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我与一网名叫“狗杂种”的人,就应该取一个什么样的网名时发生过争论,为此还写了一篇姓名趣谈。最近发生的两件事,让我还想就人的名字这个本不该发生歧义的事,再写一点。
第一件是生活中的事。我有一亲戚来我家做客,闲聊时他对我说,他有一亲戚,生了个二胎,孩子都两个多月了还没有取名字,原因是家里人意见不统一。据说,为了给孩子取名字,家里原有的一本字典不够用,跑到书店买了几本,做到人手一册。真是滑稽。我问为什么不能统一呢?亲戚说,是他们的出发点不一样,有想从五行取的,有想从意义取的,有想从实用起的,还有想从时髦起的。这就难了,即便是跑到南天门找玉皇大帝仲裁,我看也不会有结果。
第二件是网络里的事。宋史爱好者如同宋史一样纷繁杂芜,斗争不断,于是,有人就开始羡慕元史爱好者的社区来,说你看人家,心齐的很,研究成果也多。有一次我溜进去看了,却发现里面也是斗争不断,其中,有观点认为元人为了愚弄汉人,不让汉人取名字,还举例说明,搬出了明初那些名人的名字来印证,什么朱重八啊,汤五一啊,曹六啊,等等。
谈到名字问题,我觉得先要把阶段或阶层搞清楚,这样去谈就不会乱。什么阶段或阶层呢,一,出生时及出生时所在的阶层;二,使用时的频率及阶层的变化。
就拿朱元璋来说,他本名朱重八,出生在最底层,取重八之名顺理成章,大家也觉得正常,农家孩子,老大、老二、老三,接着排就是了,做父母的就那水平,也省事。可是呢,当他混世以后,而且混的是大事,那么土气的名字就显得不入流了,这就像一个常常出入夜总会的人,起码也要穿个小名牌的衣服一样。
由此可见,人的名字应该是可以改的。现在大家对名字这么重视,也是现代社会户籍管理落后的结果。孩子一出世,一般只能去取一个名字,实行名字终身制,要是改个名字,还要本人写申请,户籍所在地派出所签意见,分局分管局长签字。这也罢了,不就多跑点路嘛,还是能办的,可是,听说一般是办不下来的,个中难点我也不是很清楚。
网名就随便的很了,叫什么的都有。就我本人来说,因为我最崇拜自贡,羡慕天空之大,故名端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