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134阅读
  • 4回复

大友爷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
 

发帖
15120
蜂蜜
5314
威望
275
宣传贡献值
12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5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6-02-11
XRx+Dddt;  
    大友爷爷是我接触过的唯一的一位地主,印象中的地主都是如黄世仁般惟利是图,无恶不作、罪恶滔天的。大友爷爷却是一副慈眉善目的模样,平易而谦逊。据说我们家所在的四合院以及后面连着的好几透都是大友爷爷名下的产业,乡下的田地更是连爷爷自己都不清楚到底有多少?地契拿出来是满满的一沓子厚。 XRx+Dddt;  
    大友爷爷是和我关系很铁大我三岁的慧华的亲爷爷,就因大友爷爷的平和我也就满嘴爷爷爷爷的叫开了。另有一原因是大友爷爷过世后才幡然觉悟的。 XRx+Dddt;  
    大友爷爷不但平和,更是一个吃苦耐劳的老人。年逾八十仍然保持做工的习惯。小镇有各种各样的手艺活,每个村都有自己的特色绝活。我所在的村是专门做竹针的。将圆圆的竹子,锯成规则的长短,再劈成一小条一小条,两头削尖,竹针的雏形就出来了。土做的竹针工具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眼。做几号的针对几号的眼,实在是没什么技术可言。 XRx+Dddt;  
    大友爷爷的手艺是公认的第一,论体力,论眼力,大友爷爷毫无优势,只有劣势。出色是因为爷爷比别人更用心在做。竹针经过量身定形已经是相当的美观,但还是会有不平整的凹凸。一般人用砂纸打打就好,大友爷爷前面的工序和别人全然一样,惟有最后将别人可以出售的竹针放在稻谷里来来回回再打磨一遍,竹针就变得光滑且细腻了。 XRx+Dddt;  
    邻里常说大友爷爷做地主的时候是没好衣好裤的,仅有的一个儿子也不让穿好,家务农务照做不误。因此大友爷爷的身体一直是无病无痛,身体特棒。 XRx+Dddt;  
    大友爷爷年逾八十仍保有清晨长跑的习惯,我的喜爱运动多多少少受了爷爷的影响。大友爷爷惟有对吃是不吝啬的。想来这也是我——这谗嘴] XRx+Dddt;  
的小丫头片子常围着他转的另一重要原因吧。 XRx+Dddt;  
    大友爷爷是因食道癌而过世的,一家人都哭成一团,我也是不例外。哭的同时还不忘指责老天的无情:明明知道爷爷好吃,怎么就不能让他好好吃一顿再走?爷爷因为近一个月无食而去,去的时候已瘦得不成样子。
XRx+Dddt;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离线青衫
发帖
38
蜂蜜
1433
威望
8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36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6-02-11
RE: 大友爷爷
地主也有好的和坏的,大友爷爷就属于好的那一类。所以虽是地主,可是一辈子看这样子也没享过多少福呢。
离线芳草
发帖
439
蜂蜜
3574
威望
4
宣传贡献值
180
交易币
0
好评度
3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6-02-12
RE: 大友爷爷
在插队的时候,队长曾交给我们知青一项很重要的政治任务:监视刚刚刑满释放的地主坏分子。因为他是受了父辈的牵连,在十几岁就被以三青团骨干分子抓进大牢,出来时己经近四十岁的人了,再加上成份问题,所以一直是孤寡一人。 XRx+Dddt;  
一开始大家都很紧张,上工的时候眼晴不错珠地盯着他,一般也不和他对话,防止不小心中了他的毒,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觉得他也不象我们想象中的阶级敌人,所说的话语净是些家长里短,上工的时候常常哼着小调,但仔细听来大多是东方红一类的革命歌曲,在我们一起劳动遇上困难时又总是他出手解决难题。后来熟了,也曾问过他如何蹲大狱的事,他只是无奈地笑笑,并不说明什么。当我们离开那里时又送给我们每人一个笔记本以示留念。如果他还健在的话,那么也该有七十高龄了。
离线秋绪

发帖
24406
蜂蜜
223945
威望
220
宣传贡献值
578
交易币
0
好评度
3060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6-02-19
RE: 大友爷爷
因为政治上的原因,我们童年少年时都远离地富反坏分子,根本不可能去接触他们,了解他们,因为他们都是“坏人”。 8DHohhN  
8DHohhN  
成了青年以后,文革也基本上过去了,才第一次听母亲说起了这样一句话,让我牢牢地刻在心里。她说:“地主富农,也是靠他们自己勤俭节约才富起来的。” 8DHohhN  
8DHohhN  
我想,虽然不是全部是这样,但至少有许多地主富农是靠自己的双手劳动致富,靠自己的勤俭节约致富的。 8DHohhN  
8DHohhN  
对比如今富了就奢侈浪费、挥霍无度,甚至为富不仁的人群,可是远不如那一类地主富农了。
看贴是学习,跟贴是友谊。朋友,你跟贴了吗?
我的个人主页:http://www.hycs.zj.cn/bbs/u.php?uid=2
离线林卡
发帖
148
蜂蜜
1885
威望
12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1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6-02-20
RE: 大友爷爷
中学时,分成小组去访贫问苦,以让我们认清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我们走访的那家老奶奶应我们的要求讲起了那旧社会:“那时没粮食呀,一天才吃二炖,也没什么干的,干活的时候干不动呀,去地主家打短工,多亏了人家,给我们吃豆包,在家哪有豆包吃呀......”听完我们当时谁也没敢说什么,出来时我们面面相觑。结论是多亏了地主才吃饱了。:))
快速回复
限400 字节
摄影、文学原创与慈善公益信息平台——蜂鸣网欢迎您!
 
上一个 下一个