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波:有几个趋势值得大家注意,今后微利图片的营业额增长快;图片公司竞争越来越厉害;印刷行业对图片的需求量减少;低价的竞争等。他认为,以下这些人会受到图片行业改变的影响:投资人、经营者、图片公司的雇员等。而包月包年形式对谁有利?是客户、做包月包年的图片公司、早期进入图片库的摄影师。
新华社香港分社记者、香港摄影记者协会委员吕小炜通过视频图片向大家阐述了他的观点:80后、90后将来更需要“会动”的图片,需要有故事性的照片,拍摄者要会分析市场的需求,从而得出今后摄影作品的价值取向。
9点钟,新浪首席摄影师陶震宇通过现场幻灯展示了一组汶川地震照片,由此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网络图片对于数量的要求是无限制的,拍摄者一定要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多景别的拍摄。
9点05分,新浪首席摄影师陶震宇阐述他的观点。
9点18分,《新闻午报》新闻中心副主任刘剑峰在论坛中说,网络使摄影记者转型,使其产生市场价值。一批具有市场意识的摄影记者率先转型,向图片交易网站、媒体客户进行市场化转型。互联网正在改变中国媒体的命运,因为互联网更知道读者要什么。同时,报纸的“摄影部”面临着是否解散的尴尬,互联网改变了报纸的供应关系,方便的图片网站降低了使用成本,成了各个媒体的发稿中心。
上午10点钟,网络图片摄影师论坛结束。
[ 此帖被阳光地带在2009-11-25 20:16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