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5331阅读
  • 15回复

大唐岭记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秋绪
 

发帖
24406
蜂蜜
223945
威望
220
宣传贡献值
578
交易币
0
好评度
306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7-10-07
— 本帖被 秋绪 从 『散文随笔』 移动到本区(2012-02-22) —


      从家谱中得知,自己是徐偃王的后裔。第N代祖宗在宋朝时从台州桃花源迁往仙居凤仙桥,才过一代就再次迁往丽水地区缙云县。调来黄岩后不久,从县志中才得知徐偃王曾经在战败后逃到浙江并在黄岩一带建国。所以,我常笑称自己是返里归宗了。

  1999年,我在《追忆伯父徐琮》一文中,对此曾有过简要的叙述:“我的伯父名品、字子员、讳琮(1907-1994),是曾在黄岩大唐岭建都的徐偃王之后裔,据《徐氏宗谱》记载,偃王的第36世孙承四公,从台州桃花源迁往仙居凤仙桥,其三个儿子再迁缙云。经一千余年的繁衍,缙云县的徐姓已经有好几大流派,伯父属于‘上坪-池岭’派。”

  黄岩县志记载:“商周属东瓯,西周徐民南徙,春秋越人东迁,黄岩融合南北文化,创造出新的文明。西汉为东瓯王国都会之一,三国成为浙东门户。”宋《嘉定赤城志》云:“徐偃王故城在黄岩县南三十里大唐岭东,外城周十里,高仅存二尺,厚四丈。内城周五里,有洗马池、九曲池、故宫基址,台阶崇十四级,城上有乔木可数十围,故老云即徐偃王城也。城东偏有徐偃王庙、碑、墓……”

  从此,“黄岩县南三十里的大唐岭”,就一直萦绕在我的脑际,希望有一天能够去那里寻幽访古。不想,时光流过十多年,我却于2005年先大唐岭去了王府所在地的古城村。在古城村寻访了古城墙遗址,还去了徐偃王墓现场,在如今日新月异的建设过程中,古迹已经越来越少,不需多时,恐怕再也难以觅迹了。

  机缘,有时候就来自于不经意之间。前几天,蜂鸣博客来了一个新成员——柠檬。她的第一篇博文,就是《
在家门口旅行之一:沉醉大唐岭》,令我眼睛一亮,立即给博主留了言。由此,我终于有幸登上了久慕的大唐岭。

  大唐岭,是古代黄乐温古道的必经之地,古道就从大唐岭的岙口通过。岙口西侧的平坦地上,矗立着一座金碧辉煌的庙宇,庙宇大门的左侧,就是从黄岩逶迤而上的古道,从大门前进入岙口而通向温岭区域。

  在庙宇大门左侧的古道上,有一座古路廊,北侧有墙、南侧敞开,古道就从这路廊中间通过。路廊内,尚存有功德石碑一座,上面密密麻麻地刻写着捐资建路廊都的名字与捐款数,有银元一元的,有铜钱几百的,落款是光绪四年。路廊的中间北侧,有一个石柜子,朝古道一面的石面上有三幅浮雕。询问在场的一位老农,估计这石柜上方曾经供着路廊菩萨,保佑路人平安顺利。我仔细地看了石面中间的那幅浮雕,此推测可说是最靠谱的,因为那浮雕上刻的就是一个供人们上香的香炉。

  这路廊,连同这古道,都可算很难得的古迹了。也许,再经数年它们都将不复存在。特别是这路廊,因为无人管理年久失修,现在已经残破不堪,北侧的墙壁中段已经塌垮,瓦背也已经开有天窗。几个老农看我们在拍那功德石碑,就与我们聊起这路廊的命运来。说前些年本来想拆了它,因为听了哪一位的话,才保存到今天。希望政府能出点资金,他们就会出面来修理或重建,为大唐岭留下这宝贵的遗产。

  在古道北面,是一口小水库,就是柠檬笔下的“天湖”了。天湖中水清如澈,给这幽静的山坳又增添了几分美感。这天湖,与金黄色的庙宇,与这连绵起伏的青山,再加上老天眷顾而送给我们这多彩的蓝天白云,构成了令人难以忘怀的美丽画卷。

  古黄岩,就包括了目前温岭的太平等镇,所以大唐岭以及现在的大溪镇都属于古黄岩。因此过去的县志府志都记载着,东瓯王国的王府(或称都城)在黄岩县城南三十里的大唐岭东,也就是现在的温岭市大溪镇古城村一带了。

  大唐岭,也是现在温岭与黄岩的分界点。在离路廊西北约十多米处的古道上侧,树立着国务院立的两县界碑,朝西北侧写着“黄岩”,另一侧写着“温岭”。

  如今,黄岩一侧的古道已经荒芜,虽能辨认出路面被磨平的卵石但却已经杂草纵生。并非黄岩没人上大唐岭了,而是近年来已经开通了简易公路,不管是摩托车或汽车,都可以方便地绕山直达这大唐岭头,无须再走那祖祖辈辈一直在走的古道了。
  听同行的柠檬说,从岙口开始的温岭段古道,仍是完整的。因为时间关系,我只能匆匆地赶到岙口,在树木夹缝中去温岭方向的古道上,走了二三十米并拍下照片以资纪念。


  柠檬曾说过,她上次来这里时,就好象是到了西藏。此话真的一点也不假。这自然,这幽静,这景色,无不给人以祥和,给人以安静。处身其中,能让你去除任何杂念,贪婪地呼吸着这纯净的山风,涉猎着这不加任何雕琢的景色。
  行色匆匆,不等天上最后一丝红霞褪尽,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我们赶快收拾起行装起身往岭下赶。

 
看贴是学习,跟贴是友谊。朋友,你跟贴了吗?
我的个人主页:http://www.hycs.zj.cn/bbs/u.php?uid=2
离线柠檬

发帖
123
蜂蜜
8088
威望
48
宣传贡献值
14
交易币
0
好评度
136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7-10-07
秋绪,徐偃王城和东瓯王国是不同的。徐偃王原本在淮水流域建有徐国,颇具规模。《史记》、《后汉书》、《博物志》等史书中记载了3100多年前在江淮大地上发生过的一场战争:周穆王联合楚文王攻打徐偃王,在涂山(今安徽蚌埠)大败徐偃王,致使徐国灭亡。后徐偃王南逃浙江,在黄岩大唐岭南建王城。所以徐偃王城是西周时建立的,居民为徐国人。而东瓯王国按《越绝书》所载,为越王所立,存在时间为362年,即从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3年)始至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除国,东瓯国国王在此建都,地域包括温、处、台州;居民为百越民族,是古代的少数民族,有“断发文身”、“便于用舟,习于水斗”及图腾崇拜等特征。东瓯故地曾经历过东越国、瓯余国、东瓯国、东海国、东越国5个阶段。只是,经考证,西周的徐偃王城和西汉的东瓯王国都城为同一处地方而已,而徐偃王城和东瓯古国不是一回事。你混淆了,特意提醒一下。
离线秋绪

发帖
24406
蜂蜜
223945
威望
220
宣传贡献值
578
交易币
0
好评度
3060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7-10-08
谢谢柠檬指点,我还一直来没去深究这一点。等我对《追忆伯父徐琮》一文作个校正。
看贴是学习,跟贴是友谊。朋友,你跟贴了吗?
我的个人主页:http://www.hycs.zj.cn/bbs/u.php?uid=2
离线秋绪

发帖
24406
蜂蜜
223945
威望
220
宣传贡献值
578
交易币
0
好评度
3060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7-10-10
引用第1楼柠檬于2007-10-07 23:25发表的  :
秋绪,徐偃王城和东瓯王国是不同的。徐偃王原本在淮水流域建有徐国,颇具规模。《史记》、《后汉书》、《博物志》等史书中记载了3100多年前在江淮大地上发生过的一场战争:周穆王联合楚文王攻打徐偃王,在涂山(今安徽蚌埠)大败徐偃王,致使徐国灭亡。后徐偃王南逃浙江,在黄岩大唐岭南建王城。所以徐偃王城是西周时建立的,居民为徐国人。而东瓯王国按《越绝书》所载,为越王所立,存在时间为362年,即从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3年)始至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除国,东瓯国国王在此建都,地域包括温、处、台州;居民为百越民族,是古代的少数民族,有“断发文身”、“便于用舟,习于水斗”及图腾崇拜等特征。东瓯故地曾经历过东越国、瓯余国、东瓯国、东海国、东越国5个阶段。只是,经考证,西周的徐偃王城和西汉的东瓯王国都城为同一处地方而已,而徐偃王城和东瓯古国不是一回事。你混淆了,特意提醒一下。

谢谢柠檬指正,对文中相关内容已作堪误更正。
看贴是学习,跟贴是友谊。朋友,你跟贴了吗?
我的个人主页:http://www.hycs.zj.cn/bbs/u.php?uid=2
离线

发帖
15120
蜂蜜
5314
威望
275
宣传贡献值
12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5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7-10-10
秋老师原来是徐偃王的后裔呀,怪不得有王者风范呢:))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离线湘湘
发帖
1
蜂蜜
719
威望
0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7-10-10
秋老师,我已经登陆成功,先来拜访下!
PP很不错

好,送花花啦~~~
有幸认识徐偃王的后裔。
离线溪畔青篱

发帖
2069
蜂蜜
20015
威望
38
宣传贡献值
169
交易币
0
好评度
183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7-10-10
这古道、庙宇、路廊、水库构成了大唐岭别样的美。

http://blog.sina.com.cn/lyjx 溪畔青篱的博客
http://www.fming.net/blog/index.php?uid=2381
离线浅醉闲眠

发帖
327
蜂蜜
3084
威望
15
宣传贡献值
72
交易币
0
好评度
63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7-10-10
难得呢。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离线秋绪

发帖
24406
蜂蜜
223945
威望
220
宣传贡献值
578
交易币
0
好评度
3060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7-10-11
引用第4楼落于2007-10-10 10:29发表的  :
秋老师原来是徐偃王的后裔呀,怪不得有王者风范呢:))

就喜欢开开玩笑哈,你是炎黄子孙,还是帝者后裔呢,看你是什么风范?
看贴是学习,跟贴是友谊。朋友,你跟贴了吗?
我的个人主页:http://www.hycs.zj.cn/bbs/u.php?uid=2
离线秋绪

发帖
24406
蜂蜜
223945
威望
220
宣传贡献值
578
交易币
0
好评度
3060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7-10-11
引用第5楼湘湘于2007-10-10 20:50发表的  :
秋老师,我已经登陆成功,先来拜访下!
PP很不错 [表情] 有幸认识徐偃王的后裔。

欢迎湘湘注册蜂鸣!以后常来啊~~~~
看贴是学习,跟贴是友谊。朋友,你跟贴了吗?
我的个人主页:http://www.hycs.zj.cn/bbs/u.php?uid=2
离线端木天

发帖
2171
蜂蜜
4209
威望
46
宣传贡献值
15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93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7-10-12
秋头的文章,最大的特点是替读者着想,也就是说,读秋头的文章很自然,平实,流畅。所以,我一直都喜欢看秋绪的文章。

不过,因为这文章里有照片,我更喜欢秋头拍的这照片了。很久没有看了。 

蓝天,白云,青山,明水;古道,暖风,赤子,老屋。秋头在处理画面时,也许是太照顾那湖了,三者的比例有点失调。我是这样看的。

文章中说的徐(shu)国,即周初分封的“八百诸侯”之一,今山东滕县,后被吴,楚所灭。我对台州,温州这一地区比较感兴趣的还是东瓯古国,感觉是它奠定了浙东人的文化基调。
离线小筑

发帖
4097
蜂蜜
24244
威望
24
宣传贡献值
176
交易币
0
好评度
105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7-10-13
想不到家门口也有那么多好玩的地方.
平和、宁静,一种风轻云淡的美丽......
我的淘宝店:http://chejishi.taobao.com/
离线烟儿如梦

发帖
5083
蜂蜜
22764
威望
17
宣传贡献值
3
交易币
0
好评度
274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8-12-14
老大拍得片片好漂亮哦~~
握一捧流沙,在岁月的缝隙,流泻生命的微光。
快速回复
限400 字节
摄影、文学原创与慈善公益信息平台——蜂鸣网欢迎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