轻了效果不好,还得注意避开在翻叶子的人的手,以免造成意外。
Yu?95qk tP
Yu?95qk tP
Yu?95qk tP
等到捣碎了叶子,大家不约而同地轻叹:“好香啊!”果然,一股清香,不知不觉地袭进鼻腔而来。
下一天的早饭后,又去老街方向转悠,两个多小时不知不觉地就消逝了。回到住处时,婷花说他们来叫过我了,一切全部就绪,就等我到。
Yu?95qk tP
Yu?95qk tP
Yu?95qk tP
待我赶过去,果然看见在捣臼的不远处,架起了铁皮炉子,火正旺着,炉子上方的铁锅里,有一个炊饭用的饭甑,里面的糯米高出来形成一个堆堆。我说:“这米还是白的哪?”再满说不急,过会儿就会变成乌颜色了。
Yu?95qk tP
果然,不久后,眼看那米粒由下而上,慢慢地开始变颜色,直到快要全部成了乌色调时,再满拎起盖子盖上,大约只有二三分钟吧,他就掀去盖子,端起饭甑往捣臼里倒了下去。当然,我不忘赶快把镜头对准了捣臼,记录下那个时刻与形状。
Yu?95qk tP
理所当然似地,再满在捣臼旁放了一桶冷水,就蹲在捣臼旁,准备着做翻糯米团的活儿(这活儿不是轻松的,那糯米团可是滚烫的哪),与我同年的黄米华,在捣臼的另一旁站起了马步,操起手锤头高举过头顶……
Yu?95qk tP
Yu?95qk tP
Yu?95qk tP
Yu?95qk tP
Yu?95qk tP
这次的捣,就不一样了,手锤头落下时,必须是用力的,因为25斤糯米已经是粘成团,不会向外四溅开去。等到要捣成糯米粉团的时候,旁边早就架好的面床板的正中间,已经铺上了一层黄灿灿的粉。只见米华停下手中的手锤头,再满躬下身来,用双手插进捣臼底部,用力捧起糯米粉团就往床板中间的黄粉上放。等糯米粉团自然塌下去稍成扁平状后,就有人拿起一个筛箩,在上面又散上一层厚厚的黄粉。这时,我才有机会询问得知,这黄粉是松花粉。
Yu?95qk tP
Yu?95qk tP
Yu?95qk tP
Yu?95qk tP
Yu?95qk tP
Yu?95qk tP
Yu?95qk tP
Yu?95qk tP
Yu?95qk tP
Yu?95qk tP
事后,我对松花粉进行了“摆渡”。原来,松花粉是中国医学宝库中的药食兼用花粉品种,作为中国传统药材,其药食兼用的历史已逾千年。松花粉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全部天然维生素以及多种酶,能增强皮肤代谢,增加皮肤弹性,延缓皮肤衰老。它有护肤与美容、抗衰老、抗疲劳、控制体重的功效,还有助于心脑血管的养护。
再满又拿起一根圆圆的长棍子,把这团糯米粉团压薄,成长方形状,面积大了后,米华也前来配合,约压至一公分半厚时,就基本算完成了。
Yu?95qk tP
Yu?95qk tP
稍顷,“老板”操起刀来,切了一长条,再在这切出的长条上,横切成一块一块的长方形状,送给周围的人品尝。这时,大家还特别想起了住在这附近的,潮济年龄最大的94岁老阿婆,米华拿起两块乌饭麻糍送了过去。
Yu?95qk tP
Yu?95qk tP
Yu?95qk tP
这是一个大家合作的过程,而且是相当默契的协同。美食,与大家分享,才是真正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