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e,"^>T
今年是牛年,牛被设计成各种形象出现,网络,报刊,大街小巷,商店铺面,衣服饰物上都有牛,真可谓牛的世界。元宵灯节更是牛唱主角,劲牛,金牛各有姿态,尽展风姿。 7~e,"^>T
7~e,"^>T
但是我说的却是真正的牛,而且是我们常常关注的奶牛。这种牛体壮,个大,食量大,奶量也大。它全身黑白两色,有些地方也称为花牛,它们可是混血儿,有外国血统,所以对于养牛的人来说,这些牛各有出处,有新西兰的,荷兰的,美国的等等吧。饲养这些牛也是很有讲究,从饲料的配置,饮水的温度,室内温度的控制等一系列需要注意的事项。 7~e,"^>T
7~e,"^>T
今年回老家,有幸看到牛生犊,也参与其中,让我记忆犹新。我们常喝牛奶,却不知道奶牛生产中的艰辛,也不知道奶农在牛生产中付出的劳动,这次我可是深有体会。 7~e,"^>T
7~e,"^>T
牛的预产期到了,可是每日里早等晚等,总没有生产的迹象,在寒冷的正月里,为了照顾牛生产,人不说白日里一次次去看,在夜里也要多次的起来观察。真是焦心啊,全家大小每个人都不时的往牛舍跑,也不知跑了都少趟。 7~e,"^>T
7~e,"^>T
“牛要生了!”听到小侄子这声叫,时间是晚上二十点刚过。我们几个人同时往牛舍跑。(每年有牛医生给接生,弟弟也是养牛多年,经验丰富,可是现在他在医院陪护,邻居几个养牛的人也不在,这个时间正好是在过年期间,叫哪个,哪个都不在,牛医生也在外拜年回不来。)所以只要是能帮上忙的人都来了,按年龄大小分这里有七十多岁的老娘,我,小侄子,侄子的新媳妇,侄女,儿子,女儿。这其中还有四个是没有见过牛生产的。看看我们这个队伍,除了老娘和我平均年龄不到二十岁,强大吧?呵呵!可是没办法,只有这些人。小侄子虽然没接生过,可是见过,此时就义不容辞充当接生员,我和儿子做助产员。别人都是候补队员。看到牛脚出来,小侄子把绳子拴在牛脚上,让我们三个往外拽,随着我们三人一起用力两次,小牛就从大牛肚里出来了。头一出来,身子就滑的很快,说时迟那时快,小侄子不管黏糊糊的牛犊多脏,根据以往经验一下就把牛犊抱在怀里(要是不接住,小牛下来就有被摔断腰的可能)。我赶忙用双手抓住牛头,哎呀,很滑溜,粘液粘了我满手。他按学过的知识拿起牛头掏嘴里的粘液,可是小牛没反应,气不通。立刻叫人拿来绳子把后脚拴上,绳子的另一头甩过房梁,这个动作也是多次才成功,多亏老娘用铁锨举上去,(可是忙乱中忘了把搁在房梁上的铁锨取下来,造成了后面的小牛下来,铁锨也随着下来有惊无险的一幕。)我和儿子才从那头抓住绳头,两人一用力才把小牛吊起来。一起来小牛就通气了,又立马放下来,此时铁锨从房梁上掉下来,砸在小侄子与小牛的间隙中。大家一阵惊呼,“啊!”铁锨被侄子捡起来重重的摔出去。谁也没有怪他。 7~e,"^>T
7~e,"^>T
好漂亮的一头小牛,四蹄白,浑身黑中带几点白,眉心正中一块大大的逗号样白点,可爱极了。也许是我们亲自接生的吧,我们几个围在它旁边赞不绝口。小侄子说:“哎,忙乎了半天,是头公牛!”我也感觉很失望。公牛生下来就意味着不值钱,得马上出手。不然越养越赔钱,这是规律。这时快二十一点多了,高原的温差很大,小牛在瑟瑟发抖。小侄子和儿子各抓两条腿把小牛提起来,走过后门放到一堆事先准备好的干草上,小侄子从小牛腹部找到脐带样的东西问我:“娘娘,把这个要扎住吧?” 7~e,"^>T
7~e,"^>T
我哪知道啊,可是现在我可是他们的主心骨,我可不能乱了阵脚,就装着很在行的说:“就是!”其实我心里七上八下,但愿没错!心里想:孩子生下也要把脐带扎住,牛也一样吧。随着就让孩子们找来一根红毛线把脐带扎起来了。用一块干抹布擦拭小牛身上的粘液,还是不行,这时邻居养牛的一个人来了,我赶忙问他:“脐带是不是这样扎?”他说:“是啊,也可以不扎。”他那里知道,我是为了安心啊。问过了我悬着的一颗心就放下了。他建议用草灰搓擦,此时忙坏了后备队员们,扶筐的,挖灰的,擦拭的,找绳子的忙个不亦乐乎。我根据邻居的吩咐赶快找了一块厚布给小牛裹在背上。邻居说:“是一头母牛。”我说:“刚才说是公牛!”小侄子不好意思的说:“刚才太紧张了,没看清。”一家人听说是母牛,个个脸上露出笑容。小牛开始极力挣扎想站起来,牲畜就是这么不简单,才从妈妈肚里出来多长时间啊,它就开始顺着牛妈妈的叫声要起来。 7~e,"^>T
7~e,"^>T
接下来就是给大牛喂水了,有早已准备好的药草加红糖水放在炉子上。喂完水,就等着挤初乳,初乳下来就要用自制的奶嘴给小牛喂奶。要是不挤着喂,说是奶牛就不让人挤奶了。夜里十二点一次,凌晨三点一次。这都是老娘告诉我的,我在牛生下就放心睡觉了。 7~e,"^>T
7~e,"^>T
第二天我们吃上了正宗的牛初乳,浓浓的奶香立刻在我们嘴里弥漫。走到院子,小牛跟着小侄子走,我开玩笑的说:“你是小牛的妈妈!我儿子是第二个妈妈!因为小牛只知道你们给它奶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