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080阅读
  • 16回复

议题二:《关于谁点了鸳鸯的一点议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怡红公子
 

发帖
1126
蜂蜜
1775
威望
31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4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6-04-01
  吉庆儿的帖子中说元春乱点鸳鸯肯定另有隐情,言下之意已经认定点鸳鸯的就是元春。但是吉庆儿所说的隐情,对我这个红楼末学来说是一把打不开的锁,既然找不到隐情,我就希望能从反面来说这件事,希望能对寻找隐情的人有所帮助。关于点鸳鸯的人我又写了一个反帖,和大家一块找。 "v1(f|a  
  关于谁是点鸳鸯的人,从《红楼梦》书中来看可能有四个人:贾母、元妃、王夫人、贾政。 "v1(f|a  
  先说贾母和元妃。宝玉的婚事在《红楼梦》前八十回没有写到,续写的四十回中宝玉成亲是在第九十七回,而元妃薨是在第九十五回,而且续写的部分最后是由贾母定了宝玉的姻缘,这一部分被指为误笔。宝玉的婚事关系到点鸳鸯的人,而判断宝玉的婚事三个时间比较关键,那就是黛玉、贾母、元妃三个人的死亡的时间。黛玉之死在续写里是第九十八回,也就是宝玉成婚之后,这个时间我认为有误,原作中第五十八回曾写了藕官祭奠的官的一段道理:‘这又有个大道理。比如男子丧了妻,或有必当续弦者,也必要续弦为是。便只是不把死的丢过不提,便是情深意重了。若一味因死的不续, 孤守一世,妨了大节,也不是理,死者反不安了。我认为这段话暗示了黛玉死在宝玉成婚之前,也是宝玉在黛玉死后为什么和宝钗成婚的一个依据,而不是像续写的那样宝玉是在失玉失智的情况下成婚的。如果元春在黛玉死后点的鸳鸯,那根本就谈不到乱点了这个问题了。贾母的死亡时间可以根据第五十七回紫娟与黛玉的一段话判断:“倒不是白嚼蛆,我倒是一片真心为姑娘.替你愁了这几年了,无父母无兄弟,谁是知疼着热的人?趁早儿老太太还明白硬朗的时节,作定了大事要紧. 俗语说,`老健春寒秋后热',倘或老太太一时有个好歹,那时虽也完事,只怕耽误了时光, 还不得趁心如意呢.公子王孙虽多,那一个不是三房五妾,今儿朝东,明儿朝西?要一个天仙来,也不过三夜五夕,也丢在脖子后头了,甚至于为妾为丫头反目成仇的.若娘家有人有势的还好些,若是姑娘这样的人,有老太太一日还好一日,若没了老太太,也只是凭人去欺负了.所以说,拿主意要紧.姑娘是个明白人,岂不闻俗语说: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这段话透漏出的信息是---贾母倾向宝黛的婚事,而且黛玉的《葬花吟》中有“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词句,如果贾母在世,又怎么让黛玉这个孤女受如此的煎熬呢,那么就此推断贾母很可能是先于黛玉而去的,她既然支持木石奇缘又先去世,乱点鸳鸯的当然也不会是她。元妃死在续写的第九十五回,是在贾母之前,我认为这个先后顺序比较合理。从作者的悲剧效果来看,他一定不会让贾母这个老祖宗安然而逝,对贾母来说最大的悲剧就是让她亲历家族没落、大厦倾倒的痛苦,而正是元妃的死宣布了贾府的没落,因此,我认为元妃死在贾母之前。既然如此,就不会是元妃点了鸳鸯。 "v1(f|a  
  王夫人书中写她是佛爷,不太理家事。但是这个佛爷却是个恨角儿,她是轻易不出手,出手必杀人。书中描写了她两次发威,结果是含耻辱情烈死金钏儿、俏丫鬟抱屈夭风流,一个含耻辱,一个抱冤屈,可见她那佛爷只是个面具罢了。王夫人不支持宝黛的爱情,这个观点可以从晴雯身上来找。第七十四回查抄大观园王善保家的进谗言害晴雯关于王夫人有过这样的描写。“王夫人听了这话, 猛然触动往事,便问凤姐道:\"上次我们跟了老太太进园逛去,有一个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象你林妹妹的,正在那里骂小丫头。我的心里很看不上那狂样子,因同老太太走,我不曾说得。后来要问是谁,又偏忘了。今日对了坎儿,这丫头想必就是他了。”当晴雯称不在内室服侍宝玉时又有“王夫人信以为实了,忙说:\"阿弥陀佛!你不近宝玉是我的造化,竟不劳你费心。既是老太太给宝玉的,我明儿回了老太太,再撵你。\"因向王善保家的道:\"你们进去,好生防他几日,不许他在宝玉房里睡觉。等我回过老太太,再处治他。\"喝声\"去!”,从这两段话里影射了王夫人对黛玉。在元妃死后,贾母过世,贾政为人迂腐昏聩,没什么主见,恐怕经不起耳边吹风。这时候宝钗因为薛蟠的事发失去秀女的资格,王夫人又大权在握,又有王夫人和薛姨妈的姐妹关系,完全有可能由她主导了宝玉和宝钗的婚姻。因此,我认为最后王夫人点了鸳鸯谱. "v1(f|a  
  这么多推断累加上去真是辛苦啊,而且肯定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请林姑娘和各位准备好板砖的朋友出手吧。
[ 此贴被怡红公子在2006-04-25 22:11重新编辑 ]
离线倔芦苇
发帖
208
蜂蜜
1312
威望
6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15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6-04-01
RE: 《关于谁点了鸳鸯的一点议论》
我认为楼主的这段话很有道理:"原作中第五十八回曾写了藕官祭奠官的一段道理:‘这又有个大道理。比如男子丧了妻,或有必当续弦者,也必要续弦为是。便只是不把死的丢过不提,便是情深意重了。若一味因死的不续, 孤守一世,妨了大节,也不是理,死者反不安了。我认为这段话暗示了黛玉死在宝玉成婚之前,也是宝玉在黛玉死后为什么和宝钗成婚的一个依据,而不是像续写的那样宝玉是在失玉失智的情况下成婚的。" "v1(f|a  
从楼主的分析中看的出,楼主对<红楼梦>已经知之很深,为了大家的分析做了充分准备.我也会认真思考这个议题. "v1(f|a  
如果楼主能够把"点鸳鸯"改为"点鸳鸯谱"就更好了,因为容易让人误会这里边还有贾母的丫头鸳鸯的事.刚看此帖时,我就看得"晕"了.
2条评分
吉庆儿 蜂蜜 +10 - 2006-04-01
吉庆儿 蜂蜜 +10 - 2006-04-01
离线色眼

发帖
307
蜂蜜
1740
威望
15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30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6-04-01
RE: 《关于谁点了鸳鸯的一点议论》
我赞成林丽美媚的观点(参见林丽<请教怡红公子~~~~>一帖)
离线怡红公子

发帖
1126
蜂蜜
1775
威望
31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45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6-04-01
RE: 《关于谁点了鸳鸯的一点议论》
看到色眼发了新帖,这就去看.
离线吉庆儿
发帖
492
蜂蜜
3192
威望
46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98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6-04-02
RE: 《关于谁点了鸳鸯的一点议论》
呵呵,公子的题目已经更改后就不跑题儿了。他的这种思路是可取的,逆向思考也是一种好方法。
离线怡红公子

发帖
1126
蜂蜜
1775
威望
31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45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6-04-03
RE: 《关于谁点了鸳鸯的一点议论》
朋友们的建议很准确。
离线色眼

发帖
307
蜂蜜
1740
威望
15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30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6-04-05
RE: 《关于谁点了鸳鸯的一点议论》
呵呵,虚心使人进步.
离线怡红公子

发帖
1126
蜂蜜
1775
威望
31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45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6-04-05
RE: 《关于谁点了鸳鸯的一点议论》
此言不虚啊!
离线色眼

发帖
307
蜂蜜
1740
威望
15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30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6-04-14
RE: 《关于谁点了鸳鸯的一点议论》
公子进步很快.
离线小筑

发帖
4097
蜂蜜
24244
威望
24
宣传贡献值
176
交易币
0
好评度
105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6-04-14
RE: 《关于谁点了鸳鸯的一点议论》
学习也使人进步哦!:))
平和、宁静,一种风轻云淡的美丽......
我的淘宝店:http://chejishi.taobao.com/
离线林丽
发帖
390
蜂蜜
1698
威望
20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58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6-04-15
RE: 《关于谁点了鸳鸯的一点议论》
对对,都够谦虚的了.
离线怡红公子

发帖
1126
蜂蜜
1775
威望
31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45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6-04-25
绕了很远,总算看到了终点。
离线倔芦苇
发帖
208
蜂蜜
1312
威望
6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15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6-05-01
到了爪洼国?
快速回复
限400 字节
摄影、文学原创与慈善公益信息平台——蜂鸣网欢迎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